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引制度是朱元璋创立的,一开始的时候就是严格执行的,越到后来执行的越松

本帖于 2023-05-31 10:08:20 时间, 由普通用户 lzr 编辑

朱元璋的那执行力度可想而知,后来的就只是沿袭祖制。

 

 

 

谢邀。

所谓“路引”,是封建社会为了限制人口流动,将人口束缚于土地上的一种措施。

要知道古代最重要的税就是人头税和土地税,人跑了,地荒了,那上哪儿收税去?因此为了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就必须限制他们流动,但有时候又必须让他们离开所属地,比如外出经商,探亲访友什么的,“路引”也就出现了。

按照《明会典》记载,凡是离开所属地100里就需要路引了,不然的话,士兵以逃兵论处,百姓以偷渡论处。偷渡最轻也是杖八十,打完不死也残了。

  • 若军民出百里之外不给引者,军以逃军论,民以私渡关津论。
  • 凡无文引,私度关津者杖八十,若关不由门,津不由渡,而越度者,杖九十。若越度缘边关塞者,杖一百徒三年。因而外出境者绞,守把之人,知而故纵者,同罪。失去盘 诘者,各减三等,罪止杖一百。——《明会典》

申请“路引”也很麻烦,先向本乡里甲申请,再呈报州县审核,核准之后发给“路引”,“路引”要注明姓名,年龄,住址,事项原因,起止地点还有返回期限。搞的这么复杂的原因只有一个,家里地还等着你去种呢!赶紧回家玩去吧!

这种“路引”制度是所有封建王朝的必然选择,只不过汉唐叫“符传”“过所”,宋朝叫“凭由”,目的都是为了限制人身自由,把人束缚在土地上,稳定社会秩序,只不过换个名字叫法罢了。

而随着“路引”制度的败坏,流民的大量出现,农民起义爆发,也意味着一个王朝的寿命开始走向尽头。因此,“路引”制度维系着封建王朝的稳定,是他们户籍管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户籍管理则是一个封建王朝赖以生存的基石。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