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看看历代对诸葛亮的评介吧(zt)

来源: 江上一郎 2022-11-03 10:06:15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69248 bytes)

东汉末三国时期对诸葛亮之评价[编辑]

以下是三国时期对诸葛亮之评价(未标注来源均来自《三国志》):

  • 刘备:“我有诸葛亮,就如鱼得水一样。”、“丞相诸葛亮知道朕的心意,从来都没有对朕怠慢诋毁,并帮助(大汉)宣扬重建光复,照耀天下四方。”、“你(诸葛亮)的才能是曹丕的十倍,一定能安定国家,最后能完成复国大事。如果我的嗣子能接受你的辅助,就辅助他;但如果他还是不成才,你可以自做裁决。”[2]
  • 徐庶对刘备推荐:“诸葛亮这个人你需要亲自去见他,不能由其他人去做,还委屈将军您坐车去拜访他。[3]
  • 刘晔:“诸葛亮治国明确才做得起相国的。[4]
  • 诸葛亮逝世后民间有谚:“死者诸葛亮使走生者司马懿。”[5][6]
  • 贾诩:“诸葛亮很擅长管理国家。”[7]
  • 孙权:“丞相诸葛亮受遗命辅政,使国家富裕、刑法清正,虽然有伊尹格外于皇天,周公光披于四表,也无以远过。”、“丞相诸葛亮道德威望远著,翼戴本国,操典戎旅在外,信义感阴阳,诚心动天地,重新恢复结盟,广大诚意约誓,使东吴西汉士民咸共闻信得知。”[8]
  • 司马徽:“我这儒生是浅俗士人,怎么会懂时势事务?知道时势事务的人都是英俊豪杰。在这地方,有卧龙(诸葛亮)、凤雏(庞统)两人。”[9]
  • 孟获:“诸葛亮,天降威灵呀,南方人不会再反啊。”[10]
  • 马谡失街亭被诸葛亮斩首前:“明公您视马谡如同自己的孩子,马谡亦视您为父亲。希望您能仿效而用之义,也不枉我们平日的交情,马谡虽死也无恨于黄泉。”[11]
  • 刘禅街亭之战后下诏:“街亭之战的事情,都是马谡的错,而你自己借用这些过失来贬抑自己,亦有违背你想要的意思来顺从这些伦常。你上一年才出兵斩杀王双,今年你又再带兵曹魏,把郭淮打跑了,并收降两族,又收回二郡,展示你威武镇压凶暴,令你功绩相当显眼。而现在天下还在动乱,我国的元凶还没被除去,你面临这样大的任务,还身为国家最主要的人物,而你因为这样贬抑自己,不是为我们发扬光大的好方法,这次再恢复你丞相的职位,不要拒绝。”[12]
  • 司马炎:“那好呀!如果我有诸葛亮来帮助我,现在怎么会这样辛苦啊!”[13]

魏晋南北朝对诸葛亮之评价[编辑]

陈寿[编辑]

