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粗暴地回答说“我已经包括了”——算你无知吧.
————————————
邓小平的蛮横与李鹏的无趣 Local Access打往中国电话卡1.3¢/分种
来源: 老武 于 08-05-08 07:56:38 [档案] [博客] [旧帖] [转至博客] [给我悄悄话]
邓小平的蛮横与李鹏的无趣
老武
邓小平在四人帮倒台以后重返政治舞台。由于在党内没有人再能压住他,他就成了说一不二的强人。在推倒华国锋后,他在名义上虽然没有显赫的职务,实际上却是中共的最高领导人。邓小平有了这个地位,强势地搞改革开放,发展经济,因该说是顺应民心,功不可没。但邓小平处理事情作风霸道,一贯是一个人说了算,比过去的封建皇帝还独断专行。其实,人非圣贤,不是所有的话都是对的,都应该坚持。但邓小平就是这样一个人,经他嘴巴说出去的话,不管多么错误,很难让他收回其。邓小平不把中央政治局当回事,基本上不出席政治局会议。如有重大问题,他就把胡耀邦、赵紫阳招在自己家里,拍板定案,再由政治局贯彻执行。即使对陈云,也只是打个招呼而已。
86 年学潮后,邓小平认为资产阶级自由化泛滥成灾,除了让胡耀邦下台外,邓还直接点了方励之、刘宾雁和王若望三个人的名字,说他们早就应该被开除出党。方励之和刘宾雁在当时是风云人物,在知识界影响很大。但王若望,许多人都不知道他是谁,根本算不上自由化人物。经过邓小平这么一点名,全国人都知道他了。我当时也到处查找他的作品,一睹为快。后来,王若水死后,许多人都坚信老邓当初错把王若水说成是王若望。前者在当时名气已很大,属于漏网之鱼;后者虽然被唏哩糊涂的开除了党籍,但却大大地出了名,可谓因祸得福。我觉得,当时邓的左右手肯定知道老邓说错了,只是没人为了这种小事再麻烦这位老爷子。
邓小平对群众运动一贯害怕和反感,在 86 年的学潮后曾扬言“不惜流血”。在当时和后来谁都没把他的话当真,导致了后来 89 年的 6.4 惨案。 89 年胡耀邦死后学潮爆发,邓小平在听完李鹏、杨尚昆汇报后,立即给学潮定性为“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动乱”。邓的结论显然很武断,而且一下子把自己推到的学生的对立面上。其实邓小平很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的,比如在 1984 年国庆节的阅兵和群众游行时,看见“小平您好!”的标语后,心里甭提有多美。邓小平作出动乱的结论后,李鹏又组织了《人民日报》社论,学生们自然开始骂邓小平了。学生和群众骂他之后,心里很后悔,就是不愿改。后来赵紫阳在起草5.4讲话的时候,他让家人打电话让赵加上邓关心学生的话,来弥补自己的损失。当时的赵紫阳虽然是中共总书记,实际上只是个给邓小平跑腿的。赵要平息学生们的抗议,给学生们摘掉“动乱”的帽子是关键。但这顶帽子是邓小平送的,赵紫阳要摘掉它,非得主子同意才行。这个邓小平不愧是“钢铁公司”的老板,任凭赵紫阳,或赵紫阳请来的说客杨尚昆来请求,都不能是他收回成命。最后,邓小平指示军队镇压,造成了 20 世纪从没有过的大规模群众流血的惨案。
李鹏本来在 1989 年 5 月 19 日宣布戒严前,群众对他的反映并不坏。骂官倒骂的是赵紫阳,骂4.26 社论骂的是胡启立,李鹏不是群众的斗争对象。 5.19因为李鹏出来宣布戒严 ,他的形象一落千丈。由于他从外表上看比较傻,在 89 年学潮中的表现很不明智,自己跳出来站在群众的对立面,引火烧身,大家都叫认为他是傻瓜,一个地道的“二百五”。当时人们抗议游行时,有这么一个对白:
拿喇叭的喊:现在给李鹏的表演打分!最低分 249 ,最高分 251. 去掉一个最高分,再去掉一个最低分,最后得分?
大家齐喊: 二百五!
