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年定的3000万吨,17年都没能达到。74年钢产量2112万吨,75年2390万吨,76年2045万吨。管理混乱,经

回答: 1973年中国钢铁产量超过了英国老生常谈122022-11-24 19:19:03

经济效益低下。

文革后,重新建立了产量、品种、质量、原材料消耗等考核指标。钢铁工业才结束了大跃进后的徘徊局面,77年产钢2374万吨,78年突破3000万吨。当时人民日报为此还发社论。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钢铁工业改革开放的起点。78年10月,重钢和成都无缝钢管厂率先扩大企业自主权,增产增收计划后可以提留少量利润并可发放少额奖金。78年末,上海冶金局实行上交利润基数包干、超额分成。79年4月,首钢实行利润留成和扩大经营管理自主权试点。81年,全国的17个冶金厅(局、公司)实行行业性总承包。79年4月,中共中央召开工作会议提出了“调整、改革、整顿、提高”。针对钢铁工业,会议还特别指出:钢铁工业要为轻工业让点路,要处理好内部的比例关系,把重点放在提高质量和增加品种规格上。提高冶炼和轧制技术水平,多炼优质钢和合金钢,积极提高钢材的质量和自给率,以满足经济建设的需要。一批产品质量差、成本高、效益低的小高炉和小钢铁厂被关停。

 

这一时期钢铁工业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利用国外资金和矿产资源。86年,利用外资69.65亿美元。87年,同澳力拓签订合资经营铁矿的协议。91年铁矿石进口量增加到1903万吨,比77年增长6.3倍。

93年,所有钢材均实行市场定价,结束了钢材价格“双轨制”的历史。95年,钢铁产量达到9536万吨。96年,钢产量历史性地突破1亿吨,跃居世界第一位,占世界钢产量的13.5%,成为世界钢铁大国。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