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斯-普朗克进化人类学研究所关于印欧语言起源的最新见解,解惑了一直让鄙人纳闷的印欧语系的鲜明的南北分野

来源: 十具 2023-09-30 10:51:45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3130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十具 ] 在 2023-09-30 10:54:02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鄙人一直好奇印欧语系的南北差异,上周youtube推送了一个讲演,是介绍一篇2个月前发表在《科学》上的论文的,好像就是为我写的。

印欧语系无疑是世界上最庞大的,包含400多种语言和方言,32亿人以其为母语,地理跨度从西欧北欧到伊朗印度。这个概念被英国语言学和东方学家琼斯提出来后的200多年来,人们一直在研究和争论印欧语系的发源地,形成了两个流派:

  1. 约 6000 年前,印欧语言起源于波罗的海-里海草原(今乌克兰那一带的东欧大草原)的游牧文化,即草原假说;
  2. 约 9000 年前,印欧语言起源于安纳托利亚(小亚细亚)的早期农业文化,即农耕假说。

最近,德国马克斯-普朗克进化人类学研究所的一个由80 多名语言学家组成的国际团队,用ancestry-enabled Bayesian phylogenetic analysis检验了古典拉丁语和吠陀梵语与现代罗曼语和印度语的关系,得到了与以上两个假说不完全一致的结论:

"Recent ancient DNA data suggest that the Anatolian branch of Indo-European did not emerge from the Steppe, but from further south, in or near the northern arc of the Fertile Crescent—as the earliest source of the Indo-European family. Our language family tree topology, and our lineage split dates, point to other early branches that may also have spread directly from there, not through the Steppe."

"最近的古DNA数据表明,作为印欧语系最早源头的安纳托利亚分支,不是源自草原,而是更南边的靠近新月沃土以北的弧形地带。我们的语系树拓扑结构和语系分裂日期都支持,其他早期分支也可能直接从那里传播,而不是通过草原。"

于是,作者们给出了一个印欧语系起源的新猜想:印欧语系最早的故乡在高加索以南,随后向北通过草原进入欧洲,次生出第二故乡(见下图)。这个新见解正好解释了我一直感兴趣的印欧语系的鲜明南北分野。

下面这张图更清楚地说明了印欧语言的南北两大分支形成的时序关系。

南分支:安纳托利亚语族,阿尔巴利亚语,亚美利亚语,希腊语,印度语族,伊朗语族。。。

北分支:斯拉夫语族,巴尔干语族,意大利语族,德语族,凯尔特语族。。。

原文:

“Language trees with sampled ancestors support a hybrid model for the origin of Indo-European languages”

SCIENCE

28 Jul 2023

Vol 381, Issue 6656

DOI: 10.1126/science.abg0818

 

所有跟帖: 

添一点感想。德国的科研部门有什么证据说什么话,哪怕其论文的推论是:德语属于源自高加索以南印欧语系的次生分支,晚了源头20 -十具- 给 十具 发送悄悄话 十具 的博客首页 (111 bytes) () 09/30/2023 postreply 17:49:02

数学方法和古DNA测序哪一个对此贡献更大呢 -zillos- 给 zillos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0/01/2023 postreply 08:53:59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