李鹏自从其形象坏了以后,所有的举动都被群众放大,丑态也就更显眼了。 6.4 军队血腥镇压北京学生和市民后,邓小平在 6 月 9 日晚接见了参加戒严的解放军和武警的高级军官。邓小平一开头就说:“对在这场斗争上英勇牺牲的解放军指战员、公安干警的同志们表示沉痛的哀悼”。邓的讲话漏掉了武警。在场的人都没吱声,只有李鹏插嘴提醒邓小平说“还有武警”。邓小平粗暴地回答说“我已经包括了”。请注意,“公安干警”通常指公安系统的干部和员警,并不包括武警,因此邓的话是强词夺理。因为邓小平的接见活动通过电视是向全国转播的,他的霸道和李鹏的无趣被全国人民看的清清楚楚。邓小平连这点小小的口误也不容别人提醒,他的错误决定怎么能够推翻呢?
好在“神龟虽寿,犹有竞时”,这一比皇帝还专制的“帘”后人物,在不久之后便见了阎王。虽然后续的领导人没有能更开放,但领导体制基本上已制度化。 14 亿中国人的命运被一个独裁者掌管的时代,已成为历史。邓小平屠杀群众的罪恶也将永远写在历史的耻辱簿上,抹之不去。相信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后,中国的政治将更开放,更民主,中国也将更繁荣。
老武 2008 年 5 月 4 日 波士顿
————————————
军史回眸:从公安军到武警
公安军曾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军5大军种之一,它从成立、解散,再成立,从一个独立军种到取消军种编制,从自成体系到全部纳入国防军序列,后又与国防军脱节,经历了多次重大变革,公安军是新中国成立后体制变换最大的军兵种。
1949年8月,中央军委决定成立中国人民公安中央纵队,隶属公安部。主要任务是保卫党中央、中央政府和国家领导人的安全,维护首都治安等。
1950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作出决定,人民解放军实行整编,将陆军编为国防军和公安部队,公安部队的定额占军队总员额的4.5%。1950年9月22日,经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批准,公安部队领导机构在北京成立,罗瑞卿任司令员兼政委,共组建了正规公安部队20个师又3个团,总计18.8万人,同时接管全国省、地、县地方公安武装32.2万余人,并且在边、海防地区组建了边防公安机构和武装部队,使全国公安部队形成了正规公安部队、地方公安部队和边防公安武装的体制。
1955年7月18日,国防部发布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部队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军”,成为人民解放军的一个军种,总员额40余万人。
1957年1月,中央军委扩大会作出了撤销公安军军种番号和领导机构的决定。9月1日,公安军番号撤销,复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部队,公安军领导机关缩编为总参谋部警备部。从此,公安军作为一个军种消失了。
1966年6月,根据毛泽东主席的意见,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决定撤销公安部队番号,从7月1日起统一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从此,公安部队消失了。
1982年6月19日,中共中央决定将中国人民解放军担负内卫勤务任务的部队,同实行义务兵制的武装、边防、消防警察统一组建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1983年4月5日,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正式宣布成立。先后列入武警部队序列的有:武警内卫部队、武警边防部队、武警消防部队、武警警卫部队、武警黄金部队、武警水电部队、武警交通部队、武警森林部队等。从此,武警部队作为国家武装力量的组成部分,重现于世人面前。/中国青年报
————————————
公安军
开放分类: 军事
公安军曾是新中国初期我军5大军种之一,是体制变换最大的军兵种。
1949年8月,中央军委决定成立中国人民公安中央纵队,辖2个师另1个团,隶属公安部。主要任务是保卫党中央、中央政府和领导人的安全,维护首都治安等。
1950年人民解放军实行整编,将陆军编为国防军和公安部队,公安部队的定额占军队总员额的4.5%。
1955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部队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军”,成为人民解放军的一个军种。
1957年9月1日,公安军番号撤消,复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部队,从此,公安军作为一个军种消失了。
1966年6月,根据毛泽东主席的意见,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决定撤消公安部队番号,从7月1日起统一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
1982年6月19日,中共中央决定将中国人民解放军担负内卫勤务任务的部队,同实行义务兵制的武装、边防、消防警察统一组建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1983年4月5日,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正式宣布成立。
————————————
罗瑞卿与中国武警部队
Luo Ruiqing and Chinese armed police army
>2006年09期
夏明星 , 唐日梅
作为共和国一支重要的武装力量,50多年来,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历经血与火的洗礼,曾七度易名.在此过程中,中国人民公安部队的创始人罗瑞卿大将,以其出色的组织能力,为这支数十万人的公安武装的创建和成长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英名与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早期历史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
罗瑞卿奉命组建公安军
>2005年03期
孙国
毛泽东:"公安部队数量不宜太大,但质量必须精干."
1949年7月6日,中央军委决定,在军委设置公安部,统管全国各地公安机关和公安武装,并任命罗瑞卿为公安部长.
