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军、张难难、张国华与62年中印战争

有一张照片非常著名,那就是小肯尼迪在参加父亲肯尼迪总统葬礼时的敬礼照,这张照片令人唏嘘,让人感慨。

                                     

在中国,也有一张3岁孩子的敬礼照片。但这张照片远不如小肯的这张知名。但如果您了解了这张照片幕后的故事,一定会与我一样震惊、感慨,以至于感激。正是由于那一代人的牺牲,换来了西南疆域60年的安宁。

                  

 

     

这张照片的主人公是3岁的难难。1950年,18军进军西藏。难难在进藏的途中病倒了,高原反应导致孩子高烧不退,最后医治无效,成为了18军进藏牺牲的第一人。难难患的是急性肺炎,注射过一支盘尼西林并没有好转。医生准备把最后仅有的一支盘尼西林注射给难难,但孩子妈妈不同意,因为她刚刚知道有一个战士闹思想情绪,神情低落,人都瘦了。她对医生说,留给这位战士吧。当时,她妈妈想着难难退烧以后就会慢慢好转。后来她每每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就会流泪。她说,如果把那支盘尼西林注射给难难了,也许她就不会被死神拉走了。

 

难难的父亲就是开国中将 – 大名鼎鼎的张国华将军。

                                                       

张国华(1914.10.22—1972.2.21),曾用名张福桂、李亚霖,江西省永新县怀忠镇人。解放军高级将领,开国中将。

 

1929年3月,张国华把名字“福桂”改为“国华”,未满十五岁的他奔赴井冈山参加了王佐、袁文才的部队,后该队伍成为毛泽东、朱德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的一部。解放后,张国华还曾被毛亲切地称呼为“井冈山”。

 

张国华曾任解放军第18军军长,西藏军区司令员、军区党委第一书记;1967年后,张国华先后任成都军区第一政委、成都军区党委第一书记,四川省委第一书记、四川省革委会主任,全面负责军地工作。中共中央军委委员等职。为中共第九届中央委员、中央军委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张国华将军文武双全,即是政工干部,也是军事干部。他戎马一生、功勋卓著,但站在民族的角度,他最大的功劳有二:解放西藏;将印军赶出中国。凭此两项,张将军功彪史册。

 

1.对印自卫反击战

 

1876年,英国全面占领了印度,但英国得陇望蜀,一心想把西藏也从中国手里夺过去,后来自行制定了一条臭名昭著的边界线——“麦克马洪线”。尽管后来印度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但对西藏的狂想却越发强烈。1962年10月,屡次向西藏扩张领土的幻想破灭后,印度开国总理——尼赫鲁气急败坏地下令:“要以军事力量对付中国!”

 

说实话,当时的中国内忧外患极度困难:美国对中国实施贸易封锁;苏联撕毁所有援助中国的合同;我们不仅对外面临巨额债务,国内还正赶上三年自然灾害。

不仅如此,当时进入西藏根本没有什么像样的路,后勤补给非常困难。毛泽东思虑再三,找来了当时西藏军区的司令员——张国华,颇为担心地问:“这一仗我们能不能打赢?”张国华将军斩钉截铁地说:“一定能打赢,请主席放心!”毛主席继续问:“要是打输了怎么办?”没等张国华回应,毛主席一脸悲凉地说:“如果我们没打赢,也没办法,只怪我们没本事,大不了西藏被敌人全占了,总有一天我们会夺回来。”

 

张国华听后默不作声,他要用实际行动给与了最好的回答!

 

以下这个视频介绍中印开战后,印方从盲目自信,到彻底崩溃及停战的演变过程。就会知道为何印度60年仍不能从这一战争阴影中走出的原因所在,这也对目前的中印关系有着借鉴作用。

 

 

2. 62年中印之战对印度和整个南亚次大陆的影响

 

其一是印军惨败后,印度人极度憋屈,对执政的国大党极为不满。当时作风偏务实的印度总理尼赫鲁本来还想凭借自身威望搞印度版的土改,希望在有生之年整合印度,但就因为这次惨败,打得他在印度人心中的威信不存,原本计划的土改也流产了。对印度这种人口密度大的国家而言,不搞土地改革,根本不可能顺利实行工业化。而没有工业化基础,印度的崛起也是无从谈起。

 

其二,印度自建国以后,拳打巴基斯坦,脚踢印度土邦,拿下东北七邦,武力驱逐葡萄牙军队,在中印开战前,未尝一败。也就巴基斯坦稍微强硬一点,但其也对未来很渺茫,看不到希望。但没想到的是,就这一战,把印度人的底裤全打出来了。导致围观战争的南亚诸国都是唏嘘连连:原来印度就是这个熊样啊?

