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日记事件”也被称为“黄帅事件”,这起事件发生在1973年,事件的主角名叫黄帅,是一名小学生,就读于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五年级,那么,作为一名小学生,黄帅身上有什么故事呢?她又写了一篇什么样的日记导致成名的呢?今天我们就来说说黄帅的故事。
黄帅出生于1961年,北京人,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母都是那个年代的高级知识分子,她的父亲与母亲都就读于南京大学,后来夫妻两人进入中国科学院工作,并在婚后有了黄帅。作为出身知识分子家庭的孩子,黄帅从小就爱好学习,心智也比一般孩子成熟。

读小学时,父母把黄帅送到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1973年这一年,黄帅恰好就读五年级,已经算是个半大姑娘了。当时在黄帅的班里,班主任在批评其他学生时说了“拿教鞭敲你的头”这样的话,黄帅听了很不舒服,于是她就在日记里表达了对班主任的不满。

黄帅也因此与班主任发生矛盾,班主任号召全班的同学共同对付黄帅,黄帅气不过,就给《北京日报》写了一封信,并在信里痛斥了教育制度。值得一提的是,当时恰好是“批林批孔运动”期间,担任北京市委书记(相当于今天的市委副书记)的谢静宜发现了黄帅的这封信,她就给黄帅回了一封信。

在谢静宜的操作下,黄帅的这封信被《北京日报》刊出,此后《人民日报》也转载了这封信,黄帅一下子成名,她也成为教育制度的“反潮流”人物,全国也掀起了向黄帅学习的热潮,这就是当时闻名全国的“小学生日记事件”,也被称为“黄帅事件”。
“黄帅事件”之后,黄帅一下子成为名人,并且还被人们称为“小闯将”。不过,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黄帅也受到了牵连,她的父亲也被开除党籍,并失去了工作。此后黄帅度过了一段艰难的日子,恢复高考后,黄帅考入了北京工业大学。

不过,黄帅考上大学的消息被报道后,很多人开始质疑她,认为她没有资格读大学,后来还是胡耀邦亲自出面解决了这件事,黄帅也得以入读大学,包括后来黄帅父亲获得平反,也是黄帅上书胡耀邦,在胡耀邦的主持下,她的父亲得以平反。从这件小事我们也可以看出,胡耀邦在那个年代做了很多好事,帮助了很多人。

大学毕业后,黄帅东渡日本留学,1993年,她从日本的东京大学毕业,之后进入日本三和综合研究所工作了一段时间。1998年底,黄帅回到国内,进入了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成为一名编辑。此后黄帅一直从事编辑工作,她非常低调,几乎从不讲述当年的经历。闲暇时间,黄帅爱好写作,并且文笔不错,出版了不少作品。不过,黄帅的身体一直不好,2017年,黄帅在北京朝阳医院因病去世,终年5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