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这样的

本帖于 2023-08-20 09:04:03 时间, 由普通用户 老生常谈12 编辑
回答: 三线子弟永远在拼搏chinagate.net2023-08-19 23:01:03

培养每一个大学生国家都是有计划的,都是有预算的。

77级时是每个大学生每年预算是5000元,不仅仅是助学金那点小钱。

所以80年代自费出国时要求服务5年,后来灵活了,交余额的钱,如果不到5年。即使如此,国家仍然损失巨大。因为计划招生,一个萝卜一个坑,每位毕业生都有计划的岗位,一个人走了,那么具体的就少了一个人在干那个工作。所有招生的名额计划就是来自国家总体需求和财政状况的平衡决定的,国家贫穷,只能有限招生,招急需的,重要的。需求的名额来自百万个基层各企事业单位申请的汇总,逐渐上报到各市各省各部到教育部,财政部,国家经委,国家计委,国家科委 然后教育部制定招生计划。77级招生时,因为文革影响人才断层,需要至少招生100百万,但是国家实在没有财力,只能勉强招生27.3万人,这还包括扩招的走读生。

军工单位在山沟里的多,留人不易,去者大多数不甘心,不安心。后来可能接收大学毕业生要交培养费。

有的人自费出国即使服务5年或者交余额也不必有怨气,毕竟还是占据了极少的名额上了大学了。如果国家招生时有能力预知谁会离开自费出国,那么也可以不录取他,而录取分数低一点点的不出国的。计划招生,每招生一个都是有一个工作岗位在急需等待着。没办法,那时候国家贫穷,到处需要钱,只能拿出有限的钱来培养大学生,不是每个青年都有机会上大学。

可以理解为什么文革前上大学需要政审了,因为这么贫穷培养一个大学生,需要你忠心耿耿,奉献国家,忘我工作,吃苦耐劳,为建设国家不遗余力。

所有跟帖: 

是这样,俺交了一万多培养费,本科毕业工作过几年,但是研究生两年一年按七千交。当时觉得不欠国家什么了,但是就如你说的,我们 -Amita- 给 Amita 发送悄悄话 (156 bytes) () 08/20/2023 postreply 06:29:27

-老生常谈12- 给 老生常谈12 发送悄悄话 老生常谈12 的博客首页 (249 bytes) () 08/20/2023 postreply 06:35:12

“所以80年代自费出国时要求服务5年”, 没有的事, 上海77-78级大学生, 1985年前后自费出国的多了去了。 -华府采菊人- 给 华府采菊人 发送悄悄话 华府采菊人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20/2023 postreply 07:54:17

1985年前自费出国不多,是从1986年开始实行服务5年的政策,因为自费出国开始多起来了。 -老生常谈12- 给 老生常谈12 发送悄悄话 老生常谈12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20/2023 postreply 08:28:43

也是没有的事, 整个八十年代, 包括1986-89.6, 自费出国多的是, 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城市, 没听是服务五年的规定 -华府采菊人- 给 华府采菊人 发送悄悄话 华府采菊人 的博客首页 (42 bytes) () 08/20/2023 postreply 08:49:24

因为就是 -老生常谈12- 给 老生常谈12 发送悄悄话 老生常谈12 的博客首页 (322 bytes) () 08/20/2023 postreply 10:03:15

你说的和我说的完全不是一回事, 很多地方规定研究生只能办理自费公派,国家不给一分钱, 只能申请J-1签证 -华府采菊人- 给 华府采菊人 发送悄悄话 华府采菊人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20/2023 postreply 13:07:59

侨眷可以豁免5年服务的限制。 -技术员- 给 技术员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20/2023 postreply 08:38:42

培养费和五年时间好像是89年以后要求的 -Amita- 给 Amita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20/2023 postreply 14:12:27

好像是89年64后的规定。 -吾道悠悠- 给 吾道悠悠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20/2023 postreply 20:09:29

最后一段大实话。 -吾道悠悠- 给 吾道悠悠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20/2023 postreply 08:01:34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