 

第三,中印战争让印度认清了现实,不再对吞并西藏抱有幻想。当年英国分割印巴的时候,印度国土面积没有现在这么大,现在印度有29个邦,但当时只有15个邦。从15到29,这是很明显的增长,印度的军心民心也就伴随着这种扩张,达到了顶点。当时的印度人无知者无畏,认为印度就应该一直前进前进,遇到阻碍就干掉阻碍,没什么困难是印度不能解决的,包括中国。在中方看来,西藏是中国的,任何势力都不能染指西藏。但在印度人看来,西藏应该是印度的。

 

这一战打完后,印度人被扇醒了,中国人算老几,不好说,但反正印度不算什么。然后印度明白了:解放军脚下站着的土地,都是中国领土,中印边界就这么大致确定了。中国通过这一战,稳定了大西南形势。尤其是加强了对西藏的控制。自辛亥革命后,西藏当局在英国扶持下,一直是半独立状态,长达四十年之久。国民政府对西藏的前、后藏地区,几乎没什么控制力。仅有的一点影响力,还是名义上的。

 

中印开战之前,中央对西藏的控制也不算特别强,藏区的分裂势力很猖獗,印度在幕后一直资助这伙分子,并在其国内叫嚣,咄咄逼人,导致中印边境形势严峻,爆发战争只是时间问题。但在战后,印度被打老实了,彻底的断了一口吞下我国西藏的幻想。现在的印度,顶多就只敢搞点小动作了,不敢再叫嚣大打,打全面战争,这个结果无疑就是中印战争的宝贵遗产。

 

 

 

 

所有跟帖: 

印度最后还是占领了藏南。 -Meiyangren- 给 Meiyangren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1/10/2021 postreply 10:43:34

印军惨败,大概可参照韩战的联合国军惨败。 -上流Man- 给 上流Man 发送悄悄话 上流Man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12/2021 postreply 08:23:24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去过西藏的人才能体会到当年不得不后撤的苦衷,才不会说三道四。 -信笔由墨- 给 信笔由墨 发送悄悄话 信笔由墨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10/2021 postreply 11:13:12

军队再牛干不过大自然,见好就收也还算可以了 -randd2000- 给 randd2000 发送悄悄话 randd2000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10/2021 postreply 11:18:40

侵略者一定要干的。 -LengXiao- 给 LengXiao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1/10/2021 postreply 13:53:51

任容阴法唐都驳斥过守不住的说法。另外,既然知道守不住干吗还打?打了不说还比战前多丢了20公里. -公鲨- 给 公鲨 发送悄悄话 公鲨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10/2021 postreply 16:31:49

建国后,毛经常干蠢事。 -欲千北- 给 欲千北 发送悄悄话 欲千北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10/2021 postreply 17:24:13

西线怎么说?那地方虽然叫“中国的白石滩”(Aksai Chin),但从法理上没有理由是中国的领土 -捕风客- 给 捕风客 发送悄悄话 捕风客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11/2021 postreply 06:22:55

中共当时的想法是以东线换西线。印度不干。 -捕风客- 给 捕风客 发送悄悄话 捕风客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11/2021 postreply 06:25:06

难难三岁就死了,想想真是令人难受。 -多哥- 给 多哥 发送悄悄话 多哥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10/2021 postreply 16:55:56

是啊! -有言- 给 有言 发送悄悄话 有言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10/2021 postreply 21:02:41

此文编故事,事实上这个小孩在18军还在四川乐山没出发就死了而不是“进藏的途中病倒了,高原反应导致孩子高烧不退” -bayroam- 给 bayroam 发送悄悄话 (67 bytes) () 11/11/2021 postreply 12:45:32

啊?可见土共的宣传完全无中生有、很多都是直接杜撰,比如文中说的三年”自然“灾害。 -上流Man- 给 上流Man 发送悄悄话 上流Man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12/2021 postreply 08:20:59

当年参仗的官兵如今过得如何? -飞来寺- 给 飞来寺 发送悄悄话 飞来寺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11/2021 postreply 16:38:15

给您一个链接 https://v.ixigua.com/RSGgMBB/ -古树羽音- 给 古树羽音 发送悄悄话 古树羽音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11/2021 postreply 17:58:07

赢了面子,丢了里子 -southgate- 给 southgate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1/11/2021 postreply 18:34:01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