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团结的中共“九大”

来源: 2023-10-24 14:47:33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不团结的中共“九大”

“九大”政治报告,由林彪来做。林彪讲话的特点是先写个提纲,林彪称“拉条子”,然后即席发挥。他想让陈伯达帮他写。陈伯达的原稿第一部分里有“为把我国建成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被江青攻击为“唯生产力论”。了解毛泽东心思的周恩来知道陈伯达的稿子在毛泽东那里通不过,于是以陈伯达延误了时间,并且只拿出第一部分为借口,否定了陈伯达的初稿。
*****

尔后,毛泽东让康生,张春桥,姚文元重新起草政治报告。之后林彪对这个报告未置一言。
*****

“九大”做政治报告的时候,因为从未看过报告的内容,林彪念得磕磕巴巴。
*****

新党章由康生,张春桥,姚文元起草,原来有“林彪同志是毛主席的亲密战友和接班人,江青同志是毛主席的亲密战友和文化大革命的棋手。”,江青那句,被康生否了:“你们不能这样提出问题,大家若不谨慎,得到的东西就会丟得一干二净“,于是这句连初稿也没有进。
*****

八届十二中全会之前讨论的时候,林彪又要求把接班人这一句删掉。毛泽东说”一个人过分谦虚,也不是实事求是的,比如说,大家要选我当主席,我硬是不干,就不能说服人了。“林彪只好作罢。
*****

于是,党章里就有了林彪是接班人那一段。
*****

预选中央委员名单时,中央文革和军委办事组针锋相对。
*****

中央委员选举投票结果,毛泽东全票,林彪少两票,他自己和叶群投了反对票,周恩来少一票,自己投了自己的反对票。江青少了8票,张春桥,姚文元各少了十几票。江青听到自己得票情况后,立即起身离席。而且有人在选票上江青的名字打了叉。军队代表大多讨厌温玉成,他少了几十票。张春桥,姚文元,温玉成离场时,各个垂头丧气。
*****

*****

投票结束后的中央碰头会上,张春桥说,不投江青同志票的,不是小代表,而是大代表,是个严重的问题,要查个水落石出。温玉成说,不投江青同志票的人数量虽然不多,但是个严重的问题。这是新的修正主义分子向无产阶级的进攻。康生说,”不懂不要乱讲,新修正主义是美国共产党对我们党的污蔑”,让温玉成碰了一鼻子灰。周恩来将此事向毛泽东作了汇报,毛泽东对查选票不以为然,上海帮只好作罢。
*****

不投上海帮票的,确实是军队的高级将领,“大代表”。
*****

“九大”的政治局委员候选人名单,按照毛泽东的指示,由周恩来,康生,黄永胜三人小组拟定。第一稿名单有江青,黄永胜有不同意见,康生火冒三丈,周恩来对黄说,“你不懂。”不懂什么?周也没有细说。毛泽东看后,将江青名字划掉,加上叶群。林彪看后,划掉叶群,但没有加江青。林彪此举有测试毛泽东真实想法的意图。
*****

周恩来看后说,我看到主席和林副主席删去的名字,从大局出发,这两个人还是应该加上。于是江青和叶群的名字又加上了。
*****

毛泽东第二次看后,划去了江青,加上了纪登奎,李德生。林彪看了,划掉了叶群。
*****

周恩来主张江青和叶群的名字都应该加上。三人一起去见毛泽东。
*****

周恩来说,我们主张应该把江青同志的名字列入政治局委员候选名单,把她列入会产生一定的政治影响,不列入会产生更大的政治影响,权衡利弊,我们认为,一点要把江青同志列入政治局委员候选名单。
*****

毛泽东说,你们要那就要吧。不管怎么样,责任在我身上。
*****

三人又去见林彪,周对林彪说:“关于叶群同志列入政治局候选名单,我们认为,一定要列入。不列入会产生不利的政治影响,请林副主席同意我们的意见。”
*****

黄永胜接着说:“我们刚才到主席那里去了,主席基本同意了我们的意见,请林副主席也同意我们的意见。”
*****

康生说:“请林总从政治上考虑,同意我们的意见。”
*****

林彪只好说:“无论叶群列入还是不列入,我都同意主席的意见。”
*****

政治局委员选举投票,上海帮又是每人少了十几票。
*****

新的政治局和政治局常委产生之后,原来文革体制的“中央碰头会”应该已经失去了存在的必要,但江青还是在1969年4月30日晚上通知开中央碰头会,并自己主持。会上她说,“你们不要以为当了什么委员就进了保险柜了,你们的历史帐还锁在在我的柜子里,有种咱们就较量一下。”
*****

江青走了以后,周恩来对黄永胜说:“今天晚上的事还仅仅是开始,后边的事还不知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