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马海战:日本是怎样把战斗民族送到海底的

来源: 千里 2022-09-14 13:02:34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9442 bytes)

对马海战:日本是怎样把战斗民族送到海底的?

 
对马海战,日本史学界称之为日本海海战,日本在上世纪70年代还为此拍了一部电影《日本海大海战》,当时进口到中国还是内部放映(韭菜们是无权观看的),但是想说对马海战得欲望还是要从不久前的一则新闻开始。

 

不久前*****转贴了一则新闻:“为了巩固发展中俄新时代全面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加强双方战略互信,深化友好务实合作,锤炼部队实战本领,中国海军与俄罗斯海军在日本海对马海峡附近举行军事演习,双方出动了XXXXX军舰,围绕着XXXXX科目训练。。”, 国防部发言人刘XX的屁话本人就不在这里重复了。

 

看到这则新闻时,本人正在用膳,当时差点笑喷,以至于周围就餐的同事们都以奇怪的眼光看着我。为啥笑喷呢?中俄这对难兄难弟,你俩哪儿不能演习,非要跑到日本海去演习?尤其是俄罗斯,还要选择对马海峡附近演习,你哥俩这是演习啥呢?演习再次挨揍时怎么在大海里找牙?

 

1894年,也就是中国天干地支纪年法的甲午年,日本海军联合舰队以八比零的战绩在黄海全歼大清国号称亚洲第一的北洋舰队,并俘获号称亚洲第一巨舰的镇远号。1900年庚子拳乱,八国联军在完成了平息义和拳匪的暴乱的任务后陆续撤离中国,但八国之一的俄罗斯却借故耍赖不肯离开满洲。如同今天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当时俄国的行为也引起了世界公愤,反应最激烈的国家包括美国、英国、日本。1904年,日本与俄罗斯断交,日俄战争爆发。由于俄罗斯海军在初战中就遭受到日本海军的重创,驻扎满洲亚瑟港(旅顺)的太平洋舰队旗舰也被日本水雷击沉,舰队司令马卡洛夫中将当场阵亡,吓得战斗民族残余的军舰龟缩在港内,对港外鬼子的辱骂装作听不见,死活不肯应战,借助港口航道的沉船和陆地炮台掩护,死守待援。

 

接到远东的告急电报后,沙皇政府决定抽调帝国海军主力—波罗的海舰队部分军舰组成增援远东的“太平洋第二舰队”,支援躲在旅顺苟延残喘的远东海军。当时沙皇尼古拉二世想法和今天的普京很类似,俄罗斯大军一到,秒灭日本,舰队再去海参崴泡妞喝伏特加庆祝,俄罗斯战斗民族的荣耀在此一举!1904年9月,由波罗的海舰队抽调38艘战舰组成的“太平洋第二舰队”在罗哲斯特文斯基中将的率领下,威风凛凛地驶离圣彼得堡的喀琅施洛特军港,前往远东参与日俄战争。可惜俄军出师不利,舰队刚刚出海就摆了鸟笼:先是把人家英国的渔船错当日本军舰一阵乱锤,然后两艘自家军舰又在大雾中误认对方是日本军舰而相互交火,而且这种交火竟然不止一次。大家都知道那个十月革命的吉祥物吧,炮轰冬宫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就挨过自己俄罗斯弟兄一炮,炮弹打坏了舰上的设施不说,还炸死了两个毛子兄弟。

 

由于俄罗斯老毛子的名声太臭(与今天差不太多),沿途各国都以各种理由拒绝俄舰停泊,拒绝給俄舰补充燃料煤、提供淡水和给养以及其他补给物品(只能靠远道赶来的俄国补给船),舰队不得先南下绕道南非的好望角进入印度洋,再经马六甲海峡进入太平洋。到达南中国海后好容易得到法国政府的批准在越南靠岸休整几天并与走苏伊士运河的另一股毛子舰队汇合,不料日本迅速得到消息后立刻向法国施加压力—国际法规定中立国不得向交战国提供补给基地,只得灰溜溜地匆匆离开。一路耗时7个月行程3万公里(比白求恩牛逼),把一万多老毛子官兵们整得苦不堪言,舰队副司令一病不起而死,其余官兵头不梳,脸不洗,满身满脸的煤灰 (军舰冒出的黑烟和甲板上堆满的燃煤),燃煤的超载和船底长满的海苔、牡蛎、淡菜,严重地影响了舰队前进的航速。这头的鬼子大概都等不及了:我的天,你咋还不来泥!

