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九凤:追忆周恩来生前秘书许明二三事

来源: 2023-02-20 18:27:34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秦九凤:追忆周恩来生前秘书许明二三事
https://difangwenge.org/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4110
(出处: 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因为心直口快,她先后得罪了江青和陈伯达 : i/ W1 J5 ]3 [# E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毛泽东在天安门广场接见红卫兵,成千上万的红卫兵像潮水一样涌往北京,这使北京的接待工作压力巨大。周恩来只好减少他的睡眠和休息时间,既要一丝不苟地做好毛泽东等人的安全保卫工作,又要管好来到北京的千百万红卫兵们的吃喝拉撒睡。他实在忙不过来,就让周荣鑫、许明等帮助他做一些工作。 ( B2 s- u7 r7 F  g9 M  I# g

        1993年笔者在北京西花厅采访时,听当时在西花厅工作的冯佩荣说,一次江青给总理打电话,前前后后啰嗦了一个多小时,许明等几个秘书只好拿着急需处理的文件守在总理办公室门外等待总理批阅。当江青终于挂断电话,总理忙着处理事情时,心直口快的许明拿起电话回拨江青:“请首长以后打电话能不能简洁一点,总理实在太忙了……”许明话还未说完,江青那头就挂了电话。许明的这一做法等于是主动得罪了江青。

        其实,早在“文化大革命”开始前,许明就曾得罪过江青。江青任中宣部电影处处长,有一次审查电影时要许明去参加。在讨论电影《武训传》和其他一些电影时,江青原以为许明会附和她,帮她“抬轿子”,谁知许明却发表了一些自己的看法。这些意见原本是十分中肯的,但自以为是的江青却根本听不进去。后来,一些被江青否定的电影却被周恩来看好。于是,江青又怀疑是许明在周恩来耳边吹了风,甚至无端怀疑许明在周恩来那里说了她的坏话。这次许明又公开顶撞自己,她更加对许明怀恨在心。 + T; v: n  }( `2 q1 g; r: t

        不久,在一次会议上,江青见到总理办公室主任兼国务院副秘书长童小鹏,板着面孔问:“童小鹏,许明是彭真安排在总理身边的一颗‘钉子’,你知道不知道?”童小鹏和许明在一起工作多年,彼此都很了解,就如实回答说:“我不知道。”童小鹏又进一步解释说:“许明调到总理办公室的事我是知道的。她原来在中央社会部工作,进城后她在海关总署当办公室主任。她是由中央组织部按正常调动程序调入总理办公室的。她分管文教,与彭真没有直接工作上的往来。当然,彭真是中央书记处书记,有时开会,总理派许明去旁听,许明听了之后回来要向总理汇报。这属于正常的工作关系,我看不出她是彭真安在总理身边的‘钉子’。童小鹏的话使江青很不高兴,她气呼呼地走了。

         当时,江青正在罗织许明的“罪证”,说许明是彭真安插在周恩来那里的“钉子”,这既是要置许明于死地,也是要把彭真与周恩来联系起来,因为彭真是在“文化大革命”一开始就被打倒的,周恩来也应该难脱干系。显然,江青的用心十分险恶。 - w6 v  d8 a' [& Y) H. A0 c

         红卫兵联络总站成立后,周恩来派许明到西安门国务院接待站去负责接待工作。“中央文革小组”的新贵们经常要到接待站去,向红卫兵们灌输他们极“左”的那一套。当时,在红卫兵中流行一首打油诗:“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养儿打地洞。”“中央文革小组”的成员戚本禹听了很高兴,但多数红卫兵却不同意,说这是“唯成分论”。为此,两派持不同观点的红卫兵就在接待站进行辩论。戚本禹见状就将打油诗改了一下,还对正在接待站的许明撒谎说,这是陈伯达改的。当支持原来打油诗观点的红卫兵责问为何要改打油诗时,诚实的许明就告诉他们说是陈伯达改的。陈伯达是“中央文革小组”组长,说他改的红卫兵们自然无话可说了。   这一事情被陈伯达知道后,陈伯达十分不满,他就以他到接待站后许明不热情接待为由,在江青面前告了许明一状,江青正在罗织许明的“罪证”,立即如获至宝,马上写成材料告到毛泽东那儿。当时,“文化大革命”的火才刚刚烧起,毛泽东不能容忍有任何阻碍,就直接在材料上批了“此人(指许明)不适合做接待工作”,交周恩来处理。
  

