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校长张干病逝前,对儿子说:给毛主席写信,说我对不起他

来源: williamsteng 2021-08-26 22:57:07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70383 bytes)

原创:红色史事

1950年国庆节前夕,老校长张干家中来了一位老熟人,他就是毛主席在湖南一师的同班同学——周世钊zhāo),来到张干的家中后,他亲切地问候道:“张校长,好久不见!”虽然,现在张干已经不是校长了,但周世钊还是习惯喊他校长。

随后,二人在交谈的时候,周世钊便说起了,毛主席邀请他去北京参加国庆观礼的事情,张干听后,诧异地问道:“这么多年了,他还记得你吗?”周世钊回答道:“肯定的啊,我们常常都会通信,他怎么会不记得我呢? 对了,张校长你有什么想对润之说的吗?”

一时间,张干的脑袋一片空白,毛泽东曾经是他的学生,如今已是国家最高领导人,想想自己在多年前为难过他,现在自己又有什么话对他说呢?于是,他对周世钊说道:“没有,你代我向他问好就可以了。

1967年,校长张干病逝前,对儿子说:给毛主席写信,说我对不起他

图|周世钊

其实,张干就是毛泽东就读湖南一师时的校长,二人之间还发生过一段有趣的故事,下面我们就来看看,那时究竟发生了什么?

“驱张运动”主人公——张干

张干,湖南新化人,生于1884年,家境贫寒,经常过着有上顿没下顿的日子,在他10岁的时候,父亲因积劳成疾而去世,这让本就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为了生活,年纪不大的张干只能边干活边读书,极其刻苦。

为了有朝一日能够出人头地,他不会浪费一点时间,每天不是在干活,就是在读书,经常读书读到半夜,而且他为了防止自己睡过去,将字条系在手指上,只要自己想睡觉了,就会用火点燃字条,疼醒后继续看书。

1908年,张干从湖南中路师范学堂毕业后,选择留校当一名教书先生,那时候的张干,教学能力很强,手底下的学生成绩都非常优异,因此在当地非常受学生的欢迎,就连其他的老师也纷纷效仿他的教学方法。

1967年,校长张干病逝前,对儿子说:给毛主席写信,说我对不起他

图|张干

1912年,湖南中路师范学堂改名为湖南公立第一师范学校,该校的第一任校长孔昭绶shòu),他思想开放、温和慈祥、没有架子,是个很好相处的人,因此在学校常常能和学生们打成一片,而且他还积极鼓励学生们去参加救国运动。

在孔昭绶的带领下,该校成为了当时数一数二的名校,许多家长都争着抢着,将孩子放到这里读书,但是后来,因为“五九国耻”事件的原因,孔昭绶不得不离开学校,远走他乡。

1914年,湖南公立第一师范学校和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合并为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由张干担任校长,当上校长之后,张干认为当下学习才是最重要的,因此他严禁学生参加与学习无关的所有活动,甚至还定制了一套极为苛刻的校规,让学生们苦不堪言。

再来看看毛泽东这边,在1912年他离开军营后,准备继续求学,为此他做了许多有关于未来的规划,比如说:选择怎么样的学校、学习什么专业以及将来从事什么工作等,他先后选择了六所学校,交了六次报名费用,可是最后都因为不合自己的心意而放弃了。

1967年,校长张干病逝前,对儿子说:给毛主席写信,说我对不起他

图|学生时代的毛泽东

在这之后,毛泽东在家里待了一段时间,想来想去还是觉得应该去读书,最后他以第一名的成绩进入了湖南省立第一中学。怀着兴奋的心情入学后,他发现这所学校也不是他想要的,特别是该校的校规太死板了,于是他呆了半年后,就果断选择了退学。

