如果在陈赓手下当兵,充其量只不过是一个团长.....
如果在陈赓大将手下当兵,自己充其量只不过是一个团长。”
这是越南大将武元甲说过的一句话。
武元甲被称为红色拿破仑,曾经三次登上时代周刊的封面,外界对他的评价之高,甚至和图哈切夫斯基元帅,隆美尔等名将齐名。
如果说武元甲的军事经验从何而来,就不得不提和北方大国的渊源。
武元甲曾经几次到北方大国学习,并得到了陈赓和韦国清的指点。
从1945年开始,武元甲从一个寂寂无名的游击队长,成长为越军的军事统帅,都有北方大国的援助。
就连他自己都承认,没有北方大国的支援,越南不可能打败法国和美国。
武元甲也一度对华非常友好。
他不赞同越南的亲苏派执行一边倒政策,也因此被冷落了多年。
1979年2月,武元甲站在了黎笋的一边,为黎笋摇旗助威。
他之所以这么做,有着自己的判断。
第一,北方大国不会真的对越南用兵。
第二,北方大国的将帅们都上了年纪,许世友和杨得志不足为虑。
第三,苏联不会坐视不管。
从这三条可以看出,武元甲虽然不想和北方大国交战,但也有恃无恐。
让武元甲没有想到的是,仅仅一个星期,他精心设计的防线被突破,15万越军分崩离析。
谅山失守后,武元甲慌了神,问黎笋和文进勇该怎么办。
这时的文进勇举棋不定,他的20万精锐都在柬埔寨,此时进退两难。
黎笋只能发动全国总动员,准备死守首都河内。
谁知北方大国打下谅山后迅速收兵,让武元甲惊愕不已。
武元甲不明白对方为什么突然撤兵,自己又为什么会打了败仗。
虽然想不通,但黎笋没有给他更多的时间考虑这些问题。
武元甲被冷落了,文进勇取代了他。
这位被称为越南军队缔造者的传奇人物,遇到了自己政治生涯的滑铁卢。
Z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