       许明得悉主席的批示后,内心精神终于崩溃了,她为了解脱痛苦而服下大量安眠药…… ( h5 a2 ?( W% F
  

       毛泽东的批示到了周恩来办公室后,西花厅的一般工作人员是不可能看到的,而许明是国务院副秘书长兼总理办公室副主任,因此,她有条件看到。她在反复看了毛泽东的批件后,心里害怕极了。
  

       “文化大革命”开始前不久,许明的丈夫孔原已调任中共中央调查部部长。他是一位著名的老革命活动家,不仅工作上有才干,而且人品极好。然而,“文化大革命”的风暴刮起来之后,人妖颠倒、清浊不分。孔原很快被错误地加上许多罪名:反革命分子、特务分子、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从而被红卫兵揪斗、监视和关押。他和许明的小儿子孔丹还是个中学生,因为组织西城区红卫兵纠察队(简称“西纠”)专门制止武斗和打砸抢,受到周恩来的看好与支持。江青哪能容忍得了,她采取突然袭击的办法,在1966年12月16日于首都工人体育馆召开“北京市中学生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誓师大会”。开会前,江青不告诉周恩来会议内容,却又通知周恩来到场,然后当着周恩来的面大骂“西纠”是反对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反革命组织,是镇压革命造反派的刽子手,参加这个组织的人都是“保皇派”,勒令其解散。于是,作为“西纠”领导骨干成员的孔丹也被江青投进监狱。更令许明不能理解的是,她家中年迈的老母亲竟也被红卫兵抓走,一个原本幸福的家庭被搞得支离破碎。本来就有着很大精神压力的许明见到毛泽东的批示之后精神上终于崩溃了。12月23日,她为了解脱痛苦而服下了大量安眠药。 / X4 b1 U" N% [+ S) |" n
  

       笔者于1991年秋在北京西黄城南街拜访周恩来贴身卫士韩福裕时,曾听他说,许明在服下安眠药后,悲愤地向总理写了遗书。遗书上说:总理、大姐,多年来受到你们的培养、照顾,在我弟弟被划为右派时,你都没有把我调离总理办公室。现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方兴未艾,伟大领袖毛主席要我们在游泳中学会游泳,看来我这次是游不动了……但是,我是无罪的!我丈夫孔原是无罪的!我儿子丹丹也是无罪的! ; S/ x3 v, T5 s
  

      就这样,这么一位才女、一位非常有能力的老革命工作者,没有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倒下,却因江青的无端报复而牺牲在和平时期。
  韩福裕还告诉我,许明是在卧室内服药自杀的。事前,她把室内打扫得很干净,收拾得也很整洁。然后她钻进床底,躲到床下。由于床单外沿垂下,挡住了人们的视线,她的遗体几天后才被发觉。
  笔者没有见过许明,但在周恩来纪念馆工作期间征集到一份她生前批示的手迹。那钢笔字写得十分秀丽。这份批件现在由周恩来纪念馆收藏着。
  (责任编辑:徐 嘉) . H" e& u5 U' L  h: f6 a
   ' G! z5 R! X) p5 K
  许明,原籍河北省沧县(今沧州市),原名朱玉筠,曾用名竹萍,1919年6月出生于辽宁省锦州县(现锦州市),1934年后,先后就读于天津美育中学、河北省第二中学、北平女子二中,193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10月,她到延安中央党校第十二班(理论班)学习;1939年5月到中共中央社会部任秘书;1940年5月跟随周恩来赴重庆从事党的秘密工作,任西南工委秘书;1948年12月底到抚顺工作,任中共抚顺市委秘书长(中共抚顺市委第一任女秘书长)兼妇委书记。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10月,许明被调到北京工作,历任海关总署人事处处长、办公厅副主任。1953年调到周恩来身边工作,先后任总理办公室秘书、副主任、国务院副秘书长等职。“文化大革命”期间,许明受“四人帮”迫害,于1966年底服安眠药含恨自杀。1979年4月30日,中共中央为她举行了追悼会。参加追悼会的有李先念、杨尚昆等中央领导,他们对许明为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做出的贡献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