后来,毛泽东就开启了自学生活,每天都会去图书馆看各种领域的书籍,一般到了图书馆关门才会离开,后来因为父亲不满他这种学习方式,迫于压力,便只好重新开始求学的道路。

毛泽东为“驱张运动”写下《驱张宣言》

1913年,毛泽东考进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预科,在那期间,他一直都是学校的佼佼者,他刻苦求学的精神,得到了许多老师的关注,并且身边也聚集了许多优秀的学生,直到1915年,一切都发生了改变。

1915年6月,湖南省议会颁布了一条新规定:从秋期开始,在校每个学生都必须缴纳10元学杂费。这项规定一出就引来了众多学生的强烈反对,因为当时学校的学生家境都差不多,甚至有些连吃饭都是难题,10元学杂费如果不是家境优越,根本就出不起。

最关键的是,这种事情没有先例,因此推行起来简直就是寸步难行,特别是该校的学生家境大多都是比较贫寒的情况下,更难实施下去。张干作为校长,他的态度很重要,但没想到的是,张干会支持上级的决定。

1967年,校长张干病逝前,对儿子说:给毛主席写信,说我对不起他

图|毛泽东

因此,引起了学生们的强烈不满,一时间关于张干的各种“传说”也在学校传播开来,他们一致认为校长这么做,就是为了讨好上级,后来,随着时间的发酵,学生们的怒火达到了极点,于是才有了“驱张运动”,而驱张运动的主要领导人就是毛泽东

一开始的时候,以毛泽东为首的大多数学生想通过罢课,让校长收回成命,取消这项不合理的政策,但是张干这个人比较死板,他认定的事情很难会改变,因此他坚持自己的决定,并没有收回这项政策。

就这样,由毛泽东为首的多名学生发起了“驱张运动”,为了揭露张干的行为,有一位同学特地写了一篇文章,批判校长张干,毛泽东看后觉得不好,因为该文章只是单纯地批判张干的人品问题,要想抗议成功光靠这些可不够。

于是,毛泽东重新写了一份《驱张宣言》,该文尖锐地讲述了校长办学无方、贻误青年等问题,这篇《驱张宣言》很快就被印制为传单,在校内广泛分发,瞬间,所有人都知道张干的 事情了。

张干知道后,十分生气,后来当他知道《驱张宣言》是毛泽东写的后,直接张贴告示,称要开除以毛泽东为首的17名“闹事”学生,他这么做是因为毛泽东等人让他丢尽了脸面,咽不下那口气,便作出了这样的决定。

1967年,校长张干病逝前,对儿子说:给毛主席写信,说我对不起他

图|伟大领袖毛泽东

但是他不知道的是,他如今的作为,不仅没能解决问题,反而让学生作出了更加强烈的抵抗,一时间“驱张运动”被推上了高潮,在当时这可是个大事件,因此惊动了湖南省教育厅,督学接到上级指示后,前来调查这件事情。

面对督学,毛泽东没有丝毫胆怯,反而看准时机递给他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张干只要一日不离开学校,我们就一日不上课。”督学看后直冒冷汗,后来因为教育厅不敢引发众怒,只好免去张干的职务。

“驱张运动”背后的故事

就这样,随着张干的离开,这场浩浩荡荡的“驱张运动”也就此结束,这件事情看起来是张干和学生之间的矛盾,实际上这背后还有一段不为人知的隐情。

前文有和大家提到过,张干小时候家境贫寒,从小就吃了不少的苦,他作为一个从穷苦中走过来的人,怎么会不知道学生们的难处呢?需要交学杂费的政策一出来,他虽然表面上给予了支持的态度。

但是在暗地里,他为了不让学生因为交不起学杂费而失学,曾经向学校多次寻求拨款,但是每次都无功而返,他们都认为这只是一点小事情,学杂费也并不多,因此都不愿意提供帮助,失望而归的张干一时间也不知道该向谁求助才好。

1967年,校长张干病逝前,对儿子说:给毛主席写信,说我对不起他

图|湖南第一师范学校合影,四排右二为毛泽东,五排右一为周世钊

偏偏就在这个时候,学校后勤又出了问题,因为后勤的资金耗尽,学校食堂已经快维持不下去了,迫于无奈,张干只好变卖家当,将钱拿出来,维持学校食堂的正常运行,这下张干真的是一穷二白了,家中一点值钱的东西都没有了。

