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军唯一的大校营长:主席特批,打落一架敌机,军衔上就加一颗星

来源: reno2389 2022-07-16 15:37:08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73606 bytes)
我军唯一的大校营长:主席特批,打落一架敌机,军衔上就加一颗星

空军英雄岳振华

岳振华,河北省望都县人。1926年5月出生在河北省望都县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他17岁加入中国共产党,19岁时参军入伍,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他英勇顽强,快速成长为一名解放军基层指挥员。从那时起,他的职业就与保卫祖国领空紧紧联系在一起。

1952年4月,已是华北高炮某团副参谋长的岳振华随部队入朝作战,曾用落后的76.2毫米高射炮击落美B-29重型轰炸机一架。他优秀的军事指挥才能很快受到上级的关注。上级把他送到沈阳防校指挥系深造,他不辜负党和人民培养,刻苦学习,很好地掌握了军事指挥理论。加上他经受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的洗礼,29岁时就已成为全军高射炮兵装备最先进的第五一一团团长。

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高空侦察”逐渐成为美国与台湾获取中国大陆战略情报的主要手段。面对威胁,中国从苏联引进刚刚问世的萨姆-2型地空导弹,组建起空军第一批地空导弹营。中央军委大力推动空军发展,从苏联引入了几套地空导弹,并成立了三个地空导弹营,专门负责保卫我国领空。

上级一纸调令将高炮团长岳振华接进北京西南郊长辛店秘密学习,高职低配,并就任地空导弹兵第二营首任营长。岳振华担任的这个营长可不是一般的营长——导弹二营属于北京军区,是空军司令部直属的王牌543部队。

543部队的成立,是在1957年10月15日,中苏两国签署了《国防新技术协定》,苏联将向中国提供原子弹以及导弹研制方面的技术支持。而且,苏联还向中国提供萨姆-2防空导弹,萨姆-2防空导弹作为地空导弹威力巨大,需要我国组建一支专门学习研究导弹的部队,所以,苏联还会派遣专家帮助中国组建地空导弹部队。经过一年的学习与研发,1958年10月6日,中国第一支地空导弹部队,地空导弹一营正式成立。由于苏联5年时间向中国提供了4种导弹类型,4种导弹类型还有3种型号,所以,地空导弹部队的代号就被称为“543”。

而且当时为了保密需要,此时美国与台湾还不知道中国要学习装备地空导弹技术。

从此,岳振华个人的传奇故事也由此开启。

1958年组建空军地空导弹部队后,任第二营营长。在国土防空作战中,他指挥部队先后四次击落敌机,任师指挥员期间又指挥部队击落敌机四架,被国防部授予“空军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地空导弹是法西斯德国于1941年研制出来的。且二战后美国、英国、苏联等国虽然都已经装备了地空导弹,但还从来没在实战中使用过,历史的机遇给了中国空军的地空导弹部队,给了二营营长岳振华。

1959年1月至3月,台湾国民党空军用美国提供的RB-57D高空侦察机,频频对大陆纵深进行战略侦察。此间,我人民空军起飞歼-5、米格-19歼击机109批202架次进行拦截。其中,有106架次我飞行员虽然发现目标,但终因飞行高度有限而无法进行攻击,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敌机侦察后安然离去。我军想尽了各种办法,不仅拆掉了飞机上所有能拆除的装备,而且飞机上的飞行员都接受了专门的高空跳伞训练,万不得已的时候还可以选择跳伞再为飞机减轻重量,尽管如此,仍然达不到RB-57D侦察机的高度。

1959年6月,RB-57D高空侦察机居然大摇大摆地飞临北京上空。当时的我国空军处在起步阶段,即便是发现了敌方侦察机,以我军飞机的性能,飞行高度不够也是无法对敌人展开火力攻击的,敌人也正是看重这一点,才敢肆无忌惮地来到大陆领空的。

