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您的回忆文章 系列。我95岁的老妈是您的校友,也是放射科的,曾是三甲医院的放射科主任。她的记忆已很模糊了,但谈起华西

来源: 十具 2022-12-14 19:17:17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678 bytes)

95岁的老妈是您的校友,也是放射科的,退休前是一家三甲大医院的放射科主任。她现在的记忆已很模糊了,但谈起华西来还是那么画面感十足。

我小时候,老爸下放。我妈值夜班就把我带着,让我睡在透视操作间的值班床上。操作间是暗室,隔着含铅墙的另一侧是X-ray透视机,墙里嵌入了透视机的显示屏。患者站在放射管与显示屏之间,在医生的指令下,调整体位,屏气,出气,配合检查。这是60s~70s的透视技术,它只生成实时的视频,而不是今天的永久的照片或视频文件,可以任意随时回看。这就要求放射科医生在成像的过程中,就即刻做出诊断,写报告。我想,采用这种透视检查方式,主要是因为那时中国的医用X-ray胶片太贵,冲洗胶片又太费时。通常只有需要会诊的病例,或患者愿意花更多的钱,才拍X-ray片子。

我曾回忆毛时代的农民太穷,有的进城看病,宁可冒误诊的风险也不拍X-ray片的情况。一些网友还骂我辱华不啦不啦。

老的放射科影像设备对医生们的辐射是较大的。所以他们都穿厚重含铅的防护服,戴含铅的眼镜。也因此,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放射科医生有不少福利,每个月有额外的3斤肉票、1斤糖票、3斤黄豆票,牛奶票什么的。据说与国防口接触射线的人是同等的劳保标准。

我发现奇特的是,我95岁老妈的同学和同事,健在的还不少,尽管她们从年轻时起,就一直接触射线。我妈总是内疚,她值夜班,家里无人,不得不把幼小的我带进与X机只有一墙之隔的值班室。好奇的我,也远远地看了太多的显示屏上的X-ray人体透视影像。

 

 

所有跟帖: 

实时看的透视剂量不能太高,比拍片的清晰度差很多。 -nnndayd- 给 nnndayd 发送悄悄话 (202 bytes) () 12/14/2022 postreply 21:22:20

这就是为什么医生是在暗室里看显示屏。 -十具- 给 十具 发送悄悄话 十具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14/2022 postreply 21:31:40

拍片的分辨率和对比度高太多了,而且可以放在读片灯前供多人讨论。就是当时X光胶片太贵,大都是进口的,Kodak是我知道的第 -十具- 给 十具 发送悄悄话 十具 的博客首页 (213 bytes) () 12/14/2022 postreply 21:46:36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