  • 西晋陈寿是《三国志》作者,父亲在街亭一战打败仗,受到剃光头刑罚,诸葛瞻也看不起陈寿;可是,陈寿写完诸葛亮传记后,对他评价如下:“诸葛亮年少时就有超逸众人之才能,英雄霸者之材器,身长八尺之躯,仪容相貌甚为伟,时人异焉。……当时左将军刘备以诸葛亮有特殊器量,乃三顾诸葛亮于草庐之中;诸葛亮深深称谓刘备英雄姿态杰出,遂解韦带出仕,深厚相结交。……孙权既一直佩服仰慕刘备,又观诸葛亮奇雅,甚为敬重……及刘备殂亡,嗣子刘禅幼弱,事无大小,诸葛亮皆专任事。于是……立法施展公度,整理戎马兵旅,工械技巧,物尽其用,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当此之时,诸葛亮之素志,进欲像龙骧虎视,包括四海之内,退欲跨陵边疆,震荡宇内。又自以为无身之日,则未有能蹈涉中原、抗衡上国者,是以用兵不绝,屡耀其武。然而诸葛亮才干,于治戎狄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才干,优于将略。而所与对敌者,或值人杰,加众寡不侔,攻守不同,是故虽然连年动众,未能有克。昔日萧何推荐韩信管仲王子城父,皆忖度自己之长处,未能兼有之故。诸葛亮之器能政理,是管仲、萧何之亚匹,而当时之名将无王子城父、韩信,是故使功业陵迟,大义不及耶?盖天命有归分,不可以智力争。……至今梁州、益州之人民,咨述诸葛亮者,言辞犹在耳边,虽甘棠之咏召公,郑人之歌子产,无以远譬。……论者或怪诸葛亮文彩不艳,而过于丁宁周至。臣陈寿以为咎繇大贤,周公圣人,考之尚书,咎繇之谟略而雅,周公之诰烦而悉。为何?因为咎繇与共谈,周公与群下矢誓。亮所与言,尽是众人凡士,故其文指不得指及远。然而其声教遗言,皆经事综物,公诚之心,形于文墨,足以知其人之意理,而有补于当时世局。”[27][25];“诸葛亮做相国时,安抚百姓,建立仪容法度,制约官僚职权,依从权力制度,开诚意正心,布公正法道;歇尽忠心、有益于时者,虽是仇家,必定赏赐;触犯法规、怠工慢事者,虽是亲信,必定受罚;心服认罪、输诚下情者,虽然重罪,必可释放;浮游辞藻、巧言饰辩者,虽然罪轻,必遭刑戮;为善不因微小而不予赏赐,为恶不因纤薄而不予贬职;庶务事处理精练,即物穷理其根本,依循名谓责罚实情,虚假作伪不齿所为;终于国邦境域之内,都敬畏而崇爱他,刑罚虽然严峻而无人怨恨,因为他用心公平而规劝警戒明察。可说是认识治国之优良人才,可以和管仲萧何相匹敌。然而连年劳师动众,未能成功,大概应变将兵战略,不是他所善长罢!”[28]

裴松之[编辑]

  • 刘宋裴松之:“察观诸葛亮与刘备君臣相遇,可说是千载一时,由始至终以至分离,谁能离间他们?……关羽为曹操所虏获,礼遇甚为优厚,可谓出尽其所能用者,犹存忠义不背弃本志,可说诸葛孔明不会及不上关羽。”[29]

常璩[编辑]

  • 东晋常璩:以礼治国民众无怨声,不滥用私刑,没有尚馀泣。……诸葛亮虽有英雄霸主之资质和能力,而入主非中兴之国,欲以区区之蜀汉,假已经被废之天命,北伐吞并强魏,抗衡上等大国,不是十分难吗。像宋襄公称霸吗?然而诸葛亮对内修政理民,对外扬威振武[30]

习凿齿[编辑]

其他[编辑]

  • 嵇康:“近观诸葛亮不逼迫徐庶以入蜀汉,华歆不强求管宁以出卿拜相,这可以说是能相始相终,真是相知交呀。”[34]
  • 山涛:“诸葛亮父子(同诸葛瞻)在蜀汉,虽然不明白天命,却也是凡事尽心。”[35]
  • 西晋梅陶陶侃:“你像魏武帝(曹操)一样神机妙算,懂得看人;又像诸葛亮(孔明)一样忠心服从及勤劳。”[36]

后人对诸葛亮之评价[编辑]

隋唐[编辑]

