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日本鬼子投降的消息,北平市民兴高采烈,奔走相告,在日伪统 治下苦熬了八年之久,现在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那时,我九岁,刚 要升小学三年级,主要还只是感受身边的一些情况。到现在,当年的 事情还记得一些(有的在前面几篇已提到过),时间却记不准了。
首先看到的是,大家都把膏药旗,五色旗扔掉,大街小巷、家家户 户插上青天白日满地红的中华民国国旗,欢庆胜利。
平日北平街面上所见的日本人,一改往日征服者、 占领者高人一等的架势,现在都是靠边、低头走路。
许多日本人,大都是日本女人,摆地摊出卖家里各种物品,准备 着滚回他们的老家去了。大概是规定好的,我们住的那一带,她们在 宣武门外摆摊的地方,是在铁路与护城河北河沿之间的空地上。与平 时中国穷人摆摊的地方(城墙根与铁路之间),隔着铁路。
听说,有一些市民和中学生追打日本人报仇泄愤。有些日本人告诉人 们,他们是高丽人。难道他们不知道,北平人同样恨透了那些高丽棒 子,因为他们和日本鬼子一样欺辱中国人,平日还常冒充是日本人 。现在居然轮到日本人冒充高丽人了。
比我大几岁的刘殿平他们几个,也曾设计想把那个老是玩弹球耍赖、 到别人口袋抢弹球、还导致韩小四他哥出走失踪的小日本孩子引出来 揍一顿,因对方警觉,没能实施。
除此以外,还有很多新鲜的和令人兴奋的事情,至今难忘。
学校开学以后,应该是9月份了,某日,我们梁家园小学的全体学生在学校 大礼堂集体诵读总理遗嘱。
“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 之经验,深知欲达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 民族,共同奋斗。现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务须依照余所著《 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及《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宣言》,继续努力,以求贯彻。最近主张开国民会议及废除不平等条 约,尤须于最短期间促其实现。是所至嘱。”
在我入读梁家园小学两年多的时间里,这是记忆中,学校在大礼 堂举行的第二次全校性活动。之前的一次是全校学生一起上日文课,恰成鲜明'对照。
那一段时间,经常有很多美国飞机飞过北平天空,巨大的轰鸣声吵得我 们无法上课,教算术的奥老师允许大家走出教室看飞机。飞机飞得很 低,可以看到飞行员向我们招手。
还有,我们学校的学生,手持中、美、英、苏四面小国旗,在学校南 面的和平门外骡马市大街列队,夹道欢迎一辆接着一辆满载国军士兵的卡 车,开进北平城。有生以来第一次看见国军,印象挺深。当时, 天气尚暖热,我们都还穿着单衣夹衣,却见年轻的国军士兵们穿着崭 新的灰色棉军装,背着枪,热得冒汗。老师解释说,这些国军士兵来自南方, 以为此时北方已经很冷了,所以,准备的是冬衣。 当时感觉他们的表情多是木木的, 少了一些庆贺抗日胜利的喜悦之情。车队由我们这边向西行进在骡马 市大街上,猜想他们是要从宣武门进入北平城。
之后不久,还看到许多十轮卡车载着美国兵在大街上行驶,也是有生 以来第一次。美国兵高大挺拔、军装挺括神气, 主要是态度亲和活泼,“哈啰”,“顶好”,“你好”。。。 他们用各种语言、手势和身体语言热情地向路边市民打招呼, 和北平人一同庆祝胜利,也受到市民的热烈欢迎。那也是我第一次看 到和知道用食指和中指比出“V”字,是代表胜利的意思。 当时就感觉美军的气势比国军强了很多。
但是,对于当时北平最盛大的事件,1945年10月10日,在故 宫太和殿广场举行的有十几、二十万人参加的受降盛典,我当时却并不知晓 ,后来听说,也所知不详。还是年龄小, 只对自己亲历和亲眼看见的事情比较有感。
网络上相关资讯很多,读了吕文贞少将1954年所写的《中国第十一战区 华北对日受降概略》,可知背后受降洽商的全过程,可知10月6日 在天津,日军为何是向美军投降,北平受降场地为何由中南海怀仁堂 改在故宫太和殿广场,可容十多万北平市民,等等。这一着真是高招 ,使这次北平受降仪式成为中国境内15个战区的受降仪式中规模最盛大隆 重的,具有重要象征意义。只可惜当时不知道, 未能到现场亲身感受那个场面。
