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就少说了一句呀!《大河》是我昨天谈到汉族的错误想起来的。看的是故事,从中了解那个年代维汉、中苏之间的关系

来源: snowandlotus 2021-04-26 14:46:34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5374 bytes)

不是看电影的艺术制作水平:偏远地方小厂同中央台,没法比。

 

不光是水平,还有观众的需求。新疆拍的片子当然得考虑新疆各族观众,而新疆人在语言表达上经常让外人苦笑不得。举几个例子:

 

在新疆问路,汉族回族跟你说顺着这条路”直直地往前走“,第二个”直“假如发音很短,就表示很近,假如是拖着长腔,那就远了,很可能不能靠两条腿。同样的,维族人跟你说”欧亚达”,这个”欧“的长短也是代表着距离。没有明确的规定发多长音代表多少米或公里,全凭当时的环境,自己去揣摩,够直观,也够模糊。

 

新疆人起名字也直观又模糊:由于葡萄干的品种太多,人们就按颜色、大小、品质等把不同的葡萄干分别就叫“葡萄干爷爷的爷爷”,或“葡萄干奶奶的奶奶”(谢谢网友“流水小桥”帮我想起了这些欢乐的称呼),辈分越大越尊贵,够形象吧,不用上网查等级。

 

说“各族人民紧密地团结在一起”这种话没人理会,但要是说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男女老幼、各个族裔就都听得懂了,于是在新疆到处都能看到石榴籽的标语。

 

扯远了,但新疆的观众就是这样的人群,拍电影要照顾不同的语言水准和习惯表达。《大河》里有很多常见的维语式汉语表达,还有维族人利用汉语的谐音开的玩笑,其实很有趣,也都是跟他们打交道时常遇见的。

 

这部电影在演员的表演上确实有点差强人意,不过美女真得够美,风景也真得够震撼。剧本是获过大奖的,编剧很有才华,下乡采集资料时,被塔里木河沿岸几十年来同干旱与洪水抗争的两代人所感动,在创作这部剧本时废寝忘食、夜以继日,最终毁掉了健康,电影拍完就进了医院,熬了几年还是走了,才四十多。新疆人啊!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