  • 王通:假使诸葛亮没有死,礼乐有望复兴[45]
  • 唐太宗李世民:“身为一个天下君主,以天下为公事,不私用任何物品。以前诸葛亮身为小国丞相,还说“我心就像公秤,做人不能轻重不分”,何况我今天治理大国[46]!”
  • 王勃:于是诸葛亮适在军中,向来命令帷幄有谋,军容宿练,包揽左车之际,运筹田单之奇,曹魏悬兵数千,夜行三百。不继轴重,不闻声援,可不一战而禽?坐以十万之众,而无一矢之防备,何有异于驱犬羊之群,饵入豺虎之口?故知应变将略,不是诸葛亮所长,此言相近[47]
  • 李世民:“汉、魏以来,诸葛亮为丞相,亦甚平直,尝表废廖立、李严于南中,立闻亮卒,泣曰:‘吾其左衽矣!’严闻亮卒,发病而死。故陈寿称‘亮之为政,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卿等岂可不企慕及之?”(《贞观政要 卷五 公平第十六》)
  • 虞世南:“彼孔明者,命世之奇才,伊吕之俦匹。”(《长短经 卷二 文中》)
  • 唐朝刘知几陆机写《晋史》,虚张捍拒诸葛亮之锋芒……如果蜀汉还在,那就知道诸葛亮有多冤枉[48]
  • 唐朝孙樵:诸葛武侯逝世五百年,现在梁州汉州的民众,还热烈歌颂其道德遗教,在寺庙还是有他的祭祀者,他遗爱民间那么久远[49]
  • 唐朝著名诗人杜甫曾作过数首诗赞赏诸葛亮,包括两首《蜀相》,还有《咏怀古迹其四》、《诸葛孔明》、《八阵图》、《古柏行》、《武侯庙》、《诸葛庙》、《阁夜》等。其中《蜀相》“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成为称述诸葛亮一生的名句。
  • 其他诗人亦有不少诗词赞赏诸葛亮,如唐朝大诗人李白的《读诸葛武侯传书怀,赠长安崔少府叔封昆季》、唐朝温庭筠过五丈原》。

宋至清[编辑]

  • 何去非:“诸葛亮有立功的志向,却没有成功的器量;有将民众团结的仁德,却不用民众的智慧。因此尝试著劳动民众而急著去立功。每次都达不到功劳,而民众都疲累。这就是诸葛亮治理蜀汉的过失了。”[53]
  • 戴少望:“有仁者君子的心态,不代表有英雄豪杰的才能;有英雄豪杰才华的人,不代表会有忠臣和义士的节操;即使有第三种人,世上的人都未必会达到全能。要说是全能的人,那就只有诸葛亮啊!”[54]
  • 聂文豹:“从以前到现在议论诸葛亮的人,都不会没有用忠义这个字眼称赞诸葛亮。然而我哥哥文龙,曾经考究过诸葛亮生平,以为诸葛亮的才能,算得上识时务,但还不算明了大义;虽然可以说他对刘备忠心,但还称不上对汉室忠心。”[55]
  • 陈亮:“孔明管理蜀汉管得像王者一样。”“孔明就是伊尹周公旦这样的人。”[56]
  • 宋朝有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诸葛武侯》;明朝文学家杨慎的《武侯祠》。
  • 宋朝朱熹:“诸葛武侯即便名义俱备正当,没有所谓隐秘匿藏,他为了汉室复仇的志向,就像青天白日,大家都知道。”[57]“诸葛孔明大纲资质好,但病于粗疏。孟子以后人物,只有子房与孔明。子房之学出于黄老,孔明出于申韩,如授后主以六韬等书与用法严处可见。若以比王仲淹,则不似其细密。他却事事理会过来。当时若出来施设一番,亦须可观。”“孔明本不知学,全是驳杂了。然却有儒者气象,后世诚无他比。”“孔明也粗。若兴礼乐,也是粗礼乐。”“忠武侯天资高,所为一出于公。若其规模,并写申子之类,则其学只是伯(霸)。程先生云:‘孔明有王佐之心,然其道则未尽。’其论极当。魏延请从间道出关中,侯不听。侯意中原已是我底物事,何必如此?故不从。不知先主当时只从孔明,不知孔明如何取荆取蜀。若更从魏延间道出,关中所守者只是庸人。从此一出,是甚声势!如拉朽然。侯竟不肯为之!”“诸葛孔明天资甚美,气象宏大。但所学不尽纯正,故亦不能尽善。取刘璋一事,或以为先主之谋,亦必是孔明之意。然在当时多有不可尽晓处。如先主东征之类,不见孔明一语议论。后来坏事,却追恨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东行。孔明得君如此,犹有不能尽言者乎?”(《朱子语类 卷一百三十六 历代三》)
  • 宋朝曹彬:“诸葛孔明虽然忠于汉室,可是他了令到蜀汉军兵民众都竭尽疲惫,连万分之一的中原大地都不能光复,怎么还称得上是武侯呢?”[58]
  • 清朝王鸣盛认为,诸葛亮的才能非但不止十倍于曹丕,甚至他自比的管仲乐毅也不及他,只有杜甫的“伯仲之间见伊吕”将其与伊尹吕尚相媲才称得上“品题”。

