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代叔父恩:杨振宁的家族史

来源: 伏灵社 2022-08-19 08:56:45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7683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伏灵社 ] 在 2022-08-19 12:43:22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两代叔父恩:杨振宁的家族史

——华人诺贝尔奖得主家世研究系列之一

作者:伏灵

诺贝尔奖一向为国人所看重,全球顶尖科学家,可能都将诺奖立为最高奋斗目标。颁发至2021年,除和平奖之外,华人仅有11人得奖。我们仔细研究每位华人得奖者的家世背景,发现绝大多数都非同凡响,或父辈、祖辈皆为精英,或有支持他们的显赫戚族。从这些诺贝尔奖得主的家世来看,我们可以发现,超级人才的诞生,往往要举合家之力,积数代之功。下面我们先来看最先得奖的杨振宁先生的家世。

杨振宁,祖籍安徽凤阳,由于家谱遗失,杨氏三代以上世系不明。曾祖杨家驹,字越千,太平军起,李鸿章在合肥创办淮军,杨家驹参加部队,屡获战功,曾在潜山县担任守备军官,后由曾国藩保荐得太平县都司衔,正四品绿营武官。用今天的话来讲,大体上相当于一个正团级军官,湘军与淮军占领南京后,太平天国失败,朝廷令曾、李裁军,杨家驹遂退伍,以所得饷银在合肥购屋定居,改营商业。当时杨家驹所买为七进大宅,靠街四进为市房,出租给药铺。有传记资料称杨家驹“官卑俸薄”,但从其大手笔购置房产,又与合肥名流交游,以四品退将之身份在合肥业商,应非普通寒士或平民家族可比。

杨家驹生有五子二女,其中长子杨邦盛为杨振宁祖父。他生于1862年,奉父命潜心学业,以科举为业,终考中秀才。像其他人一样,考中秀才之后,杨邦盛一面在家开办私塾教授学生,一面继续苦读,惜屡试不第。1904年,杨邦盛投奔津南巡警道段芝贵,任其幕府,收入稍丰。但三年后,段芝贵升任离津,杨邦盛赴东北寻职,不幸染疫身亡于客栈,此前两年,其夫人也先他而死,夫妇遗下两子:长子杨武之、次子杨力磋,皆未成年。

不过家族合力在此时就发挥了重要作用。杨家驹过世后,本来家业由长子接管,但杨邦盛游幕在外,因此家业打理便由老二杨邦瑞经办。杨邦瑞此时已经开始投身经商,在合肥同茂钱庄担任庄客,也就是主管外务的经理,负责对外交涉钱款。杨邦盛过世后,杨邦瑞即为大家长,负责长兄遗孤之抚养。家族收入由其掌管,分配支出亦由其操办,这就保证了杨武之兄弟能够正常在合肥安心读书。据说杨武之曾经对学习不大上心,沉迷于赌博,叔父杨邦瑞坐在祖厅前以温言细语施以训教,武之始幡然醒悟,专心求学。有家族经济做支持,杨武之后来能够顺利到北京就读北师大预科,并从北师大数学系毕业。1919年,杨邦瑞过世,杨武之正在安庆中学教书,杨家家业即由长房杨武之弟弟杨力磋接管。

杨武之1923年考取安徽省官费,留学美国。这种省官费并不能负担全部学费,更惶论留学生活费。因此稳定的家庭支持便极为重要。由于杨力磋此时已经担任姑夫刘芷生商号驻上海经理,收入颇丰,加上祖业市房等收入,所以从经济上便可以成为杨武之在美留学之依靠。刘芷生当时在安徽、上海主要经营羽毛出口,并贩售纱布,业务发达。

杨武之的婚姻亦是由家族长辈安排的。其夫人罗孟华其实是姑夫刘芷生友人之女,被亲族相中,在1919年成婚,费用皆来自于家族。1922年杨振宁出生,杨武之开销剧增,幸有家族支援,他才能安心准备留美官费资格考试。

在美国,杨武之先入斯坦福大学学习,1924年得学士学位。由于家族支持,他即转往芝加哥大学数学系继续攻读,研究代数学和数论。1926年获硕士学位。1928年获博士学位。这几年,正是杨家在商业上大获成功之时,杨武之从芝加哥大学拿到博士学位时,其弟弟杨力磋担任合肥县商会主席,显然他已经成为合肥的头号商绅,支持杨武之之学业自无什么问题。杨武之回国后先后在厦门大学、清华大学任教,按当时教授高薪水准,他收入也不会少。为了增殖,他曾将自己积蓄的一部分交给弟弟打理,到1936年这笔钱已经足够让杨武之又在合肥购得一幢大宅。兄弟联手,一学一商,杨氏家族成员之间的互相支持无疑是他们发展壮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可惜这个豪宅杨武之并没有住几天,由于战争爆发,杨武之一直在后方任教。1950年任复旦大学数学系教授,他虽然精于算术,但可能没料到中共向市民征收的房产税增长之速,到最后他只好将自己在合肥的大宅贱价卖给了中国人民银行。

杨振宁之童年时代,家族势力正旺,由于父亲在美国留学,所以他幼年是在合肥随母亲居住在大家族之中,得到家人许多照顾,大家长无疑仍是叔父杨力磋。父亲留学回国之后,杨振宁随父母旅居厦门、北平。1937年抗战爆发,清华大学内迁,家属不便照顾,杨武之遂将杨振宁母子等送到合肥,依靠家族生活。为了避免杨振宁失学,家族长辈还专门安排其到庐州中学就读,后来才前往汉口、昆明。战时通货澎涨严重,大后方大学老师生活也很艰苦。杨武之一家在昆明生活可能也无法富足,不过此时杨力磋曾在昆明担任上海储蓄银行大业公司经理,相信兄弟居于一城,家人相互照顾自然更为方便。

杨振宁1938年考取西南联大,1942年本科毕业,1944年同校研究生毕业。1945年再考取公费留学赴美国,到父亲的母校芝加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48年,他顺利获得博士学位。次年杨振宁到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开始做博士后研究,同李政道合作,两人开启了携手高速冲刺科学圣坛之路!1956年10月,30岁的李政道和34岁的杨振宁在美国物理学评论(Physical Review)上发表了他们合作的文章Question of parity conservation in weak interactions,提出了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的原理,次年就凭此两个年轻人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回顾历史,如果没有家族支持在背后,尤其没有杨邦瑞、杨力磋的鼎力相助,无论是杨振宁父亲,还是他本人,他们攀登科学高峰之路可能就没有如此顺利了。正因为如此,杨振宁对家族长辈感情甚深。1971年他应邀回国访问时,就立即到安徽合肥去拜见尚健在的叔父杨力磋及其他家人。两年后,他父亲在上海病逝。八年后,他叔父在合肥逝世。杨力磋生前曾为杨氏大家族拟定了一个辈份排序:“家邦克振,存厚公忠,笃学勤业,奉世荣同”,但世事变幻迅速,杨氏后人并没有按照这个字辈来取名,这也意味着从晚清开始发达的大家族,至少在形式上已经无法维系其传统了。

(了解更多名人家族史,或想研究自己家史,请访问伏灵家族历史研究社网页

所有跟帖: 

杨振宁1922年出生于合肥。 -quest- 给 quest 发送悄悄话 (601 bytes) () 08/19/2022 postreply 11:57:55

杨力磋的儿子杨振怀曾任中国水利部部长。 -quest- 给 quest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20/2022 postreply 19:35:59

加跟帖:

  • 标题:
  • 内容(可选项): [所见即所得|预览模式] [HTML源代码] [如何上传图片] [怎样发视频] [如何贴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