毫无疑问,这是台湾当局对新中国的直接挑衅。

那时,人民空军的地空导弹部队组建不过十个月,投入萨姆-2改装训练才四个多月。部队人员和现有导弹装备也少得可怜,只组建了三个地空导弹营。

我军唯一的大校营长:主席特批,打落一架敌机,军衔上就加一颗星

早期地空导弹

首次惊天一击 用英勇果敢创造“世界之最”。

1959年9月初,为保卫首都北京安全和共和国成立10周年庆祝活动,空军将仅有的几个导弹营部署在北京城郊外围,构成了一个“环形火力圈”,既要反侦察,又要反轰炸。岳振华的二营,被部署在北京东南方向的通县张家湾空军机场,官兵们严阵以待。因10月1日到5日没有敌情报告,突击战备期结束。6日是星期六,部分官兵休假,但岳振华仍留在军营。这是他自从参加平津战役进驻北京担负起首都防空任务后养成的一个习惯:大小节日不回家,都在阵地上过。可以说机会是一直留给有准备的人。

10月7日,星期日上早,岳振华带着部队到导弹阵地进行预先检查。头一天,他发现兵器有点故障,也不知这一夜修好没有,有点不放心。经检查,兵器的故障已经排除,他才放下心来。这时,有些战士嚷嚷着要洗澡,说加强战备这些天身上痒得都快长虱子啦!

岳振华看看天,晴空万里。他想,这是一个飞机侦察照相的好天气,万一有情况怎么办?所有请假均不予批准。

岳振华的判断没有错。不多时,接到空军雷达站报告:有一架大型飞机,很像RB-57D高空侦察机,正向大陆方向飞来。

它从台湾桃园机场起飞,在海上绕弯至浙江温岭后窜入大陆,先是沿津浦线北飞,然后到天津转弯,直扑北京。我军沿线机场上的战机频频起飞拦截,但敌机理都不理——敌机凭借高度优势旁若无人临近飞行。它知道,我方战机的飞行高度够不着它。任由其如此嚣张,对北京乃至全国的防空都会是巨大的隐患,更何况北京还举行大的盛会和群众流行。

然而,岳振华却指挥部队为RB-57D高空侦察机布下了天罗地网——

115公里处,二营制导雷达抓住了目标。

100公里处,岳振华下令:“三发导弹接电准备!”

60公里处,岳振华下令:“发射架同步!”

导弹发射架猛地昂起头来,制导雷达天线紧跟着目标转动。眼见敌机越来越近,岳振华下令:“三点法,导弹三发,消灭目标!”

车内气氛异常紧张,大家都在等待营长的发射命令。然而就在这个关键当口,上报参谋报告上级叫等一等。岳振华赶紧请示上级,但未答复。打不打?不打,敌机已进入火力范围,瞬间就要失去战机。打吧,又半路杀出这么个命令来。打仗,最忌犹豫不决,战机稍纵即逝。怎么办?上级的作战意图很清楚,只要敌机入窜北京,有发射条件就坚决消灭。不能再犹豫了,千钧一发之际,他果断下令:“发射!

12时4分,岳振华下达最后“发射”命令。

顷刻间,大地撼动。3发导弹从张家湾机场喷着火舌直扑目标。岳振华看着3个导弹信号,迅速向敌机信号靠近,并依次在飞机信号处起爆,精准击中来犯的敌机!飞行员事前并不知晓,大陆已经装备了这样的防空武器,当见到导弹来袭时已经躲闪不及,第一枚导弹正中机身,随后是第二枚和第三枚,全部准确击中了敌机,RB-57D侦察机被瞬间撕裂成了碎片。

敌机高度迅速下降坠落。其残骸落入通县东南方向河西务村(如今天津市武清区河西务村)附近,头部直接插入地面,尾翼朝向天空,驾驶侦察机的王英钦当场毙命。

打掉了,二营他们创造了历史第一!


阵地上的官兵跳跃着欢呼着,“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岁!”大家互相祝贺,互相拥抱,军帽顿时飞上了天空。

岳振华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他明白这一仗的分量。美、苏、英、法等国早在50年代初期就开始研制生产防空导弹并装备了部队,但谁都没有在实战中使用过。

就这样,中国空军地空导弹部队在世界防空史上开创了用地空导弹击落敌机的先例。

我军唯一的大校营长:主席特批,打落一架敌机,军衔上就加一颗星

敌机被击落

几天后,新华社只发了45个字的一条消息:“新华社9日讯 美制蒋空军RB-57D型高空侦察机一架,于7日上午窜扰我华北地区上空,被我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部队击落。”

