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工分值外, 对农民来说,更要紧的是“每年分多少粮食”?

产啥吃啥是个基本原则,东北尤其是辽宁只好吃大碴子, 就是这个道理, 南方的幸福指数高些, 就在于多数南方地区产米较多。

俺在江西插队时所在的大队, 丘陵地带, 人均耕地不小, 所以幸福指数真的比较高, 大队里较好的生产队大约七八毛一个工,男性青壮年就差不多一年能挣到二百多块钱了,全劳力年分毛粮约八百斤谷子, 现在的人或真或假不知道什么叫毛粮,谷子的出米率为70%,七八五十六,一年有五百多斤米啊!

旁边那个大队更好, 一个工块把钱,全劳力毛粮900多斤谷子!

可是山区就不行啦,虽说人均耕地不小, 但梯田多, 加上山里无霜期较短,上级又强行规定非得种双季稻, 累得个半死多打不了几斤谷。

还有在“以粮为纲”的杠杠下,生产对无法大规模搞副业, 那儿的老俵们说, 如过只种一季稻, 腾出手来搞副业, 挑柴伐木砍竹挖笋烧炭等等, 能赚很多很多钱呢, 有钱还怕买不到谷子?!

老俵们朴素的小农意识, 碰上了人民公社的一大二公,咋也不能严丝密缝,只好请老俵们一个工一两毛钱, 一年毛粮三四百斤了, 包括那些三十年代参加“闹红”, 又没有跟着外出的乡亲们, 咋也想不明白了。

那个县清末民初,在外面读书的不少, 辫帅张勋对家乡进京赶考的举子, 您家有钱俺不管, 穷书生住到江西会馆吃住老子全包!科考没了学堂兴起,在北京读大中学校的学生,有钱父母负责,没钱找俺老张!

 

所有跟帖: 

城郊农民中生活好些的是赶大马车常来往于城乡间的车把式 -rreegg0- 给 rreegg0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09/2022 postreply 09:18:17

“长鞭那一呀地甩唉。。。啪啪滴响哎。。。” -coach1960- 给 coach1960 发送悄悄话 coach1960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09/2022 postreply 09:23:49

钱广赶车——打一当时歇后语。。。。。 -401.king- 给 401.king 发送悄悄话 401.king 的博客首页 (58 bytes) () 09/09/2022 postreply 10:14:01

钱广过青松岭要摔三鞭子。 -大阿牛- 给 大阿牛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09/2022 postreply 10:17:42

老钱最喜欢啪啪啪!哈哈哈 -tomcat801- 给 tomcat801 发送悄悄话 (213 bytes) () 09/09/2022 postreply 13:03:01

“大车一出黑风口,那马也惊了。可人家老钱呢,啪啪啪就是三鞭子,大车咯噔一声,纹丝不动!” -coach1960- 给 coach1960 发送悄悄话 coach1960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09/2022 postreply 13:16:20

那电影没劲。原都以为有俊女帅小伙朦胧恋爱,结果搞个老头李仁堂。“万山大叔进马棚”谈心时观众都挺担心的。 -pvct- 给 pvct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09/2022 postreply 14:18:01

那是郭颂的《货郎歌》---好听! -江上一郎- 给 江上一郎 发送悄悄话 江上一郎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09/2022 postreply 13:35:52

青松岭主题歌,郭颂是推着小车来送货,哪来的啪啪地响呢。 -puyh- 给 puyh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09/2022 postreply 14:15:31

我记错了:( -江上一郎- 给 江上一郎 发送悄悄话 江上一郎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09/2022 postreply 14:31:08

钱广。 -信笔由墨- 给 信笔由墨 发送悄悄话 信笔由墨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09/2022 postreply 09:55:55

有个歌,“钱广赶大车,老四来送货,,,”。 -TheHawk- 给 TheHawk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09/2022 postreply 12:07:48

年分粮800斤算得上天堂了。73年大规模进口化肥之前辽宁许多地方每人每年毛粮不到400斤最少有320斤的 当然60年 -清迈- 给 清迈 发送悄悄话 (52 bytes) () 09/09/2022 postreply 09:22:25

