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好的故事。记忆有些小误差,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是78年初出来的。你还比较幸运啊,一直在摸书本,我当时找点教材复习,也很困难。
所有跟帖:
•
其实我没有一直摸书本,学的东西只记得原理,捡起来容易。幸运的是我被侯书记送去化学培训班。
-YangLin64-
♂
(0 bytes)
()
11/19/2021 postreply
11:25:41
•
你还是比较会学习。其实,我们这些人虽幸运考取了;但其实受文革影响很大的;我的中学数理化是自己突击自学的,不如系统学习更扎实。
-法眼-
♂
(0 bytes)
()
11/19/2021 postreply
12:10:07
•
我上大学之后,发现很多东西都没学过,所以拼命地补课。期中考试考了90多分(觉得挺容易,以为谁都能考90多),从此上道,一直名列前
-YangLin64-
♂
(0 bytes)
()
11/19/2021 postreply
13:23:35
•
徐迟的报告文学对77级高考录取的影响颇大。听说厦大数学系计划招60多名77级新生,
-清源白水-
♂
(511 bytes)
()
11/19/2021 postreply
11:32:23
•
78年第1期《人民文学》发表的。
-法眼-
♂
(0 bytes)
()
11/19/2021 postreply
11:44:14
•
你说得对, 谢谢! 我记得当年是在报志願之前读了他的文章。
-清源白水-
♂
(0 bytes)
()
11/19/2021 postreply
11:57:01
•
哈哈
--hutu--
♂
(0 bytes)
()
11/19/2021 postreply
14:03:38
•
谢谢指正。那大概是我上大学之前读到的。我一直喜欢数学。
-YangLin64-
♂
(0 bytes)
()
11/19/2021 postreply
11:34:35
•
是的;77年高考报名时,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还没发表;春节后入学时,《哥德巴赫猜想》已经轰动了,所以可能刚入学就读到了。
-法眼-
♂
(0 bytes)
()
11/19/2021 postreply
11:43:02
•
77至80初出版了很多有水平的文章。王梓坤的《科学发现纵横谈》也是一篇非常好的文章。
-信笔由墨-
♂
(0 bytes)
()
11/19/2021 postreply
12:11:58
•
《科学发现纵横谈》是一本书,读过。他的数学专著,随机过程方面的,反而没读过。
-法眼-
♂
(0 bytes)
()
11/19/2021 postreply
12:24:47
•
王梓坤这名字好熟,这么说来,不定读过他的随机过程? 一点都不记得了
--hutu--
♂
(0 bytes)
()
11/19/2021 postreply
14:02:28
•
我们的数理统计教材就是王梓坤主编的
-znr0505-
♂
(0 bytes)
()
11/20/2021 postreply
14:2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