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8月,贾庭修再次到党校学习。由于出狱后身体没有得到很好的恢复,加上紧张的整风学习,不久就病倒了…

八、贾庭修病逝于抗战胜利的凯歌中

随着抗日根据地的蓬勃发展,1938年3月,中共冀鲁豫边区省委成立,李菁玉任省委书记。7月,贾庭修奉命到冀南地区工作。一路之上,因为大路都被敌人封锁了,队伍只好绕行崎岖不平的山路。同行的直南特委书记郭森为了照顾她,就雇了一头毛驴让她骑。可是贾庭修坚持步行,让毛驴为同志们驮东西。她还鼓励大家说:“过一个山头,少一个山头,山头再多,我们脚不停步,总有尽头。”

到冀南后,贾庭修参加了地联会,不久与李菁玉结婚。8月19日,中共冀鲁豫边区省委撤销,中共冀南区党委成立。新婚的贾庭修被派去南宫任县委书记,她是冀南根据地的第一个女县委书记。

1939年2月,在南宫县沦陷之前,贾庭修亲自带领几万名群众拆城墙、挖路沟,为我党开展人民游击战争奠定了基础。

同年3月,贾庭修到中共北方局党校学习,改名杜光。

在党校学习期间,她认真聆听朱德、杨尚昆等领导同志的讲课,系统学习了马列理论知识和党的历史。同时,她还结合实际,提出许多建议,对改进冀南根据地的工作起到了有益的作用。

年底,贾庭修担任了冀南区党委的妇委副书记。她运用在辽县工作的经验,深入基层,大力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很快全县的党员就发展到2500人。

1940年3月,贾庭修被任命为威县实验县的县委书记。 在她的领导下,县委坚决镇压了罪恶多端、杀害干部群众的反动分子,接着又陆续开展了减租减息、雇工增资和清查黑瞒地斗争,广大群众的抗日热情空前高涨,纷纷报名参军参战,短时间内全县扩军1300人,并建立了13个县、区级游击队。

接着,贾庭修先后担任过冀南区党委的妇委书记和宣传部长。

1942年9月28日,在日寇疯狂的“扫荡”中,贾庭修不幸在冀县北冯召村被捕。在审讯中,她受尽拷打、火烧等种种酷刑,伪县长和宪兵队还五次威逼利诱,逼她交出枪支、文件,说出党的领导人下落。贾庭修始终坚贞不屈,一口咬定说自己只是来此地看病的小学教员。

贾庭修虽身陷囹圄,但却坚强豁达。她在给冀南军区政委宋任穷的信中用隐喻表示:自己“决于此修身养性,不辱门风”。她在给丈夫李菁玉的信中说:“为党为人民而死,有何可惜?” 她在日记中写下:“为了革命事业,为了高尚的气节,死也所愿也。”这些铿锵有力的话语,充分昭显了一个女共产党员的坚定信仰和崇高气节。

贾庭修被捕后,党组织进行了多方营救。指派南宫县委宣传部长张洁珣和张的二嫂黄甘英等人,找到张洁珣的二叔、时任伪北平公用局长的张璧帮助施救。张璧是北平青帮“大义社”的首领,在帮内的辈分比蒋介石、杜月笙、张啸林都高。最后由张壁给伪冀县的县长写信作保,贾庭修才得以“取保获释”,结束一年零三个月的铁窗生活,于1943年11月19日,回到了党的怀抱。

出狱后的贾庭修身体虚弱,全身浮肿。未待康复,她就抱病去太行参加了冀南区党委的整风。在整风学习中,她主动接受了党组织对她的审查。经多方确认,贾庭修在狱中秉节自励,没有暴露身份和党组织,并且还为党做了大量的工作,充分表现出共产党员的革命情操。党组织最终批准恢复她在狱中一年零三个月的党龄,对她在狱中的表现给予高度评价。

1944年8月,贾庭修再次到党校学习。由于出狱后身体没有得到很好的恢复,加上紧张的整风学习,不久就病倒了,但她坚持写完了自传。她在自传中写到:“被捕中组织上对自己那样关心,应尽毕生之力以报党。”经诊断,贾庭修患的是严重的心脏病和贫血症。组织上决定全力医治,而她想到的却是党在战争环境中经济拮据,自己应该为党节约每一分钱,以便多造子弹消灭敌人。病情危重时,她坚持不吃贵重药,不打针剂,就连小小的药棉用过后,也让护士保存起来,以备再用。她这种公而忘私的高尚品格深深打动了周围的同志们。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