《空军报》以《祝贺十月七日击落敌高空大速度侦察机的重大胜利》为标题发表了社论。这份在空军内部发行的报纸在庆贺胜利的氛围中提到了这个神秘的“另一支部队”,但也只是到此为止了。“他的反应很快,果断、敢打!”战后查明,果然是中间环节出了问题,上级的意思是让上报参谋等一等再上报,而不是等一等再打。50多年过去了,当时的参谋、后任空军副参谋长的陈辉亭对那一幕仍记忆犹新。

幸好岳振华头脑清醒、决心果断,才没有贻误战机。否则,创造历史的时刻还要向后推迟。

按照当时的奖励规定,对作战有功人员,除立功之外,还要晋级、晋衔——高于一等功的晋级,高于晋级的晋衔。晋级和薪金挂钩,而晋衔虽然是最高荣誉,却不多拿一分钱。

用导弹打下敌机,令空军司令员刘亚楼上将高兴得合不拢嘴。他对岳振华说:“别要钱,那个看不出来。要‘豆!”刘亚楼的意思很清楚,晋级虽然可以在工资上有收获,但外人不知道;如果晋衔,肩上多一个“豆”,多荣耀,多神气!那是一个军人极为注重荣誉的年代。

这件事引起了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朱德总司令更是亲自去到了侦察机坠毁的地方视察,在听到岳振华讲述攻击经过的时候连说道:“打得好!”空军内部也为二营战士们,举办了盛大的欢庆会。

第一次击落敌机后,岳振华由少校晋升为中校。

打破U-2神话,拉着导弹六进西北五下江南捕捉战机。

三年之后,国民党空军再次卷土重来,打高空侦察机U-2的任务又落到岳振华肩上。

我军唯一的大校营长:主席特批,打落一架敌机,军衔上就加一颗星

U-2型高空侦察机

首战即胜。这一仗的威力,在RB-57D侦察机被击落之后,使得对手在此后的两年里被迫停止对大陆频繁的高空侦察。但台湾背后的美国人却并不甘心,又向台湾运送了全新的U-2侦察机,U-2型高空侦察机是美国手中的王牌机,最大时速920~1000公里,最大航程7000公里,续航时间8.5~9小时。U-2同此前被我军击落的RB-57D相比更具优势:一是飞得更高,实用升限22 870米,比RB-57D高出2870米;二是侦察设备更好,以其照相清晰度而论,在18 000米高度,地面人员的活动可以清晰地显示出来;在9000米高度,地面摊开一张报纸,标题字经过放大可以辨认清楚。

不用说,我歼击机因飞行高度所限,对U-2更是望尘莫及。对付它,只有靠地空导弹了。可是,1962年8月30日,美国一架U-2间谍飞机侵入苏联远东南萨哈林斯克市以东上空,苏防空军地空导弹部队却未能将其击落。最终只能通过抗议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这对我国的导弹防空系统,提出了更大的考验。苏联的防空失败,也给了台湾飞行员很大的信心,他们觉得只要自己驾驶的是U-2侦察机,解放军空军和导弹部队就会对他们束手无策。

就在U-2入侵苏联九天后,1962年9月9日上午,岳振华指挥二营在南昌向塘又用“三连射”把一架台湾当局入侵的美制U-2型高空侦察机揍了下来。

这一次敌人不仅提升了自己的装备,并且作战方式也改变了,台湾黑猫中队王牌飞行员陈怀生驾驶着U-2飞机,采取了避实击虚的战法,不断改变航向往大西北方向侦察,由于543部队在北京防守领空,陈怀生在侦察完毕后驾驶U-2飞机安全返航,回到台湾后,便把拍摄的长达数百米的航侦胶卷交给台湾当局,台湾当局十分满意。对此岳振华他们还对U-2侦察机的航行轨迹进行了更深入的分析,他们意识到U-2侦察机在飞往目的地时,往往会拉升高度防范沿途的防空阵地,但是在返航时飞行员往往容易放松警惕,因此岳振华提出在U-2返航途中进行攻击的方案,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在U-2飞机飞行的航路上做文章,即采用游击战的战略方针,先设下埋伏,然后在敌机逼近时再一举歼灭。

我军唯一的大校营长:主席特批,打落一架敌机,军衔上就加一颗星

地空导弹发射

通过情报分析,陈怀生驾驶U-2飞机每次侵入大陆领空,11次侦察飞行中,其中有8次都会经过南昌上空。因此,经上级批准,二营决定前往南昌布网设伏。

经过前期勘探和侦查,二营发现在南昌有一个山谷,不仅处于两座小山之间,而且四周密林环绕,是个伏击埋伏的绝佳地点。设计好埋伏之后,但U-2飞机却迟迟不出现,经过慎重考虑后,二营决定主动出击。