对于“驱张运动”,张干没有一句怨言,反而还在四处寻求帮助,最终他找到了长沙一位巨富,见面后,张干表示希望他能借点钱给学校,让学校能够运作下去,帮助贫困的学生避免失学。

一番交谈下来,对方也了解了张干这边的情况,因此他表示很愿意帮助学校渡过难关,甚至提出向学校捐赠5000大洋,不等张干道谢,对方又提出了一个条件,当张干听完后,直接暴走,二话不说就拒绝了。

原来对方的条件就是开除毛泽东,张干一听就拒绝了,他说:“如果需要以一个学生的未来换取大洋的话,那么我张干是绝对不会做的。”说完,张干就怒气冲冲地走了,当时这些事情学校的老师和学生没人知道。

1967年,校长张干病逝前,对儿子说:给毛主席写信,说我对不起他

图|毛泽东

他们都以为张干真的是在讨好上级,特别是张贴告示要开除毛泽东等人后,学生们更加坚信自己的想法,殊不知张干为了他们整日东奔西走,当张干被免职的时候,他对办公室的老师说了一番意味深长的话:

“很早我就知道自己迂腐保守,学校的学生都不喜欢我,可是这并不是我的本意。想想孔校长当年一腔热血,到头来却得了个背井离乡的结果。我不能拿学生今后的命运开玩笑,因此我只能委曲求全,低头办事,我也想让学生能够有所为,只不过在这乱世之中,保命才是最要紧的,如果命要是没了,这一切还有什么意义?”

说完这些话,办公室的教师们都语塞了,一时间安静极了,张干将自己的办公桌反复擦拭后,静静地站了许久,像是在做最后的告别一样,良久,他迈着沉重的步伐离开了这所学校。

时隔多年,师生二人再联系

后来,毛泽东毕业后就一直从事革命工作,张干和他虽然失去了联系,但却一直都在默默关注着他的革命活动,1945年,年过花甲的张干,在邵阳市省立六中教书,一天在报纸上看见了蒋介石邀请毛主席去重庆和平谈判的公开信。

张干非常了解毛泽东的脾气,因为担心他不会应邀,如此就不利于解决国共两党之前的矛盾,因此他焦急地向延安发了一份电报,让毛主席早日前往重庆谈判,之后他还告诉学校的老师,毛泽东就是他以前的学生。

1967年,校长张干病逝前,对儿子说:给毛主席写信,说我对不起他

图|1945年,重庆,毛泽东和蒋介石互相敬酒

1949年7月,张干因为年纪大了,身体不好,便辞掉了省立六中的职务,准备回到家乡养老,因此他特地用半辈子的积蓄,购置了一块田产,谁知不久后新中国成立,他因为这块田产,被划为“地主”。

因此,张干后来的生活过得很艰辛,没有办法,迫于生计他只好再赴长沙,来到一所学校任教,可是就算如此,他的生活还是非常困难,有时竟连饭都吃不饱。

1950年,国庆节前夕,周世钊特地来看望张干,当谈及他即将去北京参加国庆观礼时,问到老校长有没有什么话需要捎给毛泽东时,张干思索再三,只说了一句:“代我向他问好,就可以了。”

10月5日,毛主席在中南海设宴,邀请了徐特立、王季范、周世钊等人,多年不见的他们有说不完话,他们在饭桌上一边回忆从前,一边喝着酒,开心极了,不知怎么主席突然想起了 曾经的老校长张干。

1967年,校长张干病逝前,对儿子说:给毛主席写信,说我对不起他

图|毛主席和徐特立合影

便询问周世钊,校长是否还健在,周世钊听后,立马就讲起了张干现在的情况:“在的,他一直都在教书,现在还在妙高峰中学教书,一直没离开过讲台……”毛泽东听后有些不敢相信地说道:“看他当年的样子,才30多岁就当上了校长,我还以为他会继续往上爬,结果却没有,解放前后都吃粉笔灰,真是难能可贵啊!”

