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时候称“几两”的饭或馒头, 都是以几两饭票才能买的量, 好像没有以“成品馒头”的重量委计量单位的
所有跟帖:
•
我好像大学时去山里劳动时吃过4个馒头。。
-borisg-
♂
(0 bytes)
()
06/22/2022 postreply
12:58:32
•
我下乡参加过修水利,无偿出苦力,还自带行李住窝棚。唯一开心的是干饭管饱。我中午一顿可以吃掉1斤大米干蒸出来的饭,很香。没
-十具-
♂
(74 bytes)
()
06/22/2022 postreply
23:39:02
•
那时食堂、馆子说的几两,都是指加工前的重量。西方的default是指成品的重量。我算毛欠国人的旧账,查100g大米的热卡
-十具-
♂
(188 bytes)
()
06/22/2022 postreply
23:44:10
•
我是高中毕业回乡,也修过水利挖过河,饭量和你差不多,不过我们的饭总是不足,吃慢点就吃不饱,所以大家都吃得飞快。
-法眼-
♂
(272 bytes)
()
06/23/2022 postreply
08:18:40
•
办法有几种,第一是准备个极大的碗,或干脆就用个盆, 第二, 第一碗别装太多, 三扒两咽吃光, 马上乘饭桶里还有的时候去抢
-华府采菊人-
♂
(0 bytes)
()
06/23/2022 postreply
10:12:50
•
我有时给我们家的晚辈讲讲我们的经历,他们一脸迷惑,很不理解,不理解怎么会吃不饱呢。
-法眼-
♂
(0 bytes)
()
06/23/2022 postreply
10:28:04
•
别说年轻一辈, 就是过来人不也是装着“假装”不知道甚至否认有过那时的真事吗?
-华府采菊人-
♂
(0 bytes)
()
06/23/2022 postreply
12:15:32
•
40年前我们才开始挣脱《万历十五年》揭示的经济绝境。种植园的黑奴,资本论里的劳工很悲惨,但好像他们没有吃不饱。疲于奔命的
-十具-
♂
(97 bytes)
()
06/23/2022 postreply
12:32:15
•
做过远征军底层军官的黄仁宇研究明史,以经济为主线是正常人的思考,在国内阶级斗争为纲的史学界,成了清奇的方法论。乾隆爷赐给
-十具-
♂
(300 bytes)
()
06/23/2022 postreply
13: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