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胁过周总理的嚣张特务,建国后潜伏8年才被揪出,为何没处决他

来源: williamsteng 2021-02-20 18:31:10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49446 bytes)

美诗美文的世界2021-02-20

 

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除了带走了大量财物,也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危险种子”。这其中最让人担心的就是那些藏在暗处的“特务”,他们留在大陆进行暗杀、破坏、情报等活动,对新中国来说,就像是一枚枚“定时炸弹”,倘若不能找出,随时都有可能带来巨大的损失。

像1955年4月11日的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就是特务所为。当时我们代表团前往万隆参加万隆会议,但是在香港启德机场,国民党特务买通机场工作人员,将炸弹安在了飞机上。虽然当时周总理因为其它公事临时改变了线路,但按照原定计划飞往印尼的11位乘客和5位机组人员全部遇难,也是重大的损失。

威胁过周总理的嚣张特务,建国后潜伏8年才被揪出,为何没处决他

克什米尔公主号,印度航空,1955年

所以这些特务的存在,始终是一种隐患。当时对于这些潜藏在暗处的特务分子,我军是想方设法都要揪出来的,要求“活人要落实到人头,死人要落实到坟头”。但即便是这样,依旧有一些“漏网之鱼”,他们逃过追捕过上了普通人的生活,自以为可以逍遥法外。却不料“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最终他们都栽倒在了自己的“得意忘形”之下。

比如有一位军统女特务劳有花,曾受指派参与刺杀陈毅元帅的任务,最后并没有得逞。建国后她一直隐姓埋名逃过了追捕,并在一家诊所做医务工作。甚至因为表现突出,还成了地方上的积极分子。自以为自己隐藏得“天衣无缝”,劳有花还写了入党申请书。但工作人员在调查过往情况的时候,发现了她的真实身份,最终劳有花被捕归案,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这样的情况,其实并不是个例。本期笔者要介绍的这位特务,建国后周总理亲自指示要抓到他,并表示过“生要见人,死要见尸”。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他仍然隐姓埋名潜伏在西南8年之久,过着普通人的生活,直到有一次和人聊天,用了一句成语,被举报身份可疑。一查才知道,这个人原来是当年恐吓过周总理的大特务,他也是国民党在大陆落网的最后一个国民党少将级特务,他就是郑蕴侠。

威胁过周总理的嚣张特务,建国后潜伏8年才被揪出,为何没处决他

郑蕴侠(后排中)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何会因为用了成语被发现?最后为何又没有处决他呢?且听笔者细细道来。

1907年,郑蕴侠出生在江西省临川县的一个官宦家庭,父亲郑宗尧是曾留学日本的高材生。虽然当时时局动乱,但是出生在这样的家庭,郑蕴侠却没有吃多少苦,而且还获得了良好的教育。成年后的他先是考入了上海法学院法律系,后来又考入了黄埔军校。

在北伐战争打响以后,毕业于黄埔军校的郑蕴侠自然而然就加入了北伐的队伍,因为是从军校毕业,所以郑蕴侠一开始就在部队担任上尉军法官,可谓顺风顺水。

正是因为有着过硬的军事素养,郑蕴侠被当时国民党陈立夫、陈果夫兄弟所在派系赏识,成为了一名特工。

其实一开始,郑蕴侠做的并不是特务工作,他也曾在战场上奋勇杀敌。1938年3月台儿庄战役打响,郑蕴侠率队赶赴前线,亲自参加了烽火连天的滕县守城战,和日军5次争夺阵地。苦苦支撑到援军到来,他才满身血污地掩护着伤员突围。

也就是在那次,他亲眼看着抗日名将王铭章牺牲殉国。当时的郑蕴侠也是有着一腔热血,含恨改写了岳飞的《满江红》:“长车踏破富士山缺。壮志饥餐倭奴肉,笑谈渴饮东洋血”,至今读之依旧能感受到他当时对侵略我国大好河山的日寇的仇视。

威胁过周总理的嚣张特务,建国后潜伏8年才被揪出,为何没处决他

图:王铭章

倘若一直是这样,或许他会成为一位功勋将领,被世人铭记。但现实的发展却让他走向了人民的对立面。

随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国民党将本该对着日军的“枪口”转向我军,开始阴谋算计我军。1941年1月,本来按照命令赶赴黄河以北的皖南新四军军部直属部队等9千余人,在到达皖南泾县山区的时候,遭到了国民党7个师8万余人的埋伏。

不仅如此,蒋介石还在1月17日,反诬新四军“叛变”,不仅宣布取消新四军的番号,还要将被俘的叶挺交付“军法审判”。这一事件当时引起了巨大的争议,在重庆领导南方局的周恩来,在《新华日报》上题写了“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的题词,对国民党顽固派进行有力声讨。