为了吸引台湾方面注意,1962年9月7日,在空军配合下大张旗鼓从南京起飞了一架轰炸机,如此举动,果然成功吸引了美国和台湾的注意,9月8日,一架U-2飞机从台湾桃园机场起飞,直飞大陆空域,然而,不知是不是敌军发现了什么问题,U-2飞机在广州上空盘旋一圈后突然掉头返航了。

为了让U-2上钩,空军又从南京派出一架大型运输机飞往南昌的樟树机场。这下子,美国和国民党瞬间就不淡定了,以为我军有什么重大军事行动,9月9日,天刚刚破晓,陈怀生驾驶编号"378"的U-2C由桃园基地起飞,径直向大陆领空飞来,前往我国江西地区执行侦察任务,但是,U-2飞机却没有飞往南昌,它在九江上空盘旋了好一阵子,二营知道这只不过是敌军在探测虚实,果然不出所料,在九江转了一圈后,这架U-2飞机不再掩饰自己的真实侦察目的,直接往南昌方向飞来。

看到敌机进入了我军的设伏圈内,情况立即上报给上级,空军司令员刘亚楼立即拨通了岳振华的电话下达命令:“把它打下来。”但是,为了避免打草惊蛇,给我军充足的时间伺机而动,指挥岳振华命令只用雷达监视,不把制导雷达的天线打开。引诱敌机不断前行。

8点32分,U-2飞机终于进入了2营的攻击范围,随着岳振华一声令下:

“打开制导雷达,捕捉目标,导弹接电准备”。

三枚导弹接连发射,U-2飞机瞬间被击中,爆炸声震耳欲聋,陈怀生驾驶编号"378"的U-2C被解放军空军以SA-2防空导弹击落,陈怀生本人被送南昌市第157军医院后不治身亡,终年32岁,是第一个因出任务而毙命的台湾黑猫中队队员。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击落的第一架U-2飞机。

我军唯一的大校营长:主席特批,打落一架敌机,军衔上就加一颗星

被击落的U-2

当时新华社发布了消息之后,世界震惊。有外国记者问我们当时的外交部长陈毅元帅,你们中国用什么把U2打下来的?陈毅元帅幽默地说,我们用竹竿打下来的。

听到打下U2侦察机消息后,周总理第一个打电话表示祝贺,他在电话中跟空军总司令刘亚楼说:

“这是一个伟大的胜利!美国U-2飞机前几天侵入苏联领空,苏联那边只是提出了抗议,而我们倒好,直接给他打下来了!

”9月15日,北京各界一万余人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盛大集会,庆祝击落敌机的伟大胜利。周恩来总理、贺龙元帅、罗瑞卿大将出席了庆祝活动。

庆功大会上,空军政治部副主任王平水端着一个小盘子上了台。空军司令员刘亚楼从前排座位上起身,示意坐在主席台后排位置的岳振华走到台前来。岳振华不明就里,起身上前。刘亚楼笑盈盈地掀开覆盖在小盘子上的红绸布,一副金灿灿地加了一个“豆”的新肩章露了出来。刘亚楼亲手将岳振华的中校肩章取下,给他换上上校肩章。

岳振华由此中校晋升为上校。

中国的这一战绩也令苏联老大哥刮目相看。

我军唯一的大校营长:主席特批,打落一架敌机,军衔上就加一颗星

人民日报报道庆祝击落U-2

这一下,全世界各国都不淡定了,都在猜谜:中国究竟用什么武器击落了这种传说中的美国高空幽灵?然而,美国专家大胆预测出飞机一定是被中国地空导弹击落的。于是,他们就在飞机上安装了专门预警地空导弹制导雷达的“第12系统”。

此后半年间,U-2三次深入我国大西北侦察,都能巧妙地绕过地空导弹营的火力网,官兵们只能眼巴巴地看着敌机大摇大摆地溜走,感到非常懊丧和遗憾。原来,台湾空军在U-2上安了电子预警装置,只要我地空导弹部队一打开制导雷达天线,敌机10秒钟之后便机动转弯,逃之夭夭。