近代[编辑]

  • 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之民权主义中称赞诸葛亮:“诸葛亮很有才能,所以在西蜀能够成立很好的政府,并且能够六出祁山去北伐,和吴魏鼎足而三。”
  •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毛泽东一生嗜读《三国志》和《三国演义》,推崇诸葛亮的聪明才智,但认为诸葛亮战略观不够远大而难以统一中原[引用 1]
  • 钱穆:“有一诸葛,已可使三国照耀后世,一如两汉。”(《国史新论》)
  • 王震:“诸葛孔明这个人物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分裂状态很不满意,他一直怀有统一中国的远大志向,很值得尊敬。”(日本著名思想家池田大作吉川英治的《三国》)
  • 曾任孙中山秘书的孙墨佛,于民国初年题于陕西省岐山县五丈原诸葛亮庙山门两侧的楹联:“一诗二表三分鼎,万古千秋五丈原。”
  • 谭良啸:“诸葛亮富国强兵尽管是为了‘兴复汉室’,然而客观上为整个巴蜀地区带来了一段时间的安定、繁荣与和谐。“三国时期,诸葛亮治理的蜀国是‘最好’的,也就是政治清明、经济发达、人民安定。”(《一代雄才诸葛亮:安定巴蜀生民 》)
  • 刘振凯:“诸葛孔明,浩气盈胸,见识卓荦,决胜千里,舍我其谁。”(《游踪且伴翰墨香(六)》)
  • 朱子彦:“我认为在三国时代,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仍然是第一流的。面对综合国力数倍于己的强大的魏国,诸葛亮以攻为守,主动向曹魏发动大规模的进攻,而且能做到‘退若山移,进如风雨,击溃若摧,合战如虎’,是很不容易的,可谓创造了古今战争史上的奇迹。”
  • 周一良:“诸葛亮这个人应该说他是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他在安邦治国方面,是采取“严刑峻法”的办法。另外,他在为人方面有道家的一面。他的治家、人生观我觉得恐怕应该同时注意到‘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的特征。”
  • 田余庆《隆中对再认识》一文指出:“刘备并未以《隆中对》的方略为念,孜孜以求实现,当然也没有把诸葛亮放在运筹帷幄的地位,大事向他谘询。刘备死前,诸葛亮长时间内并不在刘备身边,戎机大政,并无诸葛亮参赞其间的事实,决计入蜀和叛攻刘璋,是法正庞统之谋。他在荆不得预入蜀之谋,在蜀不得参出峡之议,这些关键之事不论正确与否,都与他无干系”。
  • 范文澜:“诸葛亮的行为在封建时代,道德标准是很高的。”[引用 2]
  • 柏杨:“刘备先生托孤给诸葛亮,而且明言要诸葛亮自己接管政权,可真是名正言顺,没有人能阻挡得住。然而,诸葛亮不但没有顺水推舟,坐上宝座,反而拥戴一个十七岁,不过高中学一二年级的大孩子,‘鞠躬尽力,死而无已。’在现实政治中,皇帝的宝座,谁的力量大,谁就可以往上坐。但我们对能往上坐而不往上坐的忠臣义士﹐仍备感尊敬。因为,那正是大丈夫有所不为的情操,便容易角落成一个无所不为的下三滥货色。诸葛亮的有所不为,供我们顶礼。”[61]
  • 周殿富:“诸葛亮的业绩无可追及,但诸葛亮的政治品德、个性人格、不止不歇的奋斗精神,乐此不疲的敬业思想,还是值得今人学习的。人的一生是短暂的,确如夏花秋叶般之讯息,关键的是如何利用这有限的生命资源,在有生之年做得多,做得好,多有所为。诸葛亮的一生从更深远的意义上来说,为我们留下是一种历史的镜鉴,人生的启迪。”[62]

