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淮国旧”联想到隔壁钟表店格一桩事体--旧文重贴, 也是手表惹的祸

来源: 华府采菊人 2023-01-29 10:45:48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2387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华府采菊人 ] 在 2023-01-29 10:46:50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看到迭张“淮国旧”照片, 亲切伐。我是从淮国旧联想到隔壁上海钟表店, 再联想到70年代传说发生的一件事情,不知看官中有没有听到过这个故事, 听到过的是不是想起来了。

 

好像是七十年代初, 国家进口一批瑞士表, 我想是为了资金回笼吧,这咱就管不着了.

 

这批手表中最贵的好像是七百多块的欧米加自动表吧, 金光闪闪,放柜台里, 实在是引人注目.

那时有些政策开始落实了, 至少是高级知识分子以及民主党派头面人物的政策落实了, 扣发的工资补发了, 冻结的存款发还了, 住房虽没恢复, 但前两年被挤到汽车间亭子间的窘迫现象解决了, 其实这些人中的很大一部分, 原先还是很节俭的, 经过文化大革命炮火的洗刷后, 想开了, 有两钱赶紧花了吧, “不晓得啥辰光又来一记抄家, 还是吃光用光噹光, 身体健康, 死特勿冤枉”, 于是见天上馆子有之, 买高档用品有之.

淮国旧旁边, 就是一家比较大的上海钟表店”, 其门面很宽但不深, 照老生意经来说, 这是最适合开店做买卖的了, 当时很多商店如钟表店绸布店并非营业员直接收钱出货, 而是顾客在柜台看中了什么决定买了, 营业员开具发票(三联单), 顾客持之到收款处交钱, 收款员收到钱后留下其中一联, 在其他两联上盖收款章, 顾客凭那已付款的一联到柜台取货物, 最后一联则是顾客自己留作发票以便今后扯皮”.

一日临近下班时, 店堂里没顾客了, 营业员收款员等就大声武气地聊起天了.

一营业员说:“现在的人真的又有钞票了, 连七百多块的欧米加表都有人买”.

收款员:“没有啊, 今天我又没看到买欧米加的单子啊.”

营业员:“怎么没有? 刚刚几分钟前走掉的那个顾客, 不就是买了一只吗?”

收款员:“ 没有啊, 刚刚那个家伙只是买了根表带啊.”

营业员:“不止, 他买了一只表和一根表带.”

收款员:“刚刚他明明只交来一张表带的三联单啊.”

一老营业员:“ 事体勿好哉, 碰着老鬼三了, 衲俩家头毫少拿单子出来对对.”

三头六面, 单子拿出来一对, 侬猜哪能?

 

胆大心细的这位“强盗坯子顾客, 故意乘快下班时, 店堂为省电光线不很足, 店员等下班警惕性不强, 看了表,说要并且还要一条相适应的表带, 开了两张票, 拿去收款台, *****老就老到此地, 他只交一张买表带的单子,付也就只付一根表带的钱, 待收款员将他的表带单子盖完章后, 让他回柜台取表带, 就在这短短的回柜台途中,他将表带单子反扣在尚未交款的表的单子上, 还没干的印章油泥就转到了欧米加表的单子上, 这样一来, 单子上也有个交过款的印章, 不过是反的, 只有光线不好警惕性不高的时候, 才有可能得逞.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哇塞,艺高人胆大!后来破案了吗? -Tiger666- 给 Tiger666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29/2023 postreply 11:10:43

故事本身就是传闻, 鬼才晓得是真是假, 咋个知道破了案没得哟! -华府采菊人- 给 华府采菊人 发送悄悄话 华府采菊人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29/2023 postreply 12:14:59

下面有人说在北京王府井亨得利也发生过,一样的段子发生在两个地方:) -puyh- 给 puyh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29/2023 postreply 13:08:59

所以说这种都是传闻而已, 比如忆苦思甜时有人说“远点咱不说了, 就说说60年吧”,到处都有这种说法 -华府采菊人- 给 华府采菊人 发送悄悄话 华府采菊人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29/2023 postreply 14:06:59

我想可能时间有错。70年代初正是“文革”中期,会进口手表?那时谁有钱?即使有也不敢买。应该是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吧! -Ohjuice- 给 Ohjuice 发送悄悄话 Ohjuice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29/2023 postreply 17:05:44

不会有错,70-75年购买瑞士表的大有人在。。。哪位给分析一下特殊年代的“消费心理学” -coach1960- 给 coach1960 发送悄悄话 coach1960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29/2023 postreply 18:21:23

我在《山居续忆》关于上海音响市场那篇长文中有几段分析了这种消费心理。我说始于“三年自然灾害”的高价食品,催化于“文革”的 -Ohjuice- 给 Ohjuice 发送悄悄话 Ohjuice 的博客首页 (110 bytes) () 01/30/2023 postreply 02:58:19

没差儿,就是七几年,一大批瑞士手表投放市场 -走资派还在走- 给 走资派还在走 发送悄悄话 走资派还在走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29/2023 postreply 18:44:20

72-73年不少人“被”落实政策, 我文中有说,上海领到几千上万块的人不少 -华府采菊人- 给 华府采菊人 发送悄悄话 华府采菊人 的博客首页 (175 bytes) () 01/30/2023 postreply 07:52:00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