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军前七任总政治部主任,不是元帅就是大将,只有一位没有军衔
伟大的毛爷爷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政治工作是我军的生命线。而作为全军最为重要的总政治部,自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部门。该部门的主要职责,执行军委的指示,确保全军在思想上,政治上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简单一点就是党指挥枪,不能够枪指挥党。
由于总政治部的重要性,在建国以前,担任该职位的人选,那都是大佬级别的人物。比如伟大的毛爷爷,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王稼祥,以及少奇同志,都担任过总政治部主任,这一职位。

在新中国成立后,首任总政治部主任就是杰出的政工工作者荣桓同志。
在革命战争年代,荣桓同志长期负责队伍中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在这方面,他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正是因为工作能力强,加上又长期在部队中任职。所以,在新中国成立后,荣桓同志成为首任总政治部主任。
1955年,荣桓同志被授予了元帅军衔,成为一名政工元帅。与此同时,他也是建国后,军衔最高的总政治部主任。
接替罗帅成为下一任总政治部主任的是谭政大将。这位也是专业的政工将领,长期负责革命队伍中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

在解放战争时期,谭政就是给罗帅担任副手,任职第四野战军的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巧合的是,下一届总政治部主任萧华,也是来自第四野战军。
萧华军政皆能,被誉为是革命队伍中的娃娃司令。他12岁就投身革命,是我军一手培养出来的优秀政工将领。
建国后的第四任总政治部主任是李德生,他是一位作战型的将领,并非是专业的政工干部。在解放战争时期,李德生是第二野战军的一员猛将,与当时的尤太忠,肖永银,并称二野三剑客。

在战火中成长起来的李德生作风强硬。要知道,在李德生担任总政治部主任期间,我国正处于特殊时期。俗话讲得好,特殊时期,用特殊人才,而李德生能够在那个动乱时代,受到上级的重用,这也足以可见,他的办事能力强,可以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第五任总政治部主任是张春桥。这位是个例外,前面四位总政治部主任,都拥有军衔,只有他没有。
张春桥是在那个特殊时期,迅速崛起的人物,晋升速度非常快,但不结实,是属于典型的飞得高,摔得狠。所以,在那个特殊时期结束后,张春桥的政治生涯彻底结束。

第六任总政治部主任是韦国清,他是属于一位军政皆能的将领。在革命战争年代,韦国清是华东野战军第二纵队司令员,属于标准的军事主官。在全军进行改编时,他又成为政工干部,任职第三野战军第十兵团的政委,与司令员叶飞共同解放福建。
在新中国成立后,韦国清主政广西长达20年,为该地区的农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77年,韦国清调京任职,成为总政治部主任。

第七任总政治部主任是余秋里,他是属于一位全面型的将才。所以,在新中国成立后,余秋里多次被上级委以重任,先后担任的职位军委财政部部长,总后勤部政委,石油部部长,副总理,总政治部主任,军委副秘书长,成为70年代我国重要领导人之一。
在余秋里将军之后,总政治部主任一职,就不再由开国将军担任。以上七任总政治部主任,除了张春桥,其余六位都拥有军衔。荣桓同志的军衔等级最高是元帅,李德生的行政级别最高,属于正国级的领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