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兴德:朝鲜停战谈判中美国作出的第一个关键让步

来源: 2021-04-16 15:37:15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抗美援朝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参与国家最多,备受世界瞩目的一次国际性局部战争。它有历史上历次战争都没有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交战的双方在战场进行拼死搏斗的同时,设在离战场不远处的 谈判会场上同时进行着关于如何停战的谈判。战场上是炮火连天,谈判桌前则唇枪舌剑。始终处于边打边谈,时打时谈,打打谈谈,谈谈打打的状况。到停战协定签字为止,其时间之长,竟长达2年零17天,占整个抗美援朝战争时间两年零九个月的三分之二还多。

停战谈判中最关键的一步:确定双方的停战线。

中方提出以三八线为界。美国不接受。“联合国军”方代表首先提出了所谓“海空优势补偿”论的方案:他们认为美军机曾到过鸭绿江边上空,这种“优势”应该在地面上给以“补偿”。具体“补偿方案”是朝中方军队从三八线分别后退为30--60公里,总面积约达12000平方公里。与此同时又提出所谓“防卫安全线”,是讲现在美军的位置不便于“防守”,朝中方应该给美军让出一个便于安全防守的“线”,这个“线”要划在三八线以北的六十公里处左右。其中包括志愿军和人民军占领的开城地区。

对此,朝中方自然无法接受。朝中方代表发言指出:“联合国军”因为有空中优势,地面才出现了现在的态势,如果没有空中优势,“联合国军”早被赶到海里去了!至于所谓“防卫安全线”,更是无稽之谈,既然停战不打仗了,还要什么“安全防卫”?美方在朝中方代表义正辞严的驳斥下,自知理亏,无话可说,却自以为经过几个月的战争准备,军事上可占优势,公然蛮横无理地说,不同你们辩论,就让飞机大炮去“辩论吧”。于是,谈判由美方提出终止。

战端重启。

对美军可能的军事进攻,我方早有准备。毛主席早在谈判之初,就指示志愿军:要“极力提高警惕。我第一线各军,必须准备对付在谈判前和谈判期内敌军可能对我来一次大的攻击,在后方,则举行大规模的空炸,以迫我订立城下之盟。如遇敌军大举进攻时,我军必须大举反攻,将其打败”。彭德怀据此早在部队中做了精心部署和准备。岂能怕它“飞机大炮的辩论”。

联合国军先后发动了夏季攻势和秋季攻势,想以此压服朝中方,得到谈判桌上得不到的东西。逼中朝方结“城下之盟”。朝中双方军队同“联合国军”进行了四个多月的“飞机大炮的辩论”。两次战役,结果“联合国军”以15.7万人的伤亡为代价的失败而告终。在战场上没有讨到便宜,才不得不又坐下来再谈判。最后,于11月27日基本按原朝中方提出的方案,在现有双方实际控制线各退两公里的方案签字。这一项就用去了整整4个月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