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农村完成了合作化运动。所谓“合作化”就是让农民把土改时分得的土地交出来,几户人家的土地放在一起,组成互助组。几个互助组合成一个合作社。也就是农民没有私有土地的拥有权了。刚分到的土地又交还给国家了。国家成了全国的大地主。完成农村的“社会主义改造”之后,老毛要进一步改造城市了。那就是向资本家开刀。56年以前,私营企业是资本家或小业主所有的私有财产。要进行城市社会主义改造,就要消灭城市的私有财产拥有制度。怎么做呢?要资本家把工厂商店都交给国家,但是资本家在企业里还担任“私方”经理或厂长之职,政府再派一个“公方”经理或厂长,由两人共同管理,所以叫“公私合营”。那么财产是否完全无条件交给国家呢?也不是。政府派人到厂里去评估资产价值。当然不会多估,只会少估了。比如,实际工厂的资产价值是120万,就估个100万。于是,政府按每年5%付给资本家“定息”。所谓“定息”,就是固定的利息,也就是不管企业盈利还是亏本,政府按企业价值的5%每年给资本家“定息”。一共讲定付10年。也就是10年后,资本家拿到企业总资产值的50%。算是国家分期用半价把资本家的企业“买下来”。(比如你的工厂值100万,政府就每年给你5万定息,一共给10年,也就是付你50万,然后你100万的厂子就是国家的了)而且当时还有一句话,叫“十年之后再议”。也就是说,有可能,10年后国家继续再付10年“定息”,那就是花20年时间国家分期付款,收买资本家的企业。这样做与苏联对付资本家的手段来比,当然是合情合理多了。但是,10年到期时就是1966年,文革开始了。资本家不但没有花完的“定息”都被抄家抄走了,而且以前积累的所有财产也都全部没收一空。当然“十年再议”这句话也没人再提了。企业也全部成为国营,“公私合营”就此成了历史名词了。这就是“公私合营”简单的经过。希望你能弄懂。
“公私合营”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讲清的,我用最简单的语言告诉你吧:
所有跟帖:
•
工厂工人工資私人老板付的?等々
-飯盛男-
♂
(0 bytes)
()
08/23/2022 postreply
05:34:36
•
我想公私合营后,企业的盈利亏损,工厂设备的增添改造,
-吾道悠悠-
♂
(231 bytes)
()
08/23/2022 postreply
07:04:23
•
印象里“定息”是“被自愿”放弃的?
-pvct-
♂
(0 bytes)
()
08/23/2022 postreply
07:09:07
•
定息有拿都那的,
-吾道悠悠-
♂
(122 bytes)
()
08/23/2022 postreply
07:26:42
•
我是说66年。
-pvct-
♂
(0 bytes)
()
08/23/2022 postreply
07:54:55
•
66年自不自愿都不能拿了, 不过若不拿定息就可以不挨批斗,绝大部分资本家宁可不拿的
-华府采菊人-
♂
(0 bytes)
()
08/23/2022 postreply
08:44:36
•
66年时拿定息的都被要求签字“自愿”放弃。
-pvct-
♂
(0 bytes)
()
08/23/2022 postreply
09:08:10
•
56年公私合营时,说好定息为10年,
-吾道悠悠-
♂
(97 bytes)
()
08/23/2022 postreply
09:15:20
•
说的是20年,前10年定息5%,等于偿付作价资产的50%,后10年定息“再议”。楼主讲得很清楚。
-pvct-
♂
(0 bytes)
()
08/23/2022 postreply
09:59:31
•
是有的。要是我没记错,可能是58年或60年代初。但是自愿的。我们也放弃过,但后来政府没有接受,照发。我们就照拿。
-Ohjuice-
♂
(0 bytes)
()
08/23/2022 postreply
18:0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