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山区小路弯曲陡峭, 挑担行走多有不便, 劳动人民创造了因地制宜的搬运方式, 避免了换肩

西南山区很多东西靠”背“, 装在背篓中,挂双肩上,把重量分散到两个肩膀上。

同样的原理,更特别的是为使休息时无需把货物取下来,在屁股边上支一个架架, 休息时直接就坐在架架上, 架架就等于是第三条腿了。这么一来, 早上把货物背上了背, 直到下一站歇夜时才取下, 看上去取下装上很费事。

这张应该更清楚, 休息时可以靠在山坡坡边, 所背货物也就靠在了山坡上, 人不需要吃太多的分量, 但还是得靠人来平衡货物不倒。

又是一种双肩背的方式, 这个就比较容易上下货物了, 也是有一个支架在背后, 技巧在于停下时背架的两个底端和支架的底端, 呈三角形稳定态势的摆放, 搬运工的停放取下装上, 需训练有素。

八十年代初, 有亲戚从四川到上海,一个六十几岁的老高级工程师, 就用背篼背个小石磨到我家,一路引起上海路人的稀奇眼光。

所有跟帖: 

从士兵到学童,都喜欢背这种负重方式。即利于平衡,还腾出双手。 -十具- 给 十具 发送悄悄话 十具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30/2021 postreply 13:31:05

这种背篓,还有独轮车,也许适合朝鲜战争时山区的环境。 -欲千北- 给 欲千北 发送悄悄话 欲千北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30/2021 postreply 15:47:51

独轮车不合适, ”背“肯定可以, 朝鲜人”也”是有两根木头做个架子来背东西的, 一则双肩分力, 二则腾出双手可以抓树枝 -华府采菊人- 给 华府采菊人 发送悄悄话 华府采菊人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30/2021 postreply 18:05:43

双肩背易于左右平衡,缺点是重心靠后。士兵可以把枪械挂前胸保持平衡。农民就只好弯腰了。反正爬山是前倾的。下山前后平衡难,但不 -十具- 给 十具 发送悄悄话 十具 的博客首页 (134 bytes) () 11/30/2021 postreply 18:55:06

美国人在阿富汗用驴子。 -chufang- 给 chufang 发送悄悄话 chufang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30/2021 postreply 19:24:36

还真不知道。以为是靠直升机空投。 -十具- 给 十具 发送悄悄话 十具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30/2021 postreply 19:49:15

奠边府法军占一小高原,修机场把重武器运上去。心想越共无法把火炮运上山,你围了我也奈何不得。最后武元甲的兵把炮拆了给搬上去了 -十具- 给 十具 发送悄悄话 十具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30/2021 postreply 20:02:41

有图有真相 -chufang- 给 chufang 发送悄悄话 chufang 的博客首页 (87 bytes) () 11/30/2021 postreply 20:27:03

阿富汗这种山路不算难。凉山阿坝马帮走的山路比这个窄。还有的地方真就是羊肠小道,????上不去的。看下面德军第一山地师 -十具- 给 十具 发送悄悄话 十具 的博客首页 (16470 bytes) () 11/30/2021 postreply 21:51:41

看起来好艰辛。现在的生活进步好多。再穷的地方,摩托车还是有的。 -捕风客- 给 捕风客 发送悄悄话 捕风客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30/2021 postreply 16:19:53

不一定, 凉山彝族地区那种爬天梯的地方, 摩托车也没有用 -华府采菊人- 给 华府采菊人 发送悄悄话 华府采菊人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30/2021 postreply 18:07:02

在贵州下乡时,没有公路,老百姓的肩膀什么都挑。那时习以为常,现在看看老百姓真是苦 -daloon- 给 daloon 发送悄悄话 daloon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30/2021 postreply 21:35:00

贵州小女孩挑着两桶粪水上山浇肥毫无问题。 -chufang- 给 chufang 发送悄悄话 chufang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01/2021 postreply 09:36:33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