有些家庭,分红后还成了倒挂户。 -chufang- 给 chufang 发送悄悄话 chufang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09/2022 postreply 09:56:07

我下乡随便吃,男知青每顿吃1斤到1.5斤大饼子,女知青也能吃8两到1斤。 -老生常谈12- 给 老生常谈12 发送悄悄话 老生常谈12 的博客首页 (824 bytes) () 09/09/2022 postreply 09:57:02

呵呵,你们不错哟!俺这里每年就五百多斤玉米棒子,根本不够吃。七六年八月份就断粮,只能跑回家了。工分值第一年(七五年) -Tiger666- 给 Tiger666 发送悄悄话 (60 bytes) () 09/09/2022 postreply 10:50:23

“跑回家”?我爸送我插队的那天, -coach1960- 给 coach1960 发送悄悄话 coach1960 的博客首页 (348 bytes) () 09/09/2022 postreply 11:04:03

兄弟,饭都没得吃了!先在农民家蹭了几天,后来实在不忍心才回家的!直到公社批了补助粮才返回集体户! -Tiger666- 给 Tiger666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09/2022 postreply 17:33:21

明白,若非断了口粮,一般人是不愿回城啃老父母的 -coach1960- 给 coach1960 发送悄悄话 coach1960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09/2022 postreply 18:17:50

请教:“每月有4斤白面和2斤大米”---你一个月吃40多斤“大饼”是什么做的? -江上一郎- 给 江上一郎 发送悄悄话 江上一郎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09/2022 postreply 11:51:31

当年产的新鲜玉米面大饼子特别香,还有甜味 -老生常谈12- 给 老生常谈12 发送悄悄话 老生常谈12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09/2022 postreply 13:08:58

你说”下放“--但知青一般都说“插队”,是农场么?吃饭还计算斤两?知青自己煮饭,没称。 -江上一郎- 给 江上一郎 发送悄悄话 江上一郎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09/2022 postreply 13:26:14

辽宁那说下放,习惯 -游水皖鱼- 给 游水皖鱼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09/2022 postreply 17:33:08

玉米面大饼子!贴在大锅边上一圈…… -tomcat801- 给 tomcat801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09/2022 postreply 13:06:08

我们下去后先吃商品粮,秋后分口粮好像是每个人450斤。刚分了几个月又说贫下中农有意见,又改回上粮库买粮食。把口粮又还回去 -tomcat801- 给 tomcat801 发送悄悄话 (818 bytes) () 09/09/2022 postreply 13:16:00

我欠20元,就因为知青的口粮不按工分配,农民是没这个优待的。必须按工分配粮。 -江上一郎- 给 江上一郎 发送悄悄话 江上一郎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09/2022 postreply 11:47:09

口粮按人口分配,小孩子口粮少一些。 -老生常谈12- 给 老生常谈12 发送悄悄话 老生常谈12 的博客首页 (260 bytes) () 09/09/2022 postreply 13:13:47

那是你们的农村----四五个孩子都没劳动力--就成“救济户”了--多劳多得,否则,工分分等级有啥意义? -江上一郎- 给 江上一郎 发送悄悄话 江上一郎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09/2022 postreply 13:29:43

工分分等级是算工钱,不是算分粮。 -老生常谈12- 给 老生常谈12 发送悄悄话 老生常谈12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09/2022 postreply 14:07:49

有工分粮,工分多,出工多,年底分红就有额外的工分粮,最多可多分100斤。 -XYZ94538- 给 XYZ94538 发送悄悄话 XYZ94538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09/2022 postreply 14:27:52

看来,每个地方不尽相同。 -江上一郎- 给 江上一郎 发送悄悄话 江上一郎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09/2022 postreply 14:32:07

我上大学后还欠生产队三十多元,是家里帮还的债! -Tiger666- 给 Tiger666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09/2022 postreply 17:35:33

我上大学后,青年点点长给我送来35元工钱。 -老生常谈12- 给 老生常谈12 发送悄悄话 老生常谈12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09/2022 postreply 17:51:41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