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借用毛泽东《纪念孙中山先生》的话:“看它的过去,就可以知道它的现在;看它的过去和现在,就可以知道它的将来。“

来源: 吃素的狼 2022-11-12 12:10:51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5632 bytes)

ZT

2014年9月2日,颜宁刊发了题为《一份失败的基金申请》的长篇博文(链接: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5865-824367.html),详述自己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申请“葡萄糖转运蛋白的结构与机理”项目失败的过程。她自认为像她这样在结构生物学领域的顶尖科学家,申请一个很可能做出世界前沿成果的项目,哪有不批准、不给钱的道理?她自言“志在必得”,结果却十分狼狈——基金委连面试的机会都没给,就把她打入冷宫。
  颜宁搞不懂,评委的意见都是“建议资助”甚至是“优先资助”,为什么她连当面答辩的机会都没有?她质疑说:“请问根据评审意见决定邀请谁来答辩的标准是什么?……难道评委们这些意见不恰恰应该让我当面去解释再决定最终资助与否么?为何连答辩的机会都不肯给?”
  随后她还用红字标出一段“难道重点基金不正该支持有风险但重要的课题么?一定要四平八稳、完全预测得到结果、只许成功不能失败的项目才值得支持?这是创新之道么?”
  文中有个附言,颜宁说:“好几个朋友看了我的博文,电话批评我小气。其实我的情绪早在六月份就已耗尽,写上述文字的时候委实没什么情绪了。”
  然后在2015年6月23日,她又在该文后补记了下文这段:
  羊年春节奋发图强,认真加班写本子,本欲2015年知耻而后勇,近日初审结束,奈何依旧未获得答辩机会。至此,我除了“呵呵”竟无语。我真是健忘,竟然忘了当年我的杰青也是第三次才获得答辩机会。历史的重演,让我对自然科学基金委难以再抱任何幻想。程序“正义”,“专家”意见,呵呵呵,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也就是说,颜宁连续两年申请项目基金均铩羽而归。
  新华社于7日发了个短消息,报道颜宁受聘普林斯顿的事。文中说:“颜宁表示,从2015年开始,她就陆续接到多所国外学校和科研院所的邀请,最终决定去普林斯顿大学,是慎重考虑并与清华大学仔细沟通的结果。”
  国外多个大学和科研机构怎么会突然都在2015年向颜宁发出邀请呢?唯一合理的解释,是颜宁在2015年6月两次失意后,自己向国外机构表达了愿望。像她这样年轻又顶尖的科学家在哪不抢手呢?

 

好在,颜宁这次回去是做院长,不是教授和“科学家”,路子走对廖,权和钱还有名声,不请自来,羡煞海龟们。

值得后进们照葫芦画瓢。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