为了保障党中央和北平的安全,由罗瑞卿提出方案,中央军委于8月31日发布命令,成立中国人民公安中央纵队.中央纵队隶属于公安部,下辖两个师又一个团.
吴烈为纵队司令员兼第一师师长,邹衍为纵队政治委员兼第一师政治委员;刘辉山为第二师师长,张廷桢为第二师政治委员.
毛泽东对这支刚刚成立的部队非常关心,10月20日,亲自为公安中央纵队第二师创办的题写了报名.与此同时,在较大的城市以及解放较晚的边境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也相继建立了公安武装.
————————————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
www.XINHUANET.com 来源: 新华网
【字体:大 中 小】 【背景色 】
中国武警忠诚卫士奖章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同中国人民解放军一样,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国家武装力量。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组建于1982年6月19日,由内卫部队和黄金、森林、水电、交通部队组成,列入武警序列的还有公安边防、消防、警卫部队。内卫部队由各总队和机动师组成。武警部队根据人民解放军的建军思想、宗旨、原则,按照其条令、条例和有关规章制度,结合武警部队特点进行建设,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享受人民解放军的同等待遇。武警部队的基本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保卫国家重要目标,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战时协助人民解放军进行防卫作战。
武警特种作战队员
进行反劫持综合演练
武警部队由国务院、中央军委双重领导,实行统一领导管理与分级指挥相结合的体制,设总部、总队(师)、支队(团)三级领导机关。武警总部是武警部队的领导指挥机关,领导管理武警内卫部队和黄金、森林、水电、交通部队。在中国各级行政区划内,省级设武警总队,地区级设武警支队,县级设武警中队。在执行公安任务和相关业务建设方面,武警部队接受同级公安部门的领导和指挥。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总部设在北京,各省(市、区)设有武警总队(师级),各地(市、州、盟)设有武警支队(团级),各县(市)设有武警大队(营级)或中队(连级)。
和平时期,武警部队主要担负固定目标执勤、处置突发事件、反恐怖任务,并支援国家经济建设。固定目标执勤,主要是担负警卫、守卫、守护、看押、看守和巡逻等勤务。具体负责国家列名警卫对象和来访重要外宾,省级以上党政领导机关和各国驻华使、领馆,国际性、全国性重要会议和大型文体活动现场的安全警卫;对监狱和看守所实施外围武装警戒;对重要机场、电台和国家经济、国防建设等重要部门的机密要害单位或要害部位实施武装防守保卫;对铁路主要干线上的重要桥梁、隧道和特定的大型公路桥梁实施武装防守保护;对国家规定的大中城市或特定地区实施武装巡查警戒。处置突发事件,主要是对突然发生的危害国家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违法事件依法实施处置,包括处置叛乱事件、骚乱及暴乱事件、群体性治安、械斗事件等。反恐怖,主要是反袭击、反劫持、反爆炸。支援国家经济建设,主要有黄金地质勘察、森林防火灭火,参加国家能源、交通重点项目建设,遇有严重灾害时,参加抢险救灾。
历史沿革
武警07式将官礼服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其前身为人民边防武装警察部队。建国初期,国家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各级人民公安机关及公安武装,以后其名称和领导体制几经变化。1951年,中央军委曾决定将全国内卫边防、地方公安部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部队,由中央军委管辖。1957年,中共中央决定将“公安军”更名为“中国人民公安部队”。1958年,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决定,将中国人民公安部队改编为人民武装警察。1963年,中共中央批准罗瑞卿所作的《关于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改名为公安部队问题的报告》。改名后,其建制属公安部,由中央军委和公安部双重领导。1979年7月31日,中共中央批转乌兰夫在全国边防工作会议上的报告。其中指出,要把现行的义务兵役制与地方职业民警制两种体制统一起来,一律实行义务兵和志愿兵相结合的体制,组成一支统一的边防武装警察队伍。此后,人民边防武装警察即按人民解放军的条令、条例进行建设。
武警上海总队七支队应急小分队
1982年6月19日,根据《中共中央批转公安部党组〈关于人民武装警察管理体制问题的请示报告〉的通知》精神,中国人民解放军担负地方内卫任务及内卫值勤的部队移交公安部门,同公安部门原来实行义务兵役制的边防、消防等警种统一起来,重新组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后来根据形势需要,将交通、水电、黄金三支基建部队一并编为武警系列)。1983年4月,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总部在北京成立,李刚任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首任司令员,公安部部长赵苍璧兼任首任政治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