 

历尽千辛万苦的磨难终于到了西天!1905年5月27日凌晨战斗民族的“太平洋第二舰队”终于开到了对马海峡(日本九州和韩国釜山之间)。虽然老毛子舰队保持无线电静默,虽然实施了灯火管制,自以为可以悄然“隐身”溜过,但还是被鬼子联合舰队发现了蛛丝马迹并且准确定位。当天下午14点,日军联合舰队逼近俄罗斯舰队,双方距离7000米,俄舰苏沃洛夫公爵号首先开炮,日本联合舰队旗舰三笠号升起信号旗传达舰队司令东乡平八郎的命令:皇国兴废在此一战,各位共同奋励努力,各舰开火。。。描述一场耗时两天的海战是费力费时的,篇幅太长的文章在*****不受欢迎, 所以出力不讨好的事还是少干为佳,只是叙述一下两天海战的结果吧:

 

战斗民族方面
“太平洋第二舰队”在对马海峡战前拥有38艘战舰和11000余名官兵,战斗中38艘战舰被鬼子击沉21艘,自沉1艘,被俘7艘(包括旗舰苏沃洛夫公爵号),仅有3艘轻型军舰依仗腿快逃到海参崴,另有6艘投奔中立国后被扣留,其中包括中国二毛子去俄罗斯朝圣必拜的十月革命吉祥物—阿芙乐尔号巡洋舰。该舰在对马海战中被日军一枚炮弹击穿,鱼雷舱严重进水,船体倾斜4度,舰长叶戈廖夫上校连同14名官兵同时阵亡。副舰长见势不妙,忍着伤痛指挥遭受重创的军舰脱离主队逃离战场,一路狂奔去了大清国(中立)的上海,遭到大清政府的驱逐出境后又辗转到了美属菲律宾,军舰和官兵解除武装后被美军扣留,俄罗斯签署《朴茨茅斯条约》后才被美军释放回到圣彼得堡。“太平洋第二舰队”的毛子官兵更加凄惨:5045人阵亡(海战还是很残酷的),803人受伤,舰队司令罗哲斯特文斯基中将以下共6016名官兵被日军俘虏。

 

日本鬼子方面
日军战后统计,无大型军舰沉没,仅损失3艘鱼雷艇。官兵仅117人阵亡,583人受伤,创造了零比21的海战奇迹,远超10年前对大清国的甲午海战战绩,大清国蒙羞难堪的历史记录终于被老毛子打破了, 而且一直保持到100多年后的今天。一次被俘65万人也是俄罗斯在二战中创下的另一项陆战记录,这就是中国二毛子吹嘘的“战斗民族”。这个世界上让白种人战败蒙羞的就是日本鬼子(有色人种中唯一一个曾经完败白种人的民族),偏偏这唯一不争气的白种人就是这个俄罗斯老毛子。

 

当然日俄战争还有精彩的陆战部分,这里因为篇幅原因就不细说了。其实当“太平洋第二舰队”航行到印度洋的马达加斯加的时候(1905年1月), 旅顺已被日军攻破的噩耗已经传来,继续增援旅顺港内的俄国舰队已经失去了意义。但是老毛子蛮横的习性是很难改变的,就像今天的普京一样,舰队司令罗哲斯特文斯基偏不信邪,像一个赌徒输光屁股后急于翻本,闷头一干到底,企图夺回俄罗斯的荣耀。。。最后终于在战俘营里日本看守的刺刀下低下了他那高贵的俄罗斯头颅。

 

1905年9月,在美国总统老罗斯福的调节下,日俄两国在美国的新罕布什尔州朴茨茅斯海军基地签署《朴茨茅斯条约》,条约的主要内容是:1)日俄两军撤离满洲,将满洲主权归还清国;2)俄罗斯向日本交出在大连、旅顺、金城等租借地的管理和经营权; 3)俄罗斯向日本交出中东铁路南段(南满铁路)的管理和经营权; 4)俄罗斯向日本割让库页岛南部地区做非军事用途。

所有跟帖: 

看来这次应该是俄罗斯把克里米亚还给乌克兰,乌克兰保证克里米亚不作军事用途。 -hkzs- 给 hkzs 发送悄悄话 hkzs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14/2022 postreply 14:05:38

俄罗斯学欧洲只学到一半,中日未“现代化'前,俄罗斯能威风几下(加上它的蒙古式残暴)。中日”现代化“后, 俄罗斯不如中日 -和气客气- 给 和气客气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15/2022 postreply 08:50:00

收复失地前,还是别吹牛得瑟了。鸡地屁是鹅的100倍也只是儿子 -exception1- 给 exception1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15/2022 postreply 19:01:41

不明白你为啥要笑,关东军被苏军修理时,作为中国人会感到牛逼吗?那是人家牛逼的时候。 -iCall- 给 iCall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15/2022 postreply 20:54:32

“关东军被苏军修理”?您是指诺门坎之战还是后来的苏联背信违约入侵满洲?前者那是日本根本就没想打, -友梨江莉- 给 友梨江莉 发送悄悄话 (99 bytes) () 09/15/2022 postreply 21:39:55

国弱,就没有任何选项。 -石油附中啊- 给 石油附中啊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16/2022 postreply 05:29:06

只能对打败日本的美国无比敬佩 -chen_edward- 给 chen_edward 发送悄悄话 chen_edward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16/2022 postreply 08:05:18

日本现在就是个被阉割了的非正常国家,二战末期70万关东军3周内被苏军歼灭。被俄罗斯占领的北方四岛也基本收回无望。 -wilson16- 给 wilson16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16/2022 postreply 08:29:29

这两都是中国潜在的敌人。还是老祖宗说的对,要远交近攻。 -BeagleDog- 给 BeagleDog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18/2022 postreply 16:36:24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