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长大的孩子:东单记忆——你永远是东城人
所有跟帖:
•
很亲切,我写过很多背景题材的散文和诗。
-沙漠黄昏-
♂
(0 bytes)
()
11/19/2022 postreply
13:48:28
•
124是从24分出来的,后来又合了回去
-前后左右-
♂
(0 bytes)
()
11/19/2022 postreply
13:57:07
•
说的都是家门口的事。我的中学,弟弟的小学,80年代夫人任教的中学,小时候经常光顾的2个电影院,及菜市场,都在图片中。
-tiger97-
♂
(0 bytes)
()
11/19/2022 postreply
14:11:34
•
记忆最深:青年会傍边的“上海小吃店”,米团子,咸豆浆,小笼包子。。。
-dashihe-
♂
(0 bytes)
()
11/19/2022 postreply
14:15:45
•
沪迁京的上海小吃店的小笼包可是我曾经的最爱,到现在还经常念叨呢。
-Soltek-
♂
(0 bytes)
()
11/20/2022 postreply
05:29:59
•
史家小学好像原来叫史家胡同小学吧。
-wantong-
♀
(0 bytes)
()
11/19/2022 postreply
14:26:05
•
的确是,而且当地叫学校名字的重音在史字上而家字走小音,平常人的重音在家字上。
-Soltek-
♂
(0 bytes)
()
11/20/2022 postreply
05:01:35
•
女儿八十年代末在史家胡同小学
-tiger97-
♂
(0 bytes)
()
11/19/2022 postreply
14:39:26
•
东四邮局小时候老去,64后的几天一报难求,去邮局排队买报纸
-没主意-
♀
(105 bytes)
()
11/19/2022 postreply
18:24:51
•
真亲切,我生在东单,长在东单:)
-农业砖家-
♂
(0 bytes)
()
11/20/2022 postreply
01:30:24
•
咱俩没多远我米市大街,文里第二张照片的红砖小楼就是我们院,原来是协和医院美国来的大夫住所。我在那儿从出生到出国。
-Soltek-
♂
(0 bytes)
()
11/20/2022 postreply
05:09:28
•
林巧稚和她侄子周华康一家住在外交部街59号院,医科院宿舍北院,北极阁三条是南院。
-Soltek-
♂
(0 bytes)
()
11/20/2022 postreply
05:24:09
•
完全是家门口
-Hi-World-
♂
(184 bytes)
()
11/20/2022 postreply
09:22:27
•
以前保加利亚的商务参赞处在灯市西口, 小时候路过时, 常看参赞处外面的相片。
-old-beijing-
♂
(0 bytes)
()
11/20/2022 postreply
09:36:40
•
真是很亲切,西总部小学毕业的。每天都要从版本图书馆走到学校上课,天天如此。
-AmyB12-
♀
(0 bytes)
()
11/20/2022 postreply
10:24:53
•
24路只穿南小街, 不进西总布吧? (老头老头上东单...谁接?)
-yanghuijin-
♂
(0 bytes)
()
11/20/2022 postreply
11:20:11
•
东单公园隐藏的秘密
-TwinTurbo-
♂
(429 bytes)
()
11/20/2022 postreply
17:28:34
•
24路车东单始发,穿西总布胡同进南小街。从小到大,一直如此。
-tiger97-
♂
(0 bytes)
()
11/23/2022 postreply
05:2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