U-2的侦察显然是有效的,新中国建设地一个个惊人的事实被美蒋发现:兰州有浓缩铀工厂、青海湖畔有核武器研制基地、罗布泊正在建筑原子弹试验场地……。
那时的中国经济建设落后,中苏关系恶化,苏联专家已经撤走,“两弹一星”正值攻坚期,若遭敌破坏后果将不堪设想。U-2飞行的高度太高,我们的战斗机根本够不着。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新成立的地空导弹兵身上。

我军唯一的大校营长:主席特批,打落一架敌机,军衔上就加一颗星

岳振华(右四)与二营战士

已经调防北京首都地区的岳振华带领二营此时正在研究U-2侦察的航线。

“今天U-2飞机侦察,飞了一个大‘∞’字后溜了,其他兄弟部队没打上它。我们营研究一下这个‘∞’字是怎么来的,在它上面找找战法。”野战指挥所,岳振华组织敌情研究,引导技师认为是制导雷达开天线捕捉目标逼着U-2飞出来的。

战斗教训证明,要想把U-2打得躲不掉,就需要打得近、打得快,究竟什么距离开天线是飞机临近的临界值?岳振华苦苦思索着这个核心的关键问题。当时苏军教令严格规定120公里前开天线,但从前两次打飞机开天线的实践看,压近开天线距离还有潜力可挖。

岳振华和二营指挥班子结合几个战例,算术变战术。一次次测算、一遍遍推演,用土办法算出了一个敌机既不易逃脱、我方又不贻误战机的开天线的距离范围38至35公里。然而,38公里开天线,就意味着要蒙上眼完成瞄准前的所有操作动作,苏联专家警告他们完成这套程序不能少于8分钟,但这个距离给指挥班子的射击准备时间只有8秒钟!

只要有一丝希望,就要付出百倍的努力。一个字,练!岳振华的想法得到时任空军司令员刘亚楼上将的赞同,却在其他兄弟部队引起爆炸性的议论。有领导找营长岳振华和政委赵彬谈话,让他们不要骄傲,少出风头、少翘尾巴。“只要能打下敌机,遭受非议也值。”在那个特殊的年岁和环境里,千钧压力也没能拦住岳振华研究创新的脚步。

但根据资料显示U-2的预警反应时间大约是三十秒,可导弹从打开天线雷达到发射需要做14个动作,花费的时间远不止这些。

于是岳振华开始分析导弹的操作流程,他发现14个动作中有9个动作,可以在打开雷达之前完成,真正需要打开雷达之后,操作的动作只有5个,如果操作人员能够熟练掌握操作方法的话,那么只需要八秒左右,就能完成发射操作。

由于这一方案花费时间短,并且要在目标飞近时执行,因此被取名为“近快战法”。

但要完成近快动作需要导弹营的战士和地面雷达台的密切配合,他们要根据雷达站的指令提前预设好导弹的角度以缩短发射操作时间。

他们成立攻关小组,发动群众献计献策。岳振华钻进指挥车和操纵员一起,掐着秒表验证数据,一个一个地核实;他大胆革新,跳出教令限制,简化指挥口令和操作程序,组织了上百次的模拟演练和实兵合练,终于练就了8秒硬功。

就连曾经的老师苏联人未曾想到,他们平时严格执行的操作教令被中国军人改得如此完美,如此贴近实战。被俘的U-2飞行员叶常棣也坦言,虽然飞机上有专门躲避飞弹攻击的预警系统,但没想到飞弹来得那么快,自己根本反应不过来。

在经过二营无数次配合演练之后岳振华表示二营的战士们已经做好了准备,之后他们便来到了江西浙江两省的交界处布置阵地,等待U-2侦察机的到来。

1963年11月1日,江西上饶,岳振华第一次使用“近快战法”击落装有“12系统”护航的U-2侦察机;半年多后,他再次用这种战法击落U-2,他因此被称为“U-2终结者”。这一下让台湾飞行员们被吓破了胆,几乎没人敢再执行飞行任务了。

连战连捷,岳振华,因此被称为“U-2克星”

我军唯一的大校营长:主席特批,打落一架敌机,军衔上就加一颗星

U-2侦察机残骸

按照奖励的惯例,岳振华由上校晋升为大校。

这一年的12月26日,国防部发布命令,授予岳振华“空军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1964年6月6日,国防部发布命令,授予二营“英雄营”荣誉称号。

