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青记载杨尚昆谈粟裕58 年被批评是因为彭、贺、聂、陈四帅有意见

来源: 2023-07-01 12:42:42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楚青记载杨尚昆谈粟裕58 年被批评是因为彭、贺、聂、陈四帅有意见



1983年1月21日,经过秘书朱楹同志同杨副主席的陈秘书电话联系,我请求约见杨副主席,我还准备了一个受接见时的汇报提要。

 

 

  2月2日晚8时,军委杨尚昆副主席兼秘书长应我的请求在他的住地接见了我,同我谈了话。杨副主席第一句话就说:“粟裕同志1958年的事我了解,当时我是中(央)办(公厅)主任。他的事说起来很简单,就是得罪了两个半元帅,两个是彭和聂,半个是陈。”

 
  我当即表示感谢杨副主席对粟裕同志的关心和信任,并请杨副主席理解粟裕同志的沉痛心情。粟裕同志自1958年受冤至今未能得到公正澄清,当年的会议文件又都存了档,并不断被查阅,继续扩散着歪曲历史、颠倒黑白的流毒。粟裕同志的心灵创伤加重了他的病情,而病情的加剧更迫切期待问题得到早日解决。接着杨副主席恳切地谈起来,我回家后立即追记如下:

 
*****

杨:我本来就想找你来商量商量,你写的信耀邦同志转给了我,我把当时的材料,粟裕同志的发言都找来看了。

楚:谢谢您这样周到。

杨:我同爱萍、秋里,我们三人商量了,想研究一个解决办法。这件事,就是元帅们当时对粟有些意见,主要是彭、聂、贺,陈也有些意见。当时都说了过头话。粟裕同志自己的发言,特别是第二次发言也说了过头话,按现在的说法,就是违心话。

楚:当时他不作违心的发言是过不去的。

杨:这件事已经过去了。问题是怎样处理?怎样不引起新的矛盾?

楚:那时的当事人基本上都不在了。

杨:当时有意见的现在还有在的嘛!聂嘛。搞得不好那头又起来了。我为此事同聂老总谈过,问他怎样处理?他说:

“我考虑考虑。”这次会议还批了其他的人,很复杂。我们三人研究了一个方案,即宜粗不宜细,发一个文件,把1958年军委扩大会议文件全部收回、销毁。收文件时可以派人去收。文件上可以写销毁也可以不写,待收回后再由办公会议作出决定销毁,这是一方面。另外怎样同粟裕同志谈一下,明确说这件事已经不存在了。要谈就是军委指定一人,也就是我去谈。爱萍同志认为这样处理可以,撤销这次会议的所有文件,同粟裕同志谈一谈。

楚:我原来设想能起草一个简单的决定,就写经中央军委决定,撤销1958年军委扩大会议对粟裕同志的批判。

杨:当然也可以这样设想,写个决定,但又顾虑到引起别的问题。写决定就要写对与不对,觉得还是回避这个问题,收回全部文件为好,以后历史上就不提这次会议了。本来就打算找你来谈一谈,听一下你的意见。

楚:我个人认为如果这样处理也是一个办法。据我了解,粟裕同志本人没有设想过要逐项地甄别他的问题,这已是历史问题了,有当时的历史背景。但是我觉得如发文件收回1958年军委扩大会议文件,以注明“撤销”“销毁”为好,否则将弄不清楚。我还要报告一下,我这次写信是瞒着粟裕同志的。因为现在他的病情已不可能由他自己催问或再申诉,而我对能否有结果也无把握,生怕如果得不到处理,将更使他受刺激。

 
  杨:那就这样,你先同粟裕同志说说,可以说你有这样的设想,也可以说是我的设想,听听他的意见,不算是最后定下来,他有什么意见我们还可以考虑。过了年我再找你来,你把他的意见告诉我,然后我来办。

 
  楚:那就太感谢了。我就同粟裕同志谈谈,他近来病情尚稳定,头脑还清楚,我告诉他是您的意见。他对你是非常信任的。本来他以为三中全会后解决这个问题并不困难,岂知总政一拖再拖。粟裕同志上送申诉报告后,曾同聂总当面谈过,聂总当时说:“这件事应该解决,那个时候说话上纲都是很高的。但总政写的报告我还没有看到,待送到我这里我会说话的。”其他领导同志也都表示应该解决,可是总政却不办。我甚至曾经想过,如果中央认为还应该维持对粟裕同志的批判,那也应当告诉他本人,并允许他申诉,而不能置之不理。

杨:中央哪有这个意思!

楚:我也相信中央不会有这个意思。

杨:总政未处理是什么人负责的时期?是韦国清同志的时期吗?

楚:是韦国清同志的时期。

杨:他是不会办的。他就是不办这样的事。

那就这样!你征求一下粟裕同志的意见,年后我才能有时间办,到时候我去同粟裕同志谈。事前我先找你再谈一次。

楚:谢谢您!您太周到了。我要求您同粟裕同志谈话时请秘书同志作个记录,我们留个记录好吗?

杨:那可以嘛!我可以先写好个记录给你。

楚:太感谢了。

在结束谈话时,杨副主席还说到陈丕显同志是主张把这个问题尽快给解决了的。又说到有人说肖克同志有个平反决定,他看了,也只是个很简单的含糊的东西。

我追记完这次谈话已经晚上10点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