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春,一名解放军举报另一名解放军:他谋害了杨靖宇

来源: williamsteng 2021-04-08 14:36:27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69369 bytes)

罗敷媚2021-04-08

 

1951年春的一个雨夜,北京前门胡同。

一名身着军装的解放军干部,撑着雨伞走在街上,行色匆匆。

突然,一个人钻到他的伞下,险些撞到他的身子。

“同志,借你的伞避避雨吧!”来人笑嘻嘻地说。

他有些不快,可一看对方也穿着军装,也是解放军,就答应了。

两人就这样一起往前走,他突然觉得有点不对劲,转眼一看,两人的眼神碰到了一起。

两人几乎同时呈现出惊讶的表情,但一瞬间又消失无踪。

就这样,两人谁都没出声,谁都没再看对方一眼,一直默默地走,直到分开,好像刚才的一切都没有发生过。

不久后,有关部门收到举报,投降日寇、谋害杨靖宇的叛徒程斌就隐藏在北京某处。

1951年 4 月 28 日,北京市公安局经过缜密侦查,迅猛出击,在北京东单牌楼胡同十一号逮捕了程斌。经举报人辨认,这个程斌就是那个撑雨伞的解放军干部。

更令人称奇的是,举报程斌的人就是借伞避雨的那个解放军干部。

1940年,杨靖宇因叛徒出卖,被日寇杀害。为什么在11年后的1951年,一个解放军干部成了谋害杨靖宇的叛徒程斌?程斌是如何叛变,又是如何谋害杨靖宇的?在此之后,程斌做了些什么,为什么变成了解放军的干部?举报程斌的解放军干部又是什么身份?他为什么认识谋害杨靖宇的叛徒程斌?这一切都要从东北抗联的故事开始讲起。

1951年春,一名解放军举报另一名解放军:他谋害了杨靖宇

杨靖宇将军

1945年9月23日,沈阳,中共中央东北局驻地。

时任东北局副书记彭真、陈云,正在听取周保中等人关于东北抗联抗联的情况汇报。

从9月20日夜到23日凌晨,周保中汇报了足足两天两夜,彭真也认真地听了两天两夜。

听完报告,彭真心潮起伏,感慨万分地说:

“在我们中国共产党人二十多年的革命斗争中,有三件最艰苦的事:第一件是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第二件是红军长征后,南方红军的三年游击战争;第三件就是东北抗联的十四年苦斗。”

这便是我们熟知的“中国共产党革命斗争历史上最艰苦的三件事”的来源。

这三件事,究竟哪个更艰苦?

我认为难分高下,也没必要分出高下。但有一点毋庸置疑,长征用了2年,南方游击战争坚持了3年,而东北抗联苦斗日寇,坚持了整整14年。

在广袤的白山黑水间,东北抗联几乎没有装备、补给,大多靠自给自足,不比长征、游击战争中的红军好,甚至更差;东北抗联的敌人是日本关东军,不比长征、游击战争的对手国民党军队差,甚至更强。

然而,就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这样强大的对手面前,东北抗联坚持斗争了整整14年,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一直坚持到1945年抗战全面胜利,这些热血男儿从未停止过对日寇的艰苦斗争,涌现出一大批革命烈士,赵一曼,赵尚志,杨靖宇……令人肃然起敬。

东北抗联牺牲的高级将领中,杨靖宇的英雄事迹最为感人。

1951年春,一名解放军举报另一名解放军:他谋害了杨靖宇

 

有英雄就有小人,有忠诚就有背叛,那些忠诚的革命战士、勇敢的抗日英雄,很多人因为被叛徒出卖、谋害而牺牲,杨靖宇就是如此。

出卖并谋害杨靖宇的叛徒不止一个,至少有三四个,但其中“出力”最多,最令人痛恨的叛徒,无疑是程斌。

程斌,吉林伊通人,汉族,1912年出生,比杨靖宇小7岁,他17岁从长春市自强中学毕业,在长春市一个叫大恒钟表店的地方打工。

程斌有文化,也有想法,青年时期的他加入“学生反日救国会”,秘密从事抗日救国宣传活动,后来又加入共青团。

1932年11月,杨靖宇奉命整顿各路抗日义勇军,程斌所在的磐石工农义勇军,被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32军南满游击队,程斌担任一个小队长。

此后,在不到3年的时间内,程斌先后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政治部保安连政委、柳河县游击队政治部主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政治部主任。1935年,年仅23岁的程斌被任命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师师长,成为抗联中的骨干将领。

