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答友人》一诗原名是 《七律·答周世钊、李达、乐天宇同志》

本帖于 2022-04-29 11:23:51 时间, 由普通用户 znr0505 编辑

ZT:

1983年11月1日,《羊城晚报》刊发周文韶的《 “友人”仅是乐天宇?——〈七律·答友人〉所指的“友人”究竟是谁》一文中写道:

“去年第一期《高校图书馆工作》曾刊登过一篇题为《答友人是谁》的文章,认为毛主席诗稿《七律·答友人》原稿标题的‘友人’一词应为‘乐天宇同志’。此说广为流传,并为多种报刊转述。今年九月,笔者二上九嶷山,访问了八十三岁的乐天宇教授,就此事请教了他。乐老认为,这种说法,与事实是有出入的,并介绍了当时的情况。……

一九六一年,乐老和李达、周世钊同志一起闲谈,刚巧乐老的家乡来了客人,给他捎来了九嶷山的斑竹。于是三人商定,送一根斑竹给毛主席。另外,李达个人送一根斑竹毛笔,并写了一首咏九嶷山的诗词,周世钊同志送一幅内有东汉文学家蔡邕的文章的墨刻,乐老送一条幅,上半截是蔡伯喈写的《九嶷山铭》的复制品,下半截是乐老撰书的一首七律:《九嶷山颂》,落款是‘九嶷山人’。

不久,乐老在毛主席的秘书田家英那里看到了毛主席的诗稿,题为:《七律·答周世钊、李达、乐天宇同志》。乐老要求田家英同志圈掉他的名字。因为当时郭沫若正在编注毛主席的诗词,田便把乐老的意见转告郭老,郭老说,那也好,不如改为 ‘答友人’吧,友人是表示多数的意思。这次,乐老希望把事实披诸报端,以免以讹传讹。”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