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毛主席逆境时的作为,就会明白,“历史选择了毛主席”是必然

来源: williamsteng 2021-02-26 09:19:56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4078 bytes)

本文作者:忘情 ,“这才是战争”加盟作者

人们常说,历史选择了毛主席。

这话没错。但是,在革命初期,毛主席无论年龄、资历还是职务,在党内都算不得突出。

但那么多留过洋的、被共产国际器重的中共早期领导人,最终不是昙花一现,就是过早凋零,或是经历过风风雨雨后最终对毛主席佩服得五体投地,甘愿从他的领导变成他的下属。

很多人觉得这是个谜团,有些人将此归结于毛主席的个人魅力。实际上,世上绝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要看清楚一个人真正的品质,只要看看他身处逆境时是啥样就知道了。

看看毛主席逆境时的作为,就会明白,“历史选择了毛主席”是必然

 

从1931年下半年起,随着临时中央成员陆续进入中央苏区,毛主席逐渐大权旁落。1932年,他失去了红1方面军总政委一职后,被彻底排斥在军事决策层之下,只剩“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执行委员会主席”这个荣誉性质的职务。此后两年间,他不断被孤立、遭排挤、被打击。往昔的门庭若市变成了门前冷落鞍马稀。

要换别人,大概率会就此消沉下去,但毛主席却是个例外。他利用难得的清闲时光,发奋攻读马恩列斯的著作,认真地思考。他后来写《矛盾论》、《实践论》时的观点,就是在受排挤时期读书过程中形成的。除了这些枯燥的政治理论书籍,兴趣甚广的毛主席连《三国演义》这样的小说也没放过。他后来说,有人讥讽他不懂军事,只会拿本《三国演义》指挥作战。听到这话后,他还特意找来《三国演义》,好好地读了几遍,从这本凝聚了不少中国古代军事智慧的小说中汲取了不少营养。

如果你以为,毛主席在受排挤期间只是安心读书,“两耳不闻窗外事”,那就大错特错了。1965年8月5日,毛主席回忆起这段经历时说“我的任务是吃饭、睡觉和拉屎。还好,我的脑袋没有被砍掉”,这只是激愤和反讽之言,实际上他还是在执行委员会主席位置上做了许多实事的。

看看毛主席逆境时的作为,就会明白,“历史选择了毛主席”是必然

 

根据地是红军生存的基础和根本所在。毛主席从事地方工作以后,在抓根据地建设方面是不遗余力的。1933年7月21日,在他的主持下,中央执行委员会作出《关于重新划分行政区域的决议》,强调:苏维埃政府“须尽量接近群众,为群众谋一切利益。因此,不论乡、区、县、省、区域都不应过大”。9月6日,毛主席在瑞金主持召开中央苏区南部十八县选举运动大会并作报告,系统阐述选举的原则和方法,充分体现了民主精神。11月中下旬,毛主席率领中央政府检查团先后到江西兴国县长冈乡、福建上杭县才溪乡这两个点进行实地调查,总结典型经验,以推动全局工作。

随后写出了《兴国长冈乡的苏维埃工作》和《上杭才溪乡的苏维埃工作》两篇调查报告,并作为“乡苏工作的模范”材料印发给第二次全苏大会。在第二次全苏大会上,毛主席对苏维埃政权建设的经验作了详细的总结。1934年4月,他在充分调研、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写出《乡苏怎样工作》一文,强调要废除一切强迫命令的方法。他指出,只有决定,没有检查,是官僚主义的领导它同强迫命令主义是一样有害的。

在当年那个环境下,重军事工作,轻经济工作,一切不作长远打算,是“左”倾路线执行者的通病。1933年6月25日至7月1日,毛主席在叶坪召开八县贫困团代表会,作《查田运动的群众工作》的报告。他强调对划分阶级要采取十分慎重的态度,严格区分中农和富农、富农和地主。他指出:联合中农是土地革命中最中心的策略。中农的向背,关系土地革命的成败。10月间,临时中央政府批准并公布毛主席所写的《怎样分析农村阶级》和他主持制定的《关于土地斗争中一些问题的决定》,使在查田运动中错划的阶级成分基本上得到纠正。

为了广泛动员群众开展较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中央政府先后召开南部十柒县经济建设大会和北部十一县经济建设大会,在这种苏区的历史上是空前的。毛主席亲自领导大会的召开,并尖锐批评声称战争忙“没有闲功夫去做经济建设工作”、要等战争胜利了“才能进行经济建设”等错误认识,强调“要使人民经济一天一天发展起来,大大改良群众生活,大大增加我们的财政收入,把革命战争和经济建设的物质基础确切地建立起来”。这两次大会的召开为苏区经济建设吹响了号角。中央苏区出现了蓬蓬勃勃的群众性生产建设热潮。1933年,中央苏区农业生产平均增产一成半,红军给养有了保证。

1934年,中央红军在第5次反“围剿”中节节失利,苏区面积急剧缩小,大多数青壮年在一轮又一轮扩红运动中入伍,农业生产劳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红军的给养供应却没出现大的问题。这其中,毛主席可谓功不可没。

看看毛主席逆境时的作为,就会明白,“历史选择了毛主席”是必然

 

当然,在地方工作期间,毛主席对中央苏区军事斗争形势的关注,一天也没削弱过。在明知道自己不受临时中央待见,说话毫无分量的情况下,他仍本着对党、对人民、对红军高度负责的精神,对第5次反“围剿”斗争方略提出了许多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供临时中央参考。不出意外,这些正确的意见没有一条被采纳。但毛主席却毫不灰心。1934年9月20日,毛主席还向中央“三人团”通报了于都地区的敌情和地形,给“三人团”作决策参考。

长征初期,毛主席在行军途中与许多党和军队的高级干部交流过对中央红军前途命运的看法。他只批判“左”倾冒险主义军事路线的同时,却绝口不提政治路线的问题。如此高明的斗争技巧,为他赢得了广泛的支持,为召开遵义会议重返红军最高决策层奠定了民意基础。

看看毛主席身处逆境时的作为,你就会明白,“历史选择了毛主席”是必然的。

 

 

所有跟帖: 

天意不可违! -akc- 给 akc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2/26/2021 postreply 09:45:09

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弱极必反。文明世界不是在弱小时灭亡,就是在竞争中发展。物竞天择,淘赖留良。看好中国。 -gweipwu- 给 gweipwu 发送悄悄话 gweipwu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26/2021 postreply 10:07:09

历史也选择了朱元璋,努尔哈赤,叶利钦;用毛少将和蒋友松比较还可以说历史选择了蒋家。没啥了不起的 -清迈- 给 清迈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2/26/2021 postreply 10:16:59

每每关键时刻都是毛带领大家走了正确的方向,道路: 跟着毛就是胜利! 跟着毛就是方向! -tomcat801- 给 tomcat801 发送悄悄话 (204 bytes) () 02/26/2021 postreply 10:53:32

老毛归天时大部分国人是这个想法。现在看来老邓干的也不错。 -gweipwu- 给 gweipwu 发送悄悄话 gweipwu 的博客首页 (276 bytes) () 02/26/2021 postreply 11:15:57

他归天时,小/大部分国人认为中国从此有救了,事实确实如此 -coach1960- 给 coach1960 发送悄悄话 coach1960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26/2021 postreply 11:32:04

确实有一些人熬到他死才感到有希望。这就是所谓不死庆父鲁难未已。 -gweipwu- 给 gweipwu 发送悄悄话 gweipwu 的博客首页 (185 bytes) () 02/26/2021 postreply 11:56:07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