程斌能迅速升迁,一方面是因为他个人作战勇敢,率军打了一些胜仗,有一定经验和指挥能力;另一方面,跟杨靖宇的信任也是分不开的,杨靖宇把他当左膀右臂看待。从程斌的成长轨迹来看,基本上是杨靖宇前进一步,他就跟着前进一步。

抗联的环境很艰苦,但再苦再累,杨靖宇也没有妥协过,屈服过,他利用山高林密的优势,带领抗联打游击,给日伪军造成很大麻烦,日军把杨靖宇视作眼中钉,肉中刺,欲除之而后快,但多次派兵围剿都无功而返。

1951年春,一名解放军举报另一名解放军:他谋害了杨靖宇

 

为了消灭抗联,日本侵略者开始改变围剿策略。自 1935 年开始, 日本在东北全境实行“集家并屯”,强迫在抗联游击区域里分散居住的村民搬到大屯集中居住。

日本人这么做是为了割断抗联与群众的联系,经济上封锁抗联,从政治上孤立抗联,进而消灭抗联。 可以说,日本鬼子这一招又狠又准,确实挤压了抗联的生存空间,动摇了抗联的生存基础,让抗联的日子越过越难。

从1938 年 2 月开始, 日寇又改全面围剿为重点进攻,集中优势兵力重点攻击抗联战斗力最强的部队之之一——第一军第一师,也就是杨靖宇麾下爱将程斌的部队。

在日伪军的大规模进攻下,第一师陷入极端困难,根据地不断遭日军洗劫,设在山林里的密营被陆续破坏,部队给养困难, 战斗力下降,活动区域逐渐缩小。

日本人为了对付抗联,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除了经济封锁,军事进攻,还采取政治手段,以威逼利诱等方式招降纳叛,策反抗联将士,进而瓦解抗联。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熟谙中华文化的日本人深知这个道理。

日本人的策反方法很简单,一是封官许愿,许以高官厚禄,二是强迫威逼,强迫抗联家属去山里找回亲人, 或者捎带口信召回亲人,而这两招屡试不爽。

抗联队伍的阶级成分很复杂,不少战士是从土匪改编而来,他们中的有些人缺乏坚定的信仰,当遇到威逼利诱时,很快便动摇了,仅仅三个月内,程斌带领的第一师就有四五百人向日军投降, 一师的战斗力被大大削弱。

1951年春,一名解放军举报另一名解放军:他谋害了杨靖宇

 

更令人担忧的是,抗联一些高级干部也抵挡不住日军的威逼利诱,投降叛变。

1937 年 12 月 21 日,一军军需部长兼一师政治部主任胡国臣被捕叛变。

1938年2月 13 日, 一军政治部主任兼参谋长安光勋被俘叛变。

这些高级干部的投降叛变,起到了很恶劣的示范效应,带起了一股抗联将领叛变投降的风潮,动摇了其他指战员的战斗意志,这其中就有程斌。

日寇对一师是又打又拉,一方面指使叛变的胡国臣、安光勋给程斌写劝降书,许以高官厚禄;另一方面,以重兵疯狂围剿一师,以迫使程斌乖乖就范。在日寇疯狂围剿下,一师与军部的联系被切断,主力孤军奋战,加上补给困难,士气十分低落。

人们经常说,日本鬼子可恨,但更可恨的是汉奸。这一点在胡国臣、安光勋身上体现地淋漓尽致。为了迫使程斌投降,两人叛徒向日本献计:程斌是出了名的孝子,对母亲十分孝顺,可以逮捕程斌的母亲和哥哥,迫使程斌投降。

为谄媚日寇想出如此毒计,胡国臣、安光勋这对汉奸可谓毫无底线。

1938 年夏,日本人依计行事,先后抓捕了程斌的母亲张氏、 哥哥程恩,并将两人的照片印在传单上,到处张贴、散发,以亲人的性命要挟程斌投降。

程斌得知消息后,思想开始发生变化,失败、悲观的情绪逐渐占据了上风。

1938 年 6 月,程斌召集一师六团政委茨苏、保安连政委李向前开会,以研究部队给养问题为由,试探他们对投降日寇的态度。

1951年春,一名解放军举报另一名解放军:他谋害了杨靖宇

 

茨苏听出了程斌的弦外之音,坚决反对投降,程斌的伪装被戳破后,不耐烦地说:

“我们吃不上饭,没有给养,你说怎么办?!”

茨苏坚定地回答:“就是三天三夜吃不上饭,我们也要革命,投降敌人是可耻的! ”

程斌见茨苏反应强烈,担心他检举自己,影响投降大事,竟然拔出手枪,一枪将茨苏打死!

