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战役聂荣臻部20万大军却被傅作义七万人打的惨败
抗战胜利之后,聂荣臻领导的晋察冀军区总兵力为32万人,是当时一支不小的武装力量,放眼全国也是数一数二的。但是相比较于其他野战军的战绩,这支部队打的并不怎么好,在1946年的大同集宁战役中,晋察冀军区以四倍于敌的优势兵力,却以失败告终。

大同集宁战役结束之后,晋察冀军区仍然有20多万兵马,双方围绕着张家口又展开了一系列的战役。张家口是解放军当时方面唯一夺取的省会城市,也是晋察冀军区首府,张家口是连接华北和东北的战略要冲,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具有极其重要的政治,军事和经济价值。大同集宁战役后,国军准备进攻张家口。
当时准备进攻张家口的是国军第十一战区和第十二战区,虽然名义上是两个战区,但是十一战区只有五万人,十二战区只有两万人,加起来才七万多人。晋察冀军区在兵力上,仍然对敌占据优势地位。最开始晋察冀军区并没有打算守,但是遭到上级的痛斥后,开始积极备战,在备战的过程中,由于兵力处于优势地位,很多官兵又有了轻敌的思想。国民党军方面的指挥官是傅作义将军,此人有着极高的军事才能,在抗日战争时期,连日军都没有在他手底下占过便宜。

最开始晋察冀军区认为傅作义会派主力进攻东线,而且傅作义率部只可能走铁路,不可能去走难走的山路,所以晋察冀军区把十个主力旅及大量民兵均配置于东线怀来、延庆地区。但是傅作义并没有这样做,从1946年9月旬开始,傅作义派一个团伪装成主力,在装甲车掩护下,每天白天从大同开往阳高,晚上原车返回大同,连日往返,做出大举进攻的姿态,傅作义本人也进入大同。因此,晋察冀军区坚定的相信傅作义的主攻方向就在东线。 *****
在东线打的热火朝天的时候,傅作义的主力部队却在集宁地区集结,傅作义并没有选择走铁路,而由集宁玫瑰营子出发,绕由长城外荒芜,渺无人烟之地,向张家口以北草原山区,由西绕到北向南,直接杀向晋察冀军区的后方—张北。这样一来,晋察冀军区的主力部队就完全成了摆设,起不到任何御敌的作用。

傅作义所部在迂回张北的时候,以骑兵第4师为先锋,所有骑兵为了伪装,倒穿棉衣,马蹄裹布,行军路上,不论遇到什么人,先抓起来,以防泄露消息。一直行进到距离张北五公里的地方,晋察冀军区的部队才发现敌军主力。傅作义只用了三个小时,就拿下了晋察冀后方基地张北。当时晋察冀军区的主力部队都在东线,根本来不及回援,只能调一个旅前去阻挡。

双方在进行了两天的战斗后,晋察冀军区主力为了避免受到更大损失,主动从张家口撤出。此次战役,傅作义的避实击虚、声东击西的战术获得巨大成功。张家口被占领后,国军打通了平绥路全线,切断了东北,华北,西北的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