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三”事件刚发生,海军指挥所通知王天保(海军北航副司令员),叫他带上保卫处长、航行处长赶快去山海关机场,没说什么事,只说不能打电话、发电报。因飞机停飞,他们坐车到蓬莱,当天中午坐海军快艇到山海关。王天保将潘浩(山海关场站站长)讲的情况写成信,让保卫处长送回北海舰队。王天保是海军战斗英雄,他曾击落、击伤敌机4架。这趟山海关之行让他受到审查,但很快解脱。
比王天保先到现场的张兆发却深陷其中。潘浩向张兆发电话报告:“有个外部重大问题不好处理„„”张兆发和刘斌(海航5师政委)商量後,坐火车从辽宁锦西赶来。他看到山海关机场有陆军哨兵,感到非同寻常,问谁批准起飞的,没人敢回答。既然无人批准,张兆发认定林彪专机是强行起飞,排除了山海关机场的责任。
山海关机场的8位当事人:潘浩、史岳龙(场站政委)、佟玉春(场站参谋长)、赵雅辉(副站长)、王学高(油料科科长)、王敬之(油料排排长)、刘三儿(司机)等被集中到沈阳军区,各写各的材料,之後他们回机场上班。佟玉春曾让王学高、王敬之各带一辆油车去堵跑道口。如果两辆油车堵住跑道口,林彪专机不可能起飞。偏偏带车的王学高、王敬之借故离开,油车没有到位。奇怪的是“两王”并没有受到处理,反而是佟玉春被转了业。
沈阳军区要抓李万香(山海关机场调度员),说他没开标志灯。张兆发认为不能抓,因按照规定,上级没让开标志灯不能擅自开。李万香被处理转业,张兆发却进了牢房。按张兆发的说法,如果他不去山海关机场,不会有他的事。汇报材料因为要得急,由两人分别抄写,事後核对有20多处不一致,前面说有人拿枪逼着黑衣老头上飞机,後面又说有人看见林彪自己上飞机,叫油车走开。牵涉林彪专机这么大的事,谁都害怕。沈阳军区一追究,负责抄写的保卫干事作了伪证,说科长让改的,科长推给师长张兆发。再加上报告北海舰队海航,导致王天保来山海关机场,李作鹏在汇报材料上做了修改,这些都成了张兆发的“罪行”。
张兆发28岁当师长,是海军航空兵飞得最好的飞行员、最年轻的师长。他家境贫寒,11岁上小学,担任村儿童团团长,12岁入伍,随四野南下,解放海南岛後又北上组建海军。张兆发几十年後仍然搞不清到底是哪里搞错了。马希波(北海舰队航空兵司令员)被作为“李作鹏的人”关进亚疗。张兆发则成了“马希波黑班子”的人,最後罪名竟变成“掩护林彪逃跑”,由此被关押8年——最终所有莫须有的罪名都被推翻。
直到1978年,审查组经过调查后认为张兆发与九一三事件无关,张兆发也恢复人身自由。
恢复自由后,张兆发获得彻底平反,并被任命为东海舰队航空兵副参谋长兼海航一师师长。那时,张兆发已经48岁,他本来是海军航空兵最年轻的师长,但经过审查却错过了晋升时机。1991年,张兆发离休,享受副军级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