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醉被特赦后才想明白:我有两点不如吴敬中,难怪毛人凤不敢惩治他却敢收拾我

zt

1975年3月19日,所有的战犯均被特赦,这最后一批被特赦的战犯中,就有我们熟悉的原军统局北方区区长、徐州“剿总”前进指挥部中将副参谋长文强(电视剧《特赦1959》中的刘安国)、蒋系第二十五军中将军长陈士章(这名字大家也熟悉)、保密局西南特区少将副区长兼督察室主任周养浩(电视剧中没改名)。

除了这几个“名人”,还有一大批将军级特务,他们就是军统(保密局)的东北区少将副区长陈旭东、 局本部第一处少将处长鲍志鸿、训练处处长郑锡麟、少将专员段克文、河南站站长岳烛远、广东站站长何崇校、广西站站长谢代生、湖南站站长黄庚永、浙江站站长章微寒。

再加上第二批特赦的云南站站长沈醉,第三批特赦的少将经理处处长郭 旭,第六批特赦的贵州站站长潘澄清 、天津站站长李俊才、策反专员熊武琪,保密局系统的少将站长们,基本都到功德林开会了。

除了这些活到特赦的,还有一些属于“国防部二厅”的特务如董益三、原属于“别动队”的如康泽,病死的如西南特区少将区长徐远举等人,全都加起来,比参加军统(保密局)“四一大会”的将军级特务还多。

这些进入功德林学习的将军级特务,都像沈醉一样,最恨的人只有一个,那就是有“笑面虎”之称的保密局局长毛人凤:浙江江山籍的特务,都跟着“毛座儿”逃到了岛上,只有这些“外乡人”被无情抛弃。

写回忆录的时候,于1960年第二批特赦的沈醉总是会想起他在军统临澧特训班的老同事吴景中(就是电视剧《潜伏》中的吴敬中):他是保密局天津站站长,我是云南站站长,都是少将军衔的甲种站站长,都不受毛人凤待见,为啥他跑掉了而我没跑掉?我跟他相比,差哪了?

按照老蒋和毛人凤的想法,叛徒出身的军统(保密局)特务,无论军衔有多高,都不允许跟他们一同逃往海岛:这帮叛徒是墙头草随风倒,上了岛没啥大用(已经没啥可以出卖了)还要发薪水,没准儿还会像余乐醒一样再次“跳槽”。

吴敬中(为了方便起见,咱们还是称吴景中为吴敬中,反正特务的名字就是个代号,假作真时真亦假)这个人大家都很熟悉,他是莫斯科中山大学毕业生,他的同班同学小蒋是团员,吴敬中是党员——哪个党团大家都知道,并不是老蒋那个。

沈醉在回忆录中是把吴敬中划归“叛徒”之列的,像吴敬中那样“叛徒”出身的特务,是一定要被甩下来“潜伏”的。

沈醉和毛人凤都知道,所谓“潜伏”就是甩包袱,当时沈醉还很天真地问毛人凤:“为什么不让这些叛徒跟我们一起撤离呢?(事见沈醉回忆录《军统内幕》,个别字词有修改,为什么修改,读者诸君都能理解)”

估计毛人凤听了沈醉的话,肚皮里也在暗笑:“撤离的是我,不是我们,我根本就没想让你走!”

肚皮里暗笑的笑面虎毛人凤一本正经地告诉沈醉:“这就是委员长高明的地方,这些叛徒上岛,有百害而无一利。咱们已经输了,他们就不会死心塌地跟着咱们干,他们在岛上又没有什么关系,再也不能利用他们去破坏地下党的组织,我们不但要养活一帮闲人,还要防范他们倒戈。”

吴敬中就是戴笠重点防范的对象,走寻常路离开天津市根本不可能的,但是认识到“这场仗再打个一年半载就输了”的吴敬中才不会坐以待毙,他手里有枪,就根本不需要什么机票——他带着一票嫡系心腹,抢了一架资本家用来从天津运送高管和技术人员的飞机,屁股一冒烟,就飞到了南京。

吴敬中屁股冒烟两袖金风全身而退,毛人凤七窍生烟却又无可奈何:吴敬中这个叛徒,应该抓起来枪毙五分钟,可是他在莫斯科中山大学的同学小蒋接班已成定局,另一个同学郑介民也从国防部二厅中将厅长兼保密局局长晋升为国防部次长,老郑我可以不理,小蒋我怎么惹得起?

吴敬中看清了时局,后面还有郑介民和蒋建丰撑腰,自然可以一走了之,毛人凤看着满不在乎的吴敬中,就像看着掉进灰堆的豆腐——吹不得、拍不得,当然也打不得、杀不得,只好关了几天就放他去了香港做生意。

吴敬中求仁得仁,沈醉可就没那么好命了,毛人凤给他的命令,是不成功则成仁,最好是不成功只成仁:你帮我挤走了郑介民,然后又对我的局长宝座感兴趣,不整你整谁?

沈醉自己回忆,他当时也没看清时局和自己的处境,在这一点上,他还不如徐远举:云南起义前,徐远举就曾劝沈醉丢掉“中将游击总司令”的假官帽跟自己远走高飞,沈醉却不敢走也舍不得走。

沈醉一开始的军衔比徐远举和周养浩都高(戴笠活着的时候,他们分别是总务处少将、行动处上校副处长、息烽集中营上校主任),戴笠坠机毛人凤上位,徐周二人成了沈醉名义上的长官(西南特区下辖云南贵州等站),这让沈醉憋足了一口恶气。

被忽然提拔为中将总司令,沈醉的军衔又超过了徐远举周养浩,这让他难免有点沾沾自喜,所以不管徐远举怎么劝说,掌握机票的沈醉都不肯离开,也没给徐远举周养浩提供方便,最后“军统三剑客”在昆明一网成擒。

沈醉多年以后,才为自己的一时糊涂后悔不已,也才发现自己至少有两点不如吴敬中,所以他还真怪不得毛人凤不敢惩治吴敬中却敢修理他。

沈醉认为自己第一个不如吴敬中的地方,就是不如吴敬中深谋远虑当机立断:吴敬中早就知道大厦将倾独木难支,所以只求发财不想立功,而沈醉却在起义通电上签字并让手下放下武器后,又跟李弥、余程万等人结为“七兄弟”,想在蒋军攻入昆明时趁乱起事。

沈醉想脚踏两只船,结果两只船分道扬镳,他只能两脚踩空:被卢汉释放的李弥余程万石补天带兵攻打昆明,沈醉和李楚藩、沈延世、童鹤莲则从软禁状态变成了押送到钱局陆军模范监狱,成了不折不扣的阶下囚。

如果沈醉利用手中的机票跟徐远举周养浩郭旭成希超一起跑掉,毛人凤也会“法不责众”,沈醉完全可以把责任推到保密局西南特区正副区长徐远举周养浩头上,说自己是奉命护送四位少将特务离开

如果沈醉在起义通电上签字后,带着手下武装力量跟着卢汉一起抵抗李弥余程万的进攻,根本就不用等到1980年才被承认起义将领的身份。

沈醉之所以左右为难,是因为他还有第二个不如吴敬中的地方:吴敬中树大根深有后台,沈醉在戴笠坠机后,就失去了唯一的靠山,他的姐夫余乐醒早已幡然醒悟回到人民一边。

沈醉没靠山却有嫌疑(当时余乐醒已经派人去策反他了,还没接上头,沈醉就被俘了),所以他根本就不敢让毛人凤抓住把柄:吴敬中和徐远举周养浩临阵脱逃没事,我离开昆明,就只有死路一条!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