1964年7月7日,岳振华指挥二营在福建漳州再传捷报,击落第三架U-2。这一次,岳振华没有再晋衔,而是被调整了职务——副师长兼参谋长。

1962年第一次击落U-2后,岳振华奉命随同刘亚楼去中南海向毛主席汇报。一同听取汇报的还有中央政治局常委和几位元帅。

在中南海怀仁堂,周恩来总理把岳振华介绍给毛主席。毛主席和岳振华亲切握手,并询问部队的情况。岳振华做了回答,并代表部队指战员向毛主席问好。毛主席微笑着点点头,自言自语道:“岳振华,岳振华,记住这个名字。”

接着,刘亚楼向毛主席汇报了作战经过。毛主席听罢,高兴地两次握着岳振华的手说:“岳振华同志,打得好,打得好哇!”在座的中央首长和元帅都热烈地鼓起掌来。

我军唯一的大校营长:主席特批,打落一架敌机,军衔上就加一颗星

毛主席参加空军党代表大会的代表合影

听过汇报,毛主席等中央首长与参加空军党代表大会的代表合影。贺龙元帅的大嗓门首先喊起来:“岳振华,到我这里来坐!”

聂荣臻、叶剑英元帅也叫起来:“岳振华,挨我坐!”

岳振华咧嘴笑笑,没动——他不敢动。

陈毅元帅又冲他连连招手,喊道:“怕啥子嘛,来来来,到我这里来嘛!”

岳振华还是不动。这时,刘亚楼大叫一声:“岳振华,到我这里来!”岳振华这才挪动了脚步——他想:“司令员下命令,我就敢坐了。”空军副司令员刘震上将本来紧挨着刘亚楼,顺势向外挪了个位置。这样,大校岳振华就坐在了两位上将之间,和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元帅们并排,留下了难忘的瞬间。

毛泽东主席说:“这支部队战功卓著,我要亲自见见他们。

岳振华指挥二营在漳州第四次击落敌机后,刘亚楼给中央军委写了份战斗报告。毛泽东批示:“此件看过,很好,向同志们致以祝贺!”过后,他对周恩来说:“这支部队战功卓著,我要亲自见见他们。”

毛主席接见的喜讯以保密的方式传达到二营。刘亚楼在战地告诉岳振华:“歇兵三日,班师还朝!”岳振华后来回忆说,二营驻防区的全部岗位都被兄弟部队代替,全营人员班师开赴北京,接受毛主席的接见。

1964年7月23日上午,岳振华率二营全体官兵来到人民大会堂接见厅。周恩来总理叫岳振华随他同去迎接毛主席,而此时毛主席已在另一个休息厅等候他们了。周总理向毛主席介绍说:“这就是岳振华同志,二营的同志们都来了。”毛主席和岳振华亲切握手,说:“认识,认识,岳振华同志嘛!”

我军唯一的大校营长:主席特批,打落一架敌机,军衔上就加一颗星

毛主席接见岳振华

在接见大厅,毛主席高兴地向二营官兵频频招手,并来到二营官兵中间,和他们合影留念。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唯一一次接见整建制的部队。

我军唯一的大校营长:主席特批,打落一架敌机,军衔上就加一颗星

毛主席接见岳振华地空导弹二营

接见后,中央为英雄的二营安排了招待宴会,毛主席亲自为中央领导们介绍二营的英雄事迹。席间,朱德、徐向前等元帅都来到岳振华身旁敬酒,举杯庆贺他们的伟大功绩。

上次拍照时抢着要跟岳振华合影的贺龙、聂荣臻、叶剑英、陈毅四位元帅也来了,表扬了岳振华为空军的发展和保卫新中国领空的突出贡献,岳振华连连对元帅们的表扬表示了感谢。

作为奖励,中央军委后勤总部还安排全聚德的师傅给二营做一个月的饭。全聚德是北京最著名的烤鸭店,烤鸭自然是他们最大的特色。很多南方来的小战士,初次见到烤鸭爱不释手,吃到后来,有的战士甚至幸福地“抱怨”道,我们吃了一个月的烤鸭,每天每顿都在吃,实在是有点吃腻了!在那个年代,能吃一个月烤鸭,可见中央对二营是多么的欣赏和爱护,当然,作为为新中国领空立下大功的“英雄部队”,这是岳振华和二营导弹部队将士们应得的奖赏。

