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她才有了坎坷,所以才所见她文字的“直率”
只说《往事并不如烟》和《伶人往事》这两本书,文笔谈不上有多优美,纪实占了绝大部分,虽然有些细节并不是自己亲身经历的。我感觉那些“纪实”的细节带了她自己很大的情绪和立场
就如每个读者都有自己的情绪和立场,她也可以有她的,甚至可以听别人说再加入自己的。楼上提到写李少春的文章,有个细节很有意思,她写李袁(袁世海)被关起来写检查,俩人文化水平
不高,写不出来,跟两个小学生一样,就互相扔纸条问对方怎么写。这种故事,道听途说的可能性最大,她的书里很多这样的故事。要不然就是把“我”摆在一个很显眼的位置,经常还要特别说明
一下“我”,让人觉得写作层次远非上品。总体来说我觉得《伶》比《往》的写法更好,一个是对自己的关注降低了,另外一个描写人物更加生动有画面感。
还有人说她写的东西”哀而不伤“,就算是吧,但这四个字之前还有“温柔敦厚”,她远远没做到这点,我想是她性格经历所限。她的专业是戏曲研究,可惜在自己专业领域实在缺乏建树,让人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