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道消息
2005年4月8日,敦煌市七里镇政府派出一支由七个人组成的考察队,经阿尔金山的南坝乡向北,进入库木库都克沙漠,希望由此开发出一条旅游路线发展旅游业。
4月11日,一行人就地休息时,发现了40米开外的红柳墩旁有一具干尸。干尸面部朝下趴着,背部、脚、胳膊露在沙漠外的部分被晒得干干的,后脑勺上还有头发。接触沙漠的地方全部腐烂。

由于当时他们的食物和水已经不多,于是打算先把尸体埋进沙子,并做了标记和GPS定位,决定先走出沙漠再说。然而后来由于种种原因,直到一年后,也就是2006年4月14日,这具干尸才被从沙漠中挖出,移交到了敦煌博物馆保存。

而在朱明川的文章里,老法医“老邓”经过DNA鉴定,确定干尸就是彭加木本人,并从尸蜡判断彭加木并非饿死或者渴死,而且干尸头部有3处钝器伤、四肢11处锐器伤,胸、腹、背部有27处锐器伤……,因此老法医断定彭加木是他杀!
同时,文中还提出了三点很重要的疑虑:
第一,彭加木留下的纸条有过日期更改的痕迹,6被改成了7,这一点大家一眼就可以看到。这到底是彭加木6月17号写纸条的时候记错时间呢?还是后来被他人出于某些原因做了篡改呢?
第二,6月17日,在马仁文的考察天气记录中,从下午三时起,库木库都克刮起了大风,漫天黄沙。然而在考察队员们的陈述中,下午四时,不见彭加木回来,大家开始冒着风沙寻找彭加木,并在附近找到了彭加木的留下的非常清晰的脚印。
沙漠里的大风刮起来飞沙走石,如何还能看到彭加木的脚印呢?况且在搜寻中,除了脚印、芦苇中的坐印、糖纸之外没有再找到任何与彭加木相关的痕迹,而这些痕迹全都是考察队九人发现的。而彭加木失踪前后几天发生了什么事情,说了什么,除了那张纸条外,所有的信息全都是依靠考察队其他人的口述。
第三,作为科学考察队队长,彭加木曾经明确宣布过纪律:“探险时外出必须两人以上。”另外,他还强调过,在陌生的、容易迷失方向的地方考察,应该沿路插上路标。但是彭加木却同时违背了这两条自己定下的规矩,他不仅独自外出找水,而且往东找水走的是陌生的路,他却没有插路标。
随后老法医经过对彭加木队友的审问,一个惊天真相浮出水面。
彭加木生前患有癌症,脾气固执,视考察为最重要的事情,将生死置之度外。6月16日,考察队几乎弹尽粮绝,队员们想向军方发电报求援,然而队长彭加木认为,用直升机运水太贵了,会给国家造成巨额花费,不如自力更生,就近找水。队员们觉得彭加木患了绝症,活不多久了,可是没必要拉着大家一起跟他寻死,于是考察队发生了激烈的争执,在极端焦躁的情绪和死亡恐惧下,队员们集体杀害了彭加木。同时,彭加木留下纸条的时间和被害时间都是在6月16日,而队员们为了拖延时间和圆谎,把16改成了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