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琐忆--小孩子眼中的文革: 忆苦思甜

来源: 石头村 2021-05-26 18:37:19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4514 bytes)

文革中经常举行一个活动叫忆苦思甜。其主题就是宣扬今天的生活如何好,以前,尤其是所谓旧社会的生活如何不好。至于这个活动的频率,我就记不太清楚了,反正是过一段时间就会来一次。

这种活动通常由两部分组成:一是邀请贫农老大爷或老大娘给大家作报告,讲讲旧社会如何吃不饱,穿不暖的事情,然后宣传今天的生活如何好。这种演讲通常都是俗套,没有什么好说的,一般都按照台词进行。但所谓百密一疏,这种请去讲演的多是乡下农民。农村人的阶级斗争的概念没有那么强,主要选择是出身,要选择一个根正苗红的贫下中农,但这些乡下农民还是老实人多,所以经常会跑题。

跑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忆苦的时候不自觉地讲到60年的挨饿,就是书上所谓的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因为农民对那个时代印象太深刻了,很多时候一忆苦就提到那个特殊时代,这样一来场面就尴尬了。但这样的情况发生次数太多了,我听无数人讲过类似的场景。通常学校或者单位领导就是扯点什么别的事情引开完事,因为在那个阶级斗争挂帅的时代,出身是决定一切的。而被选来讲演的农民都是出身所谓根正苗红的,往上查三代都没有问题的。当然如果是个出身不好的人讲这些话,肯定就会惹来滔天大祸了。是不是看起来似乎跟当今我们社会的某些现象很类似?

还有一类跑题是有些老农民回忆到所谓旧社会时居然很怀念当时的日子。以前农村的很多地主,实际上就是靠着勤俭节约,省吃俭用慢慢地发家的。当时为了让雇工好好干活,不少地主自己不舍得吃肉,但要让雇工吃好。所以跟当时艰难的生活比较,不少所谓旧社会的贫下中农会怀念当年为地主干活的时候。经常讲着讲着,就开始回忆那个时候有肉吃,有的甚至会大骂几句现在好久不知肉味了。因为当时的大人都是从那个时代过来的,自然知道当时的情况。所以这些讲演实际上就是给我们这些不懂事的,没经历过那个时代的青少年洗脑而已,但因为经常跑题,所以有时候适得其反。当然,这些描述也许有人会有不同看法,不过我在此并不想过多解释,只是写出来当时所听到的而已。

除了请人讲演外,还有一项必不可少的流程就是吃忆苦饭。这忆苦饭通常是由野菜加糠做成的,又苦又硬,实在难吃。即使在那个吃不饱饭的时代,绝大多数人都是吃了一,两口就想法偷偷扔掉。当时如果公开扔掉可能会惹祸上身,尤其是出身不好的人。只有个别争取进步的积极分子会当众吃掉。

当然,吃完忆苦饭之后,再吃一般的家常饭,就会觉得可口多了。要知道当时吃的都是陈年大米,现在的孩子肯定是不吃的,但当时的人们也没有别的选择。有时候乡下亲戚会送来当年新出的大米,吃起来的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煮出来的粥又香又浓,不像粮店买来的米煮出来的粥,米是米,水是水。但乡下亲戚也没有富余粮食,其实多数也是有事进城求人才不得以送几斤粮食。就像我在《知青轶事》中讲到我哥下乡,一个壮劳力,辛苦一年自己还不得温饱,还要家里父母补贴才能度过一年。所以大多数人大多数时候都是吃粮店的陈年米,从来不会觉得这米好吃。但当吃完忆苦饭后,大概会觉得陈年米吃起来口感好多了。当然如果有新米细面吃,那就是人间天堂了。但今天又流行要吃健康食品,吃苦菜加糠可能又成为时尚了。所以人的心态不在于自己本身的状态,而在于相对比较。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為哈総有忆苦思甜上老農訴説今不如昔的鏡頭、而俺怎末一次也未遇到過、可見俺人品之差。吃忆苦饭倒有一次、事前(前一天)説 -飯盛男- 给 飯盛男 发送悄悄话 飯盛男 的博客首页 (404 bytes) () 05/26/2021 postreply 19:47:20

好在這種記憶很少、文革就結束了。有次記憶比較強烈的是小学里拉練(遠足)到某地(地名忘了、其実離学校也不遠、徒歩2-3小時的地方) -飯盛男- 给 飯盛男 发送悄悄话 飯盛男 的博客首页 (194 bytes) () 05/26/2021 postreply 19:56:38

说老农说今不如昔的,肯定没有吃过忆苦思甜饭。全生产队几百人,选出来讲话的人的水平不会那么差 -speedingticket- 给 speedingticket 发送悄悄话 speedingticket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26/2021 postreply 19:59:06

能記得的還有3次:作報告還是小孩時東洋兵如何虐待他的、抗美援越回来的説美国飛機扔炸弾、老戦士参加戦闘九死一生 -飯盛男- 给 飯盛男 发送悄悄话 飯盛男 的博客首页 (83 bytes) () 05/26/2021 postreply 20:10:28

我记得一次,一个老农民流着泪讲他的两个妹妹解放前被卖到山区。好像当时山区比平原更容易生活 -speedingticket- 给 speedingticket 发送悄悄话 speedingticket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26/2021 postreply 20:16:22