很想知道,当年我们夹道欢迎、第一个开进北平城的是哪一支部队。
查了一下,这支部队9月18日已在武 汉受降了一次,然后,“(进武昌二十多天后)九十二军用七天时间 由汉口机场空运北平南苑机场,接受日军第三战车师团等部投降。 侯兼任北平警备司令。”
侯镜如先生自己的文字如下,“……突然接奉蒋委员长电令, 命我立即率部由汉口机场空运北平,接受日军华北派遣军所属第三战 车师团等部的投降,并任命我为北平警备司令, 负责北平及其外围地区的卫戌任务。我当即命令各师中止接受, 准备空运。空运由美国空军某运输部队担任。 军司令部派遣联络参谋与美军共同协商制定了空运计划。 每天往返两次,每次40-50架次,每机可运载士兵70- 80人,各师空运顺序、依驻地情况,仍按由湘西向武昌挺进时的顺 序,由第二十一师先行。……起飞前一小时进入机场各身乘坐的飞机 旁边,经过清点人数,然后按时登机。.。。”((‘ 武昌受降经过’侯镜如《湖北文史资料》总第十六辑)《侯镜如先生 》)
这就与我小时候亲身经历的一些事情完全对上了,由美国飞机密集空运来到北平南苑机场、在北平居民热情的夹道欢迎下,最后经由骡马市大街、宣外大街、由宣武门进入北平城的,就是来自 武汉的92军。
后来,12月中旬,蒋委员长来北平接见大、中学生,并受到十万学生夹道欢 迎与欢送的事情,当时就听说了,可能因为姐姐是中学生,也有参加 。我们三年级的级任老师强行规定全班男生都必须“剃”光头的事,加深了印象。我的“光头”,因为是用理发推子推出来的,被判为 不合要求,一定要再用剃刀刮光了才行,她还说出狠话,“否则,就 把你的头发一根一根拔出来”,更让我想忘也忘不掉了。
在当年的北平,已经有些人知道或意识到,北平人、中国人在欢呼取 得对日胜利、沦陷区摆脱了日本统治之后,已经为内战的阴影所笼罩 。最早向我灌输这个忧患意识的,是住在我们院子西后院的一个七、 八岁的小女孩。她叫刘玛丽,在宣外大街与骡马市大街交汇处的一所 小学上学,读二年级,比我还低一级。有一次聊天时, 她满怀忧虑地对我讲,他们的老师说的,“现在日本人投降了, 可是,国民党和共产党又要开始打仗,中国人打中国人, 老百姓还得受苦。”说着,她还难过得掉泪了。第一次看到女生在我 面前表示出如此深重的忧虑和流泪,而且不是因为一人一家的私事, 而是为了国家的事,我真的是不知所措了,不知道说什么来劝慰她。 我们学校的老师没讲过这些。
抗战胜利以后,郭大爷、梅大叔常常来我家坐,和父亲聊天,也谈论时 事。
大概就是这一年的除夕晚上,院里院 外有很多人家放鞭炮,庆祝新年,西屋的郭大爷在我家和父亲说话。炮仗都是两响的吧,所谓二踢脚嘛 ,可是听到一个很响的炮仗,却只有一响,没有第二响。
不一会,当警察的梅大叔也来到我家(他在抗战胜利以后还是当警察),问道 ,
“刚才听见放炮了吗?”
“听见了呀,不过,只响了一声,没听见第二响。“郭大爷回答,
“那是我刚才在院子里朝天放的一枪",梅大叔又说,
“那你的子弹壳呢?”我问,
“掉地上了呗。”
第二天一早,我在院子里找到了子弹壳。我们那个时侯的男孩子,都 很想拥有子弹壳的。过了一会儿,梅大叔来了,说:“小炎子,是你 把子弹壳捡了吧?你得给我,我还得交回去。”还说,“我们枪里配 的子单都是有数的,昨天有多的一颗,我给放掉了,但是子弹壳还得 交回去。”只好给他。
网上有很多第十一战区在故宫太和殿广场接受日军投降仪式的现场图 片,选几张贴上来,为纪念北平光复、抗战胜利72周年,也为纪念 1937年的七。七事变和北平沦陷80周年。(5年前,2017年的帖子)
图一 受降主官就位,第十一战区司令长官孙连仲将军作为中方受降主官,立于 太和殿台基下的受降台正中 [赫达·莫里循 Morrison Hedda]
图二 升国旗,奏国歌,全体敬礼
图三 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根本博中将在“投降代表”下签字 [赫达·莫里循 Morrison Hedda 1945-10-10]
图四 中国军队受降主官孙连仲上将在“受降主官”下签字。 [赫达·莫 里循 Morrison Hedda 1945-10-10]。
图五 人山人海,都想看看鬼子投降的盛典 [赫达·莫里循 Morrison Hedda 1945-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