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媒体几乎没有提及 2021 年全球票房第二高的电影。该片由三位著名电影制作人联合执导,制作成本接近 2 亿美元,票房收入 10 亿美元,片长近三个小时,续集长度相同。它在悉尼的 Event Cinema 短暂放映。但在澳大利亚很少有人看到或听说过它。
这部电影就是《长津湖之战》。它的导演是陈凯歌、林超贤和徐克,是受中国政府委托的。我特别感兴趣地观看了它,因为我的儿子是该剧的第二单元导演。我听说过长时间的通宵拍摄、中国东北的寒冷条件,以及致力于让人们了解朝鲜战争对中国人来说意味着什么、他们是如何经历的以及为什么他们首先卷入其中的故事。
我熟悉西方流行的说法:中国人在朝鲜作战的动机是郝和翟所说的“仇外态度、安全担忧、扩张主义倾向和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结合。但我一直想知道这种片面的观点在历史上是否正确。什么是事实,什么是虚构的?1945 年日本战败结束了 35 年的殖民统治。胜利者在联合国提议沿第38线分割朝鲜平行线。金日成挑战这种任意的分裂,并试图重新统一国家。主要由美国军队组成的联合国部队击败了金正恩的“入侵”,然后入侵朝鲜。麦克阿瑟宣布他的目标是与中国接壤的鸭绿江。但经过100年的内战和侵略,最近才统一的中国为什么会卷入与世界上最强大国家美国的军事冲突呢?是什么导致中国人代表朝鲜参战?
澳大利亚历史学家兼最高法院法官迈克尔·彭布罗克 (Michael Pembroke) 在其 2018 年著作《韩国——美国世纪开始的地方》中说这场战争实际上是为了在北方强行“政权更迭”,并在中国边境上演“与共产主义的摊牌”。中国人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1950年11月,胜利但疲惫不堪的人民解放军北上保卫边疆。在长津湖之战中,他们成功击败了装备精良的美军。在撤退期间,美国人实行了焦土战术,使用凝固汽油弹和航空炸弹摧毁了每个村庄、食品店、设施和医院。“没有给敌人或平民留下任何东西”。朝鲜从未完全康复。四百万人死亡。它值得吗?这取决于谁在讲故事。
麦克阿瑟后来解释说,他“想用原子弹遏制中国,最终赢得朝鲜战争”。他的观点得到了华盛顿的支持。在后来的采访中,他表达了他的沮丧:“我们有能力摧毁中国红军和中国军事力量……并应对‘共产主义威胁’。” “共产主义威胁”成为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和其他战争的方便理由,直到暂时被“伊斯兰威胁”所取代。但现在它又回来了。
在关于长津湖两兄弟的虚构电影剧本中,导演们讲述了一个中国人勇敢战胜困难的故事。难怪这部电影在中国受到了自豪,但在西方却遭到了偏见。我们很少听到中国、阿富汗或伊朗对事件的版本,只听到被认为是维护“基于国际规则的秩序”所必需的政权更迭情景。这让我再次思考傲慢、偏见和宣传。我们到底在谈论谁的“规则”?这些规则是否带来了他们所宣称的繁荣和“秩序”?这完全取决于您站在哪一边,以及在哪个屏幕或平台上以哪种语言讲述哪个版本的事件。
当好莱坞讲述勇敢的先驱者“战胜”印第安人(即西北航道)或英雄飞行员克服困难(《壮志凌云:特立独行》)的故事时,这是一个二元正义秩序的神话,好人战胜坏人,维持原判。《壮志凌云:特立独行》 只是电影业与政府之间传播美国实力信息的最新合作。国防部愿意借出其最昂贵的硬件,以换取数千部电影的秘密联合制作权,这可以追溯到 1927 年奥斯卡奖得主《壮志凌云》(Wings)——当时的《壮志凌云》(Top Gun )。其他包括阿波罗 13 号(1995)、赤潮(1995)、战舰(2012)、《世界末日》 (1998)、《荣誉之人》 (2000)、《珍珠港》 (2006)。洛杉矶设有陆军、海军、空军和五角大楼娱乐联络处,难怪好莱坞被称为军方的宣传机器!
如果你是“坏人”并且来自不同的文化,那么你在这个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宣传机构面前几乎没有机会。非英语作品必须配音或字幕。翻译过程中会丢失很多内容,并且很容易在评论中被误解或严重歪曲。民族自豪感被重新贴上了仇外心理或统治世界的阴谋的标签。鉴于西方媒体目前对“坏中国”故事的喜爱,很容易看出中国和中国人如何被非人化和嘲笑为威胁我们的新敌人。命令。我们的政治家经常挂在嘴边的剧本和原声片段中完全没有背景和因果关系:中国拥有“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军事建设”,而评论家却没有补充说美国占全球军费开支的 40%,相当于接下来的 10 个国家的总和,其中中国占 13%。2022年,2.24万亿美元用于战争武装,而不是投资于和平。
作为“自由世界领导人”值得信赖的盟友,我们是继续进行有计划的战争宣传,还是以我们外交部长的话来说,通过培育“一个没有国家占主导地位、也没有国家被占主导地位的世界”来树立榜样。根据马丁·路德·金的说法,我们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学会像兄弟一样生活(阅读,人类家庭),要么像傻瓜一样死去”。大自然似乎在告诉我们,要放下傲慢、偏见和相互毁灭的宣传,选择建设性地和平共处,以免为时已晚。
(谷歌翻译:Battle at Lake Changjin: Will we choose pride, prejudice, propaganda – or pe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