大家也开始聊起了张干,王季范说:“润之,要说啊当年张干处分你,极有可能是触犯了他的威严,不见得是出于政治目的。”听完,毛泽东带着愧疚说道:“现在想想,当年的政策,也不能归罪于他。”

这时,周世钊有点难过地说道:“张干家六口人,现在的生活十分困难,他自己又身患重病,经常卧病在床,一大家子都靠着他那点工资,有的时候竟无米为炊,苦的很啊!”主席没有想到老校长会过得这么苦,略带责备地语气说道:“你怎么不早点跟我说,像张干这样的老教育家就应该照顾啊!”

几天之后,毛泽东特地写信给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席:“张干老先生,是湖南教育界老人,现在平均七十多岁,一生教书从未做过坏事,现闻先生家口甚多,生活极苦,拟请湖南省政府每月至少给津贴米若干,借资养老。”

1967年,校长张干病逝前,对儿子说:给毛主席写信,说我对不起他

图|毛主席

湖南省主席接到信后,立即派人到张干家中,传达了毛泽东信中的内容,随后,按照指示先后将1200斤大米和50万旧币送到了张干家中,看着这些,张干内心感动极了,没想到这么多年了,他还记得自己,甚至还在自己最困难的时候给予帮助。

当即他就决定给主席写一封感谢信,写着写着眼中的泪水就止不住了,他赶忙拿出一方手帕,擦干眼角的泪。当他写完之后,却找不到合适的信封,因为家中生活比较艰难,竟连完好的信封都看不到。

因此,张干只能自己亲手做一个信封,他拿出一个旧牛皮袋子,细心地将它做成一个信封的模样,完成后将信装好,填上地址,拿起信封看了看后,他又在信封的左上角写上了“急件”两个字,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

1967年,校长张干病逝前,对儿子说:给毛主席写信,说我对不起他

图|伟人毛泽东

随后,张干叫来儿子,叫他将这封信寄出去,不久之后,远在北京的毛泽东就收到了张干的信,信中表达了对他的感谢,还询问了他现在的情况如何?第二天,毛主席就亲自写了回信:

“次仑(张干)先生:

 

十月三十日惠书,并为中苏条约致贺一函,均已收到,甚为感谢!生活困难情形,极为系念,已告省府有所协助。此复,敬颂教祺!”

这封信过了很久才寄到张干家中,看着儿子拿着毛主席的回信,他的心里非常激动,这是他首次收到毛主席的回信,后来,张干将亲人都叫到了身边,将毛泽东寄来的信念了一遍,当他念到“极为系念”时,高兴得嘴都合不拢了。

1967年,校长张干病逝前,对儿子说:给毛主席写信,说我对不起他

图|毛主席给张干写的信

那天,张干难得和儿子讲起了关于毛泽东的事情,当年那件事一直埋在他的心里几十年,直到今天他终于才释怀。其实,毛泽东在他的心中一直是个好学生,当时他才当上校长不久,很多事情都没有经验,因此才会作出那样的决定。

毛泽东对老校长张干的帮助

1951年,张干在家中休息时,收到了从北京寄出的请帖,大致的意思就是邀请他去北京聚一下,不用说也知道这个人就是毛泽东,当天晚上他就激动得整宿没睡,随后,用最快的速度赶到了北京。但是,当时毛主席在忙朝鲜战场上的事务,没有办法亲自接待他,只好让工作人员先将他安顿好。

9月26日,毛泽东在中南海颐年堂接见了张干、罗元鲲、李漱清等师友,张干在见到毛泽东的那刻,眼泪还是不争气地流了下来,哽咽地说道:“好久不见,润之!”毛主席看着十多年未见的老师,热情地回答道:“您好啊,张校长!

