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很拉风的一件宝贝,也惹麻烦

改革开放前的中国社会,个人私有财产的概念十分陌生,共产主义的理想,社会主义的生活是我们一落地的就习以为常的现实。家里的住房,是老爸单位分配的,所谓的家具, 床桌子凳子可以到公家仓库去领,不用银子,人走了退回单位一了百了。家里的锅碗瓢勺到周边唯一的杂货店购买,反正牌子就是那么三两个,没什么好挑的。极个别家庭条件好些,有个自行车,收音机,缝纫机或其中之一的也是算高档的。别的什么好东西真少见,那会家家如此,觉得挺正常,本该如此生活...... 

文革后期老妈调到一个负责外劳的单位,业务就是接到支援亚非拉穷兄弟的任务后,他们就组织各省市对口单位,下排劳务指标,那会这是打破脑袋的肥差。通常一趟外劳的收获, 除了被单位抽头,剩下的也够让自家大大改善。有些人脑袋灵活,买几样国外玩意,回来自用或转手都是生财之道。

有天有个曾外劳的工人到老妈部门办事,大家聊起来,老哥说前几年出国劳务带回一台135德国莱卡照相机,自己没什么情调,也不爱摆弄,放在家里就是浪费,想把它转手变现,不知老妈是否有意?见此,老妈回家跟老爸商量,因为老哥要价过百元,比他们俩一个月的工资还多出一截。老爸有些小资情调,执意拿下,于是我们家自此就有了一台二手的135 德国相机之奢侈品,比之当时的120相机体积小,一次拍片数量也多。

这相机跟随我们多年,记下了不少咱上小学以来的不少美好瞬间。现在能时不时怀旧,随时翻看相册,也多亏当时有此宝贝记录下的瞬间。家里有个相机,父母的同事渐渐晓之一二,要好的也会借去一用,时间一长难免有手重者,使用不动当搞出点事故,给彼此带来些烦恼。

待我上大学的八十年代初,那时虽有了电视收录机之类的玩意,相机还没走入寻家百姓家,我们的相机依然是个宝,这时也传到咱手里,尤其大学四年,班里的大小活动都出自咱手,现在微信大学群的怀旧之中作不少都是出自这德国小相机。冥冥之中一段生活的记录,画面折射了时代的痕迹。一张照片的信息量有时能超越一篇文字, 所以现在手机照相录像的功能强大也是出自于此。

在大学有个相机挺拉风,不时有同学想照个像留个倩影咱都乐意服务,但是麻烦也来了,有同学老乡活动或谈恋爱,要借相机助威,你说借不借,借给谁,之中还真有不少故事有误会有不悦-:)总之都是物质匮乏时代不得不要面对的烦恼......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是照片里的这个吗? -puyh- 给 puyh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6/10/2022 postreply 11:26:30

我看不像。 -chufang- 给 chufang 发送悄悄话 chufang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10/2022 postreply 12:53:08

德国Leica 相机。 -akc- 给 akc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6/10/2022 postreply 11:42:00

文中相机照片取自网上,咱那台还在国内老爸家里,样式老多了 -:) -Y自然流露Y- 给 Y自然流露Y 发送悄悄话 Y自然流露Y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10/2022 postreply 12:01:35

我爷爷在民国时期就有Leica,还有干板照相机,文革前我家有上海58-ii是仿徕卡 -dudaan- 给 dudaan 发送悄悄话 dudaan 的博客首页 (330 bytes) () 06/10/2022 postreply 12:30:10

這台可以値4百到5百美金 -飯盛男- 给 飯盛男 发送悄悄话 飯盛男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10/2022 postreply 19:51:53

别说的那么可怜,文革中一般家庭也有祖传的金银首饰。 -XYZ94538- 给 XYZ94538 发送悄悄话 XYZ94538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10/2022 postreply 16:22:19

那時相机還是一大浮財、保値的 -飯盛男- 给 飯盛男 发送悄悄话 飯盛男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10/2022 postreply 19:08:52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