其实岳振华本人因为创造出如此辉煌战绩,先后四次受到毛主席的亲切接见,其中两次还是毛主席设家宴款待。

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多次亲切接见。朱德、林彪、刘伯承、贺龙、徐向前、聂荣臻等六位元帅,都来部队视察看望,贺龙、徐向前、聂荣臻三位元帅还专门在北京华侨饭店宴请了岳振华。六位元帅接连看望一支部队,三位元帅宴请一名少校,这在我军历史上还从没有过。

毛泽东还记得对岳振华做出的“打下一架U—2,就在肩章上加一个豆”的承诺。由此,岳振华也就成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历史上唯一一个被授予了大校军衔的营长。在接见过程中,毛泽东还风趣地说:“美蒋就那么几架U—2飞机,做个计划,不够我们打的嘛! ”
美蒋的U—2果然不够打的了。 1965年1月10日,地空导弹部队一营夜间作战,在包头附近打下了第四架U—2,生擒飞行员张立义;1967年9月8日,地空导弹部队十四营,又在浙江嘉兴上空,用我国自制的红旗2号导弹,击落了第五架U—2,飞行员黄荣北毙命。
黑猫中队被彻底地打散了,在当月就接到了美方的指令:拍摄侦查任务,暂停执行。从此以后,在中国大陆的上空,就再也没有出现过U—2的身影。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北京,承诺停止一切在中国大陆的侦察飞行。

1974年,曾经不可一世的台湾黑猫中队,被永久裁撤。

在新中国成立的艰难时期,岳振华和二营官兵勇敢地扛起守卫祖国领空,保卫祖国人民安全的重任。他们用着落后于敌人的武器装备打下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高空侦察机。岳振华和他的二营战士们,作为我国早期防空部队的代表人物,为我国的领空安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当之无愧的国家英雄。

晚年时期的原导弹二营营长岳振华大校与夫人李德序在一起的合影,岳振华大校1985年从北京军区副参谋长离休,2013年10月30日,因心脏病于北京军区总医院逝世,享年88岁,2019年9月入选建国70周年“最美奋斗者”个人名单,以表彰他对我国国防事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我军唯一的大校营长:主席特批,打落一架敌机,军衔上就加一颗星

岳振华大校与夫人李德序的合影

 

参考资料:《我国第一个用地对空导弹击落飞机的人——岳振华

英雄营”首任营长岳振华:矢志守卫祖国领空

所有跟帖: 

空政拍的电视剧“绝密543”,就是这段。挺好看的。 -绿珊瑚- 给 绿珊瑚 发送悄悄话 绿珊瑚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7/16/2022 postreply 16:07:43

这个电视挺好看的。原来是用苏联的导弹打的U2。 -BeagleDog- 给 BeagleDog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7/17/2022 postreply 10:58:32

朝鲜战争中,法国中将营长。 -老生常谈12- 给 老生常谈12 发送悄悄话 老生常谈12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7/16/2022 postreply 16:35:36

军队的通讯语言简洁明了,不会有错。再说下级报告,没听说上级会命令等一下再报告的,尤其这个关键时刻。这其中有名堂,呵呵。 -多哥- 给 多哥 发送悄悄话 多哥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7/16/2022 postreply 17:12:44

是等一等再先上面汇报,就是等打完了再报告给上级(更上一层) -jin_yin_hua- 给 jin_yin_hua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7/17/2022 postreply 00:33:31

报告是请示行动命令。下级报告上级接受。打完肯定是要报告结果的,这是军队不是现在影视剧中的戏子军队,呵呵 -多哥- 给 多哥 发送悄悄话 多哥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7/17/2022 postreply 01:47:34

西沙海战也是下面自作主张出兵。 -chufang- 给 chufang 发送悄悄话 chufang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7/17/2022 postreply 09:13:14

报告,一是行动中发现,出现问题,请示上级,这是不能等的。一是完成任务后,总结执行情况,是可以等的。 -信笔由墨- 给 信笔由墨 发送悄悄话 信笔由墨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7/17/2022 postreply 09:17:57

岳振华是从北京军区空军司令部副参谋长任上离休 -znr0505- 给 znr0505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7/16/2022 postreply 21:22:41

毛主席的伟业还包括,三反五反,大跃进,文革,四处树敌,说话前后矛盾。 -ich- 给 ich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7/17/2022 postreply 10:57:56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