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这类小家子气加密防盗的产生和逐步加强,是中国人不断在美帝加盟这行的结果。最早好像是台胞,搞解密盗版很在行。当年学校

来源: 明初 2023-09-11 15:03:18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3337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明初 ] 在 2023-09-13 08:22:44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回答: 山寨里的技术 – 小议“扒”枫散仙2023-09-11 12:24:51

当年学校用微软视窗 Autodesk 的 AutoCAD,我就把它用十几张 3.5" 的软盘,从学校实验室的 PC ,拷贝到家里的 PC 上。这样我就不用为了使用 CAD 而天天跑实验室了。想到什么,就可直接打开家里 PC 进行修改加强了。

当时版本的 CAD 及它与操作系统进行交流的文件,按装在视窗的 system 条目 (当时都是 16-bit, 所以还没有 system32)之下,我自然不知道要去那儿把这些文件也拷贝下来。因为不懂这套所以头一次运行 CAD,它就出错但好在有提示并说明运行需要什么文件什么的等等。我就再回实验室,输入由出错提示的文件名查找。最终都在操作系统的 system 条目下找到,然后就拷贝下来回到家里如法炮制地把它们存入 system 之下。再启动运行,新的出错提示又来了。这也许因为启动之后第一步,是程序一道接一道地运行以检验所需文件是否存在。第一道检验的文件有了而第二道又发现文件缺失,它就再度报错。当然它不会为我这样的拷贝盗版者提供方便,记录下来最后总的一次性报错并列出所有缺失文件。所以我也只好再去实验室。就这么家里实验室里,来回跑了好几次但也摸准了它的文件命名的一些规律,查找之时就把看似相关文件一起搞上,最终所有文件备齐,CAD 在我家里PC上运转一切如常。就这么成功地干了一件对学习生活均有好处但看来似乎是不光彩的事情。

哈哈

另外就是把学校实验室的 PhotoShop 也用同样手法,搞了一套。现在要这么搞,是不可能了的事情了。但听说有人搞了个组织,声称软件不应商业化和产权化;所谓 Open Source,就是这么一个信念和理念之下的产物。

当时的商业软件在防盗这方面没有像现在这么的严密,我想不是当时人们太笨,而是没有这般心思,也完全是现代西方先进人文思维的结果体现。

中国人把美帝民间文化搞 ”丑“ 了的另一著名例子,就是 Ameircan Express 卡的每月账单。当时它的账单用纸很考究,显示了其作为财政系统名牌、大拿及贵族的身份地位和气息。每年还给客户寄圣诞卡。当时 CitiBank 也这么做但相比之下,CitiBank 的账单用纸,就比不上 American Express 的了。

我“入伙”American Express,那是刚到美帝不久的事情。它以帮助学生建立财政信誉的名义,写信邀请我 “入伙” 它的学生账户。我的 CitiBank 信用卡账号,也是这么收到邀请而入伙的。

中国人民大肆腐蚀美国人民的另一典型例子,就是给孩子学校的老师送现钱。在这风行之前的好习惯:一张自制的贺卡,就足以使老师很开心了。

嘻嘻

 

 

 

所有跟帖: 

给学校老师送贿赂,的确是“文化侵略”:-) -枫散仙- 给 枫散仙 发送悄悄话 枫散仙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11/2023 postreply 21:34:08

DOS下面那些弯弯绕的确很简单。像作者那样改字节之类加解密,修改游戏难度之类我也干过。 -hkzs- 给 hkzs 发送悄悄话 hkzs 的博客首页 (176 bytes) () 09/12/2023 postreply 01:19:10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