事情发生得太过突然,一旁的李向前瞬间懵了,甚至不知道逃跑。

啪!程斌又是一枪,这一枪射向了李向前。

幸运的是,李向前胸前衣兜里的一个厚笔记本,帮他挡了一下子弹,李向前这才反应过来,转身就跑。

啪!程斌又开一枪,打中了李向前的脖子,李向前捂着脖子,匆匆带伤逃走。

附近的战士听见枪响,急忙赶来。

“这两个政委都是叛徒,六团政委被我打死了,另一个受伤逃跑了。 ”程斌欺骗战士们说。

接下来,程斌接连写了几封信,找人辗转交给日本人,在取得日本人信任后,程斌召集全师班长以上干部会议,公开了自己准备投降的意图:

“这些天的情况,你们都看见了,军部联系不上了,日本人对我们追逼得越来越紧,我们是没希望了。”

顿了一顿,环顾四周,程斌接着说:“我要领着你们投降去。 ”

此话一出,场面立时乱成一团。

1951年春,一名解放军举报另一名解放军:他谋害了杨靖宇

 

“我们打小鬼子这么多年,怎么能投降呢?投降了还是爷们吗?还不叫日本人杀了头啊! ”有人大声喊到,接着就有人高声附和。

程斌一听觉得形势不妙,立即拔出手枪,啪得一声拍在桌子上,眼一瞪,气势汹汹地吼道:“吵什么吵?!你们想怎么地?! ”

程斌一拔枪,他的保安连也齐刷刷举起枪,几十支长短枪、 机枪黑洞洞地对着在场的干部。

大家一看,程斌这是早有准备,下定了投降的决心,谁也不吱声了。

程斌一看大家都被吓住了,语气便缓和下来,开始给自己找台阶下:

“你们都知道我的母亲和哥哥落在日本人手里了。 自古忠孝不能两全,我为国已尽忠了,现在我要为母亲尽孝, 我不投降, 他们就活不了。”

这时,程斌的哥哥程恩上门了,他一见程斌,就按剧本开始演:“你革命还要妈不? ”

程斌说:“不革命也得要妈!”

就这样,兄弟俩演了一场“自古忠孝不能两全,不革命也要妈”的苦情戏,给程斌披上了“大孝子”的外衣,也顺便敲定了投降的具体情节。

从 6 月 29 日到 7 月 1 日,在程斌的软硬兼施下,抗联第一军第一师先后有 115 人向日军投降。程斌这个抗联骨干,杨靖宇最信任的左膀右臂就这样沦为可耻的叛徒。

程斌叛变投敌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在他的“示范带动”下,一师很多将士放弃抵抗,或者一哄而散,或者举手投降:连师长都投降了,咱们还拼死拼活干啥?

1951年春,一名解放军举报另一名解放军:他谋害了杨靖宇

 

讽刺的是,程斌打着“孝敬母亲”的旗号投敌,他的母亲却以他为耻,拒绝和他相见,他的外婆已经80多岁,身体原本就不好,听说外孙当了汉奸卖国贼,一气之下竟被活活气死,死前留下遗言:“生不用贼养,死不用贼葬。”

心虚的程斌听说外婆这番遗言,竟不敢回去给外婆送葬。

程斌投降日寇后,很快成为日本人的忠实走狗,公开表示愿意“对付其它匪团,并誓赎前罪”,日军让程斌担任伪通化省警务厅富森警察大队副大队长。这支部队又称程斌讨伐大队,专门负责“讨伐”抗联,而最重要的讨伐目标就是杨靖宇。

程斌长期追随杨靖宇,又是抗联的重要将领,十分了解抗联的活动规律和作战特点,更掌握着许多决定抗联生死存亡的重要机密。程斌深知,抗联之所以能在深山老林中坚持斗争,主要是因为有后勤补给,想要消灭抗联,必须切断他们的补给线。

程斌对付抗联的第一招就是摧毁密营。

所谓密营,是抗联设在深山老林的秘密营地,里面储存着粮食、布匹、药品、武器、弹药等重要物资,这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坚持抗战十余年却无法被消灭的关键。

密营是抗联的高度机密,设置很隐蔽,日军极难发现,程斌却一清二楚,他带队将抗联的密营几乎破坏殆尽,摧毁了抗联的经济基础,导致抗联陷入弹尽粮绝的境地。

1951年春,一名解放军举报另一名解放军:他谋害了杨靖宇

 

切断给养后,程斌大队又开始对杨靖宇领导的抗联进行疯狂讨伐,他熟知抗联的作战规律,采取“车轮战”的方式,白天由日军出动追击抗联,晚上由程斌大队深入山林抓捕搜剿,使得抗联将士疲于奔命,完全得不到休息,战斗力锐减。

