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民国时期京剧就已经在上海扎根了,比如童家班就在上海。上海本地人真的喜欢京剧吗?

来源: 2021-11-07 08:23:06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1935年,童祥苓生于天津。在他懂事时,大他13岁的四姐童芷苓早已是红透上海滩的头牌坤旦。为了培养这个童家最小的弟弟,姐姐不惜工本,为他广延名师。十几岁时,童祥苓便与二哥寿苓、姐姐芷苓、葆苓一起,令童家班扬名梨园。
结缘“杨子荣”
年轻时的童祥苓年轻时的童祥苓
解放后不久,童芷苓率童家班一起进入上海京剧院,童祥苓每月可以领到350元工资,这在当时是很多人难以想象的。到童祥苓20岁出头时,他在圈里已颇有名气,但真正让他声名远扬的,却是《智取威虎山》的主人公杨子荣。1964年,现代戏《智取威虎山》剧组到上海选演员,童祥苓经过考试和面试,最终被选中。凭借自己的天资、功底和勤奋,他出演的杨子荣得到了各方肯定。
《智取威虎山》最早在1958年由上海京剧院排演,之后经过1964年到1967年的集中修改加工,成为了文革期间的八个“样板戏”之一。期间剧中的主要演员“杨子荣”走马灯似的一换再换,而最终被选中的却是当时已被打成反革命的京剧名角童芷苓的弟弟,“童家班”成员之一童祥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