大概不错,山区更容易活命,山区劳动强度大,辛苦,但旱涝保收。只要有劳力,没有田,没有租到田,没有被顾为长工,可以上高山种玉米 -yunshangao- 给 yunshangao 发送悄悄话 (1242 bytes) () 05/26/2021 postreply 22:33:24

石头山种个P。 -puyh- 给 puyh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5/27/2021 postreply 08:03:59

70年代初的事。我读小学时,就听过贫农们的忆苦思甜。 -衡山老道- 给 衡山老道 发送悄悄话 衡山老道 的博客首页 (209 bytes) () 05/26/2021 postreply 21:31:30

我们请了个老贫农忆苦思甜。最后老贫农语重心长的说:你们好好读书,以后当干部,吃国家粮,有工资,就不会象我一样苦了,60多岁了,还 -yunshangao- 给 yunshangao 发送悄悄话 (310 bytes) () 05/26/2021 postreply 22:55:42

贫农大多觉悟不高 : ) -衡山老道- 给 衡山老道 发送悄悄话 衡山老道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26/2021 postreply 23:17:17

觉悟高的贫农都入党当干部了 -yunshangao- 给 yunshangao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5/26/2021 postreply 23:30:02

一个大队也就3-5个党员。 -老生常谈12- 给 老生常谈12 发送悄悄话 老生常谈12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27/2021 postreply 10:01:24

一个生产队都不止这个数,一个大队少则3-5个生产队,多则十几个生产队 -yunshangao- 给 yunshangao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5/27/2021 postreply 11:21:41

一个生产队都不止这个数,一个大队少则3-5个生产队,多则十几个生产队 -yunshangao- 给 yunshangao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5/27/2021 postreply 11:21:41

我下乡那嘎达: 一个大队有三个村子,大村 分成 三个小队, 小村子是 一村一小队。 我在的村最偏远 40来户 。 一个 -tomcat801- 给 tomcat801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5/27/2021 postreply 12:31:21

我是1975年去京郊平谷县插队,有一次干活时听一块干活的老乡说,当年 -走资派还在走- 给 走资派还在走 发送悄悄话 走资派还在走 的博客首页 (248 bytes) () 05/26/2021 postreply 21:45:48

我们那里的标准是长工包吃包住,一个月三石谷。干到12月中旬回家过年,过了正月十五回来上工。不知道这一个月假期是不是带薪,大概没有 -yunshangao- 给 yunshangao 发送悄悄话 (599 bytes) () 05/26/2021 postreply 22:49:30

嗯,3自1包还少了2包:) -puyh- 给 puyh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5/27/2021 postreply 00:25:49

你这长工工资水平也太高了点吧。确切地说,是高得不像话了些。 -borisg- 给 borisg 发送悄悄话 borisg 的博客首页 (582 bytes) () 05/27/2021 postreply 01:48:12

我们那里公粮征收标准自50年到80年,基本都是200斤/亩,过去给地主交租大概也是这个数。过去的产量没有说的那么低,无论是地主还 -yunshangao- 给 yunshangao 发送悄悄话 (306 bytes) () 05/27/2021 postreply 11:07:06

长工,能干的顶半个管家。长工的工钱一般是按月算,按年发,腊月结帐,应该有粮有钱。 -信笔由墨- 给 信笔由墨 发送悄悄话 信笔由墨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27/2021 postreply 06:31:43

抗战以来,物价飞涨,都是按米、谷为标准价钱,具体支付不一定是谷米,可以是银元,铜线甚至纸币 -yunshangao- 给 yunshangao 发送悄悄话 (1072 bytes) () 05/27/2021 postreply 10:36:01

贫下中农没文化的多,不理解领导意图。觉悟低也是难免的。不然怎么说,重要的问题是教育农民(这是毛的话吧?)。 -BeagleDog- 给 BeagleDog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5/28/2021 postreply 14:40:32

吃过几次菜团子,现在忘了是从家里带的还是学校给的。 -k_lao- 给 k_lao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5/26/2021 postreply 21:56:04

我们这些学生也有些精灵鬼,拿着那个糠菜粑粑,装模做样咬几口,就盯着老师怎么吃。有的男老师胃口好,一发狠,就当着学生吃了下去,女老 -yunshangao- 给 yunshangao 发送悄悄话 (365 bytes) () 05/26/2021 postreply 23:07:26

我小时候只听过报告,从来没有人组织我们去体验。 -hkzs- 给 hkzs 发送悄悄话 hkzs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27/2021 postreply 00:32:28

俺也只有過這一次、還没見着糠菜団的様子。至今不清楚糠菜団該是什末様子的。当年只是見過皮蛋外層上糠泥的様子、想像自己得喫皮蛋外 -飯盛男- 给 飯盛男 发送悄悄话 飯盛男 的博客首页 (107 bytes) () 05/27/2021 postreply 04:15:56

説到喫的、現在季節好像要喫”草頭餅”。小時候生活在上海郊県、有草頭餅、我家不会做。有一同学家做的特別好喫 -飯盛男- 给 飯盛男 发送悄悄话 飯盛男 的博客首页 (35 bytes) () 05/27/2021 postreply 04:20:16

很高兴这个帖引起了众多反响,这也是我写这个系列的初衷。 -石头村- 给 石头村 发送悄悄话 石头村 的博客首页 (167 bytes) () 05/27/2021 postreply 06:51:13

我在乡下的一个同村的好朋友,有时会在村前村后的小土包上给我讲村子里的故事。 -BeagleDog- 给 BeagleDog 发送悄悄话 (1249 bytes) () 05/28/2021 postreply 15:21:25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