在程斌的疯狂围剿下,杨靖宇的处境越来越困难,他身边的人越来越少,最后只剩下孤身一人。1940 年 2 月 23 日,杨靖宇因叛徒出卖,惨遭日军杀害,年仅35岁。

杨靖宇牺牲后,日军残忍割下他的头颅,解剖了他的遗体,还举办了盛大的“讨伐杨靖宇胜利庆功大会”,而程斌这个讨伐杨靖宇胜利的“首功之臣”,毫无愧色地率大队全体警察参加了庆功大会,还被日军奉为上宾。

杨靖宇牺牲后,程斌继续卖力追剿其他抗联部队,后来又被日本派往热河省参加对抗日根据地的扫荡,烧杀劫掠,残害群众,无恶不作,罪行罄竹难书。

1945 年 8 月,日本无条件投降。程斌自知罪孽深重,共产党和八路军不会放过他,便投降了国民党,被委任为东北行辕直属第三纵队副总司令,率部驻守在遵化县城。

解放战争中,程斌害怕战败被俘后被我党我军严惩,便一条道走到黑,率部负隅顽抗,在与我军多次交战中都是死扛到底,给我军造成了很大损失。毫不夸张地说,程斌双手沾满了革命烈士的鲜血,他害死的革命烈士比他消灭的日本鬼子要多得多。

1951年春,一名解放军举报另一名解放军:他谋害了杨靖宇

 

1948 年11 月,沈阳解放。狡猾的程斌见状不好,带领一家人逃到了北平。由于隐藏很深,程斌的真实身份一直没有被发现。

1949年北平解放前夕,程斌准备逃往长沙,但还没来得及跑,北平和平解放了。

按理说,在这种情况下,程斌这个大汉奸是跑不掉的,但狡猾透顶的他改头换面,换了一个名字,冒充傅作义部队的军官参加了起义。由于当时国民党军队管理混乱,档案资料很不完整,我军在对起义人员进行审查时,没有发现程斌的真实身份。

程斌这个人极为擅长伪装,他隐瞒自己的罪恶历史,作为起义人员被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分配到华北军区后勤部军械处工作。此后的两年间,程斌为防止身份暴露,一直夹着尾巴做人,后来因为工作勤奋,还成了军械处的管理干部。

如果程斌的伪装一直未被撕破,他将继续隐藏在人民军队中,或许永远不会被发现。但老天爷对这个叛徒汉奸也看不过去了,趁1951年春程斌在北京开会时,降了一场“及时雨”,正是在这场“及时雨”中,一名解放军躲在程斌伞下避雨,识破了程斌的真实身份。

1951年春,一名解放军举报另一名解放军:他谋害了杨靖宇

 

这个避雨的解放军干部究竟是谁?

他是程斌担任抗联第一军一师师长时的警卫员,名叫刘其昌,当初和程斌一起向日寇投降,随程斌讨伐大队追剿抗联。抗战胜利后,刘其昌和程斌分开隶属不同部队,之后便失去联系,一直没有见面,谁都没想到两人会在1951年的春天在北京“邂逅”。

两人对视的一瞬间,程斌和刘其昌都认出了对方,同时惊讶于对方竟然都成了解放军干部,但俩人都心照不宣,谁也没做声,默默地并肩而走,直到分开也没说一句话。

回到驻地之后,程斌和刘其昌都打起了算盘,究竟要不要向上级揭发对方?最终,两个人做出了相同的选择——向上级举报对方。

举报之后,程斌和刘其昌都做起了立功升迁的美梦,结果却是双双被抓。

都出身抗联,都为荣华富贵当了汉奸,都为苟全性命混入解放军,都为立功升迁举报对方,最终双双被抓,这果真是应了那句话: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1951年春,一名解放军举报另一名解放军:他谋害了杨靖宇

 

1951 年 5月 12 日,程斌被热河省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死刑,当日处决于承德。这个出卖同志害死杨靖宇的叛徒,这个手上沾染无数鲜血的汉奸,终于付出了早该付出的代价。只是相对那些惨死在日寇手下的革命烈士,给他一个痛苦似乎“便宜”了这个罪恶的灵魂。

正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正义可能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

所有跟帖: 

互相检举 ? 还不逃跑? 正好逮住, 枪毙叛徒 告慰杨司令! -tomcat801- 给 tomcat801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08/2021 postreply 15:46:14

互相检举,这标明是一种民族文化 -若平- 给 若平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09/2021 postreply 17:00:00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