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认为毛是要倒周,74年周已病重没必要了。但让毛改弦易辙的原因确是他看到自己已经敌不过全党全军,怕分裂

来源: 顾剑 2021-08-16 12:42:25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483 bytes)

毛和周当时确实在政治路线上存在着重大分歧,但在1974年毛已经没必要倒周,当时周已病重,显然会死在毛之前。毛很可能的确想要用邓代周,但是又不放心。而且在1966年毛倒刘的时候,林统领着军队,给了毛有力的支持,毛在1974年发动的党内斗争,虽然不应该是以周个人的倒台为目的,但确实是一场在意识形态上继续革命的纯化运动,他仍然要依靠军队的支持。就在这个时候,毛突然发现军队和(在毛眼里)以周为代表的走资派走到了一起。王洪文长沙告状,实际上让毛看清了自己和亲信(四人帮)这寥寥几个人,将要面对的是整个官僚集团(或者说老干部集团)的反对,周邓叶(叶代表军队)有合流的趋势。所以毛觉得改弦易辙。

事实上,长沙告状和高饶事件中,邓陈两人向毛告高的状,起的效果是一样的:毛起初是想用高、邓、陈替代刘甚至周,高是毛的枪使,正如1970年代江张是毛的枪使。但陈邓告状让毛认清了高饶不得人心,连当时毛眼里中立的陈邓都讨厌高饶。明白了力量对比之后,毛果断改弦易辙,反手放弃了高饶。王洪文1974年的长沙告状,也让毛看明白了人心所向,明白力量对比不利于自己,于是下决心突然改弦易辙。

 

 

 

所有跟帖: 

毛是极端负责的战略家,他尽最大努力保证毛后中国政权和平交接,有会打仗的人掌军。 -大江川- 给 大江川 发送悄悄话 大江川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16/2021 postreply 13:17:36

分析的细致。毛对高翻脸也说明他对力量对比是仔细衡量。毛在74年应该已经意识到力量对比的不利了。m -一唯- 给 一唯 发送悄悄话 一唯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17/2021 postreply 04:41:21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