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篯事略

来源: longmarch 2021-08-31 04:48:25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7567 bytes)

1953年11月中旬,汪篯怀揣着两封信,一封是郭沫若写的,一封是中科院副院长李四光亲笔所写,踏上了南下的列车。行前他放言:“我这个老学生去请他来,一定请得动。”

师徒两条道路的碰撞

 

谈话中陈寅恪说:“我的思想,我的主张完全见于我所写的王国维纪念碑中……我认为研究学术,最主要的是要具有自由的意志和独立的精神。

接着,陈寅恪提出自己出任历史研究所所长的条件:“第一条:‘允许中古史研究所不宗奉马列主义,并不学习政治’不仅如此,陈寅恪还要求汪篯“你要把我的意见不多也不少地带到科学院”。这便是日后学界盛传的《对科学院的答复》。

 

而第一个被揪出来开刀祭旗的便是汪篯。北大历史系的学生们专门在其家的房门上贴上了“封条状”的大字报,

但他的内心却无法忍受“革命者”对自己这位“党内专家”的羞辱。

就在当天夜里,汪篯打开家中备藏的杀虫剂“敌敌畏”喝了下去。未久,“敌敌畏”毒性发作,汪篯痛苦不已,开始在家中号叫并且以头撞击水泥墙壁。邻居于漆黑的夜幕中听到隔壁突然传出如此凄惨可怕的声音,于惶恐中急忙招呼众人前来施救。但汪篯显然是去意已决,早已反锁了家门,外人无法进入。

当众人把门强行撞开时,发现他早已气绝身亡。这一天是1966年6月11日,死时汪篯年仅50岁。

汪篯死后,被官方定性为“畏罪自杀,自绝于党和人民”

 

 

 

所有跟帖: 

这一幕场景很快就会重演了。。。 -obama_北美101- 给 obama_北美101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31/2021 postreply 08:06:25

加跟帖:

  • 标题:
  • 内容(可选项): [所见即所得|预览模式] [HTML源代码] [如何上传图片] [怎样发视频] [如何贴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