随后,毛主席邀请几人共进午餐,他特地邀请张干坐在首席,在叙旧时,张干打算向毛泽东道歉,但是主席阻止了他,摇着头说道:“当年的事情已经过去了,况且那时你并不是自愿的,以后就不要提这件事情了。

1967年,校长张干病逝前,对儿子说:给毛主席写信,说我对不起他

图|毛主席和女儿李讷

说完,毛主席向张干敬了一杯酒,刚好这时他的孩子李敏和李讷走了过来,毛泽东立刻叫住了她们,并将张干和师友们依次介绍给他们认识,还难得和子女开起了玩笑,指着张干说道:“你们平时总说自己的老师有多好,这是我的老师,我的老师也非常好。

饭后,毛泽东带着他们参加了中南海,并且还一起看了电影,一天的时间就这么过去了,晚上张干等人回到了招待所后,毛主席派工作人员给他们送来了礼物,打开盒子,里面装的全部都是生活用品,比如:被子、牙刷、枕头、香皂等物品。

这时,工作人员解释道:“这些东西都是主席用自己的稿费买的,不是用公家的钱。”张干听完,连连点头:“还是以前一样的性格,没有变过啊!”

后来,毛泽东见张干年纪大了,便安排医生帮他检查身体,甚至平时有时间的话,还会亲自陪张干去散步,后来张干回忆说:“在北京的那段日子,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

张干在北京停留了两个月的时间,当他准备回家的时候,一名工作人员手里拿着一个包裹,走了进来说:“毛主席本来想亲自为你送行的,但因为这几天工作太忙了,特地要我代他表达歉意。”

1967年,校长张干病逝前,对儿子说:给毛主席写信,说我对不起他

图|毛泽东和他的师友在中南海留影,从右至左为:邹普勋(塾师邹春培之子)、李漱清、毛泽东、张干、罗元鲲

说完,他解开了包裹,里面是150万元旧币,除此之外,还有一瓶鹿茸精,里面还贴心地附有服用方法的纸条,看着这些东西,张干感动到说不出话,走之前让工作人员捎了一封信给毛主席。

回到湖南后,张干先后担任省军政委员会参议、省政府参议顾问,每个月都可以领取聘金,再加上学校的薪水,张干家的生活水平一下子就提了上来,再也不用为吃穿用度发愁了,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到六十年代初。

那时,因为自然灾害的原因,导致大家的生活都非常艰难,张干的身体也出现了毛病,不久之后,他就接到了毛主席的来信:“寄薄物若干!”刚开始他还不懂这是什么意思,几天后他就收到了湖南省委书记送来的2000元。

张干说什么都不愿意收,省委书记解释道:“主席知道您一定会拒绝,他让我告诉你,这些都是他的稿费,您要先将自己的身体养好,如果不够的话,您可以写信告诉他。”张干知道自己拒绝不了,颤抖着双手接过这些钱,说道:“受之有愧,受之有愧啊……

1967年,校长张干病逝前,对儿子说:给毛主席写信,说我对不起他

图|张干老年

此时,张干已经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这钱也用不到了,于是,他将自己的子女叫到身边,叮嘱道:“我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以后你们一定要加倍努力,这样才能对得起主席对我们的关心啊!”

1967年1月21日,张干在病逝前,将儿子叫到身边,用尽最后的力气说:“给毛主席写信,谢谢他对我的照顾,说我对不起他,当年学校那件事是我的错!”说完,张干便闭上了眼睛,享年83岁,后由周世钊亲自主持追悼会。

所有跟帖: 

张干为《驱张宣言》惱怒。但被宣言的文彩折服。 -akc- 给 akc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27/2021 postreply 06:13:10

早年还有驱军阀张敬尧运动。 -akc- 给 akc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27/2021 postreply 13:37:15

太祖对一师的人很关照。 -吾道悠悠- 给 吾道悠悠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28/2021 postreply 03:45:40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