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是国家大粮仓,提供全国45%的城镇商品粮和大部分军粮,吉林省也是产粮大省。四川粮食不可能往辽宁调拨,东北三省
50年代黑龙江省和吉林省就人均粮食600斤,辽宁省人均粮食300斤。
第四类是粮食。从粮食总产量来看,东北和我国其他产粮大区相比差不太多,但如果按人均量,东北的人均粮食产量是全国最高的,所以东北的粮食往关内调度较多,为全国的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按人均计算,1949—1957年,辽宁的人均粮食产量是300多斤,而吉林和黑龙江则要达到人均600斤左右,远高于其他省份和区域。因此,东北的粮食成为解决全国粮食问题的重要抓手。20世纪50年代初,上海和华东的粮价暴涨,为了平抑物价,当时负责经济工作的陈云同志,曾经在1952年1月专门电告当时的东北区政府和上海市政府,询问能不能从东北买一些粮食调运到上海,解决上海米价猛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