 

所有跟帖: 

请注意如下:(ZT) -江上一郎- 给 江上一郎 发送悄悄话 江上一郎 的博客首页 (1425 bytes) () 11/03/2022 postreply 10:09:56

呵呵,请把你在影视界的经历贴上来大家分享一下吧! -Tiger666- 给 Tiger666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1/03/2022 postreply 10:47:46

幕后 -72122- 给 72122 发送悄悄话 (21 bytes) () 11/03/2022 postreply 11:24:45

说的不错--可惜--- -江上一郎- 给 江上一郎 发送悄悄话 江上一郎 的博客首页 (30 bytes) () 11/03/2022 postreply 11:38:50

哈哈--隔行如隔山---- -江上一郎- 给 江上一郎 发送悄悄话 江上一郎 的博客首页 (110 bytes) () 11/03/2022 postreply 11:41:15

也算是回忆之作嘛,敬佩! -Tiger666- 给 Tiger666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1/03/2022 postreply 11:57:43

请看上--恭敬不如从命了:) -江上一郎- 给 江上一郎 发送悄悄话 江上一郎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03/2022 postreply 12:08:55

现在网上的一些黄口小儿贬诸葛亮哪会是受毛影响,完全是被一些专门炮制耸人听闻以吸入眼球的地摊货炮制者误导了! -白云蓝天- 给 白云蓝天 发送悄悄话 白云蓝天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03/2022 postreply 13:36:11

还有诸葛亮不如司马懿的很可笑的说法,司马懿搞阴谋有一套,但战略眼光、军事水准、治国水平远不如诸葛亮。 -白云蓝天- 给 白云蓝天 发送悄悄话 白云蓝天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03/2022 postreply 13:38:34

诸葛亮的战略证明是错误的,劳民伤国。司马懿在高平陵政变前没有被赋予全面决策的权力, 所以没有证明。他对付诸葛亮的战略 -和气客气- 给 和气客气 发送悄悄话 (453 bytes) () 11/04/2022 postreply 09:39:46

另有郭嘉是三国第一谋臣的可笑的说法,因为赤壁大败后曹操说的那句话,其实曹操就是想推卸责任。郭嘉连曹魏的第一谋臣都算不上。 -白云蓝天- 给 白云蓝天 发送悄悄话 白云蓝天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03/2022 postreply 13:41:56

最厉害的几个之一吧。-:) -有言- 给 有言 发送悄悄话 有言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03/2022 postreply 18:48:58

荀彧第一谋臣,曹操的很多谋略来自荀彧,郭嘉死得太早,记得除了在官渡之战给曹操分析双方优劣,其他没有做过什么重要的事。 -白云蓝天- 给 白云蓝天 发送悄悄话 白云蓝天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03/2022 postreply 18:59:34

陈寿把庞统比之为荀彧,把法正比之为程昱、郭嘉,可知是把荀彧比后两者看成高一等级。 -白云蓝天- 给 白云蓝天 发送悄悄话 白云蓝天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03/2022 postreply 19:02:03

事实是诸葛亮没有篡位,那他肯定是忠臣,能力、功绩肯定是有一些的,只是没有后世推崇的那么高。毕竟没有成功 -和气客气- 给 和气客气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1/04/2022 postreply 09:28:02

一个小国丞相,自古以来被那么多人所崇敬所缅怀,除了其品格外,能力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因为夸的多从能力着眼。 -白云蓝天- 给 白云蓝天 发送悄悄话 白云蓝天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04/2022 postreply 13:47:48

诸葛亮 > 张良 + >>> 萧何 + 1/2韩信 (智谋强于张良 + 治国等于几个萧何 + 军事等于半个韩信)。 -白云蓝天- 给 白云蓝天 发送悄悄话 白云蓝天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04/2022 postreply 13:52:02

诸葛亮通过外交、战略布局使如丧家之犬的刘备在短时间内三分鼎立,又通过以守为攻宏大战略使弱小的蜀国长期屹立,其能力非同一般 -白云蓝天- 给 白云蓝天 发送悄悄话 白云蓝天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04/2022 postreply 13:57:23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