威胁过周总理的嚣张特务,建国后潜伏8年才被揪出,为何没处决他

周总理题词

其实在报纸还未正式刊印前,郑蕴侠就带着军统特务来报社进行检查。当时周恩来代表中共长期在重庆做统一战线工作,正好也在报社。郑蕴侠见到周恩来在,不敢太过嚣张,因为周恩来曾在黄埔军校任职。于是郑蕴侠便假装恭敬地要求带走报纸,但周恩来不仅没有屈从,还怒斥了郑蕴侠。

不仅上级交代的事情没有办成,自己还挨了一顿臭骂,这样的结果无疑让郑蕴侠怀恨在心。于是他便让手下送了一封信给周恩来,其中装着两颗子弹。他的意思已经很明显,就是恐吓周恩来:倘若以后再阻拦办事,那就以子弹相见。

直接这样威胁咱们的领导,不可谓不嚣张了。这样的恐吓放在其他人身上可能还会有点效果,但周恩来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根本不将这样的恐吓放在眼里,隔天《新华日报》便刊发了他的题词。这也就是后来周总理会一直记得此人的原因。

威胁过周总理的嚣张特务,建国后潜伏8年才被揪出,为何没处决他

图:周恩来

1945年8月15日,日本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取得了最终胜利。谁料外患刚结束,紧接着就是内忧。其实早在抗日战争还未结束的时候,蒋介石就已经准备抢夺胜利果实。而郑蕴侠当时的主要工作就是从事特务活动,打压我军。

1946年1月10日,国民党政府在全国人民要求和平的压力下,被迫在重庆召开协商会议。为了促使协商会议成功举行,重庆各界组成了协商会议“陪都各界协进会”。这样的会议自然是引起了他们的恐惧,于是他们在1月16日到19日,他们连续派遣特务破坏协进会议。

在第四、五次大会时,他们还只是狂呼乱喊,往台上扔石块、放鞭炮、敲锣使会议难以继续。到了后续会议,他们直接变本加厉,不仅谩骂、殴打主持人,对参会的政协代表和到会群众也是拳脚相加,当时的进步人士郭沫若、张东荪等人便被他们打伤。这就是“沧白堂事件”。而指挥领导这些特务搞破坏的,就是郑蕴侠。此时的郑蕴侠已经由一名曾经的抗日战士,变成了伤害人民的敌人。

虽然受到了诸多阻挠,但最终协商会议在1月31日成功落幕。为了庆祝会议的成功,进步人士于2月10日在重庆较场口举行了庆祝大会,但国民党中统特务再一次前来搞破坏。

在李公朴上台发言的时候,郑蕴侠指挥几位特务一拥而上,将他打倒在地。一时间会场乱作一团,在这样的混乱局面下郑蕴侠又让其他潜伏的特务纷纷出手,殴打会场里的人。虽然周恩来、冯玉祥等人收到消息后及时赶来,制止了这场暴行,但当时已经有60多人被打伤。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较场口血案”。

威胁过周总理的嚣张特务,建国后潜伏8年才被揪出,为何没处决他

较场口血案

从以上两件事来看,郑蕴侠已经沦为了反动派的一员。他的所作所为,是令人愤怒的。

1949年,眼看大势已去,国民党顽固派也开始做最后的挣扎。他们在西南组成特务组,郑蕴侠被任命为主任。只是这样临时拼凑起来的队伍终究是“乌合之众”,在解放军到来的时候,这些人瞬间溃逃,他们中的大部人都被我军抓捕了。

在国民党败退之时,蒋介石下令对重庆进行“焦土政策”。撤退前,兵工厂、水电厂、机场等建筑物都遭到了破坏。而当时作为特派员的郑蕴侠,被留下负责烧毁所有的机要文件,之后再撤出重庆。但重庆的机场已经被炸毁,想要逃往台地区,便只能先赶到成都,再从成都飞过去。

但郑蕴侠怎么也没想到,在这逃亡的关键时刻,自己的司机却早已被我党策反。在去往成都的路上,他乘坐的汽车被司机动了手脚,半路抛锚,司机趁下车检查时悄悄离开了。在这样的情况下,郑蕴侠为了防止被我军追捕,只能炸毁汽车,辗转前往成都。

谁知还没有到成都,只走到一半,郑蕴侠就遇到溃逃的国民党散兵,从他们口中得知成都已经解放。解放军的速度,显然不是他能想到的。逃往台地区的路就这么没了,但郑蕴侠却没有就此放弃,他依然不肯主动自首交代,而是选择继续逃跑。

威胁过周总理的嚣张特务,建国后潜伏8年才被揪出,为何没处决他

郑蕴侠(纪录片影视形象)

他经过分析,准备先逃往国民党残部比较猖獗的滇缅地区,从那里找机会逃走。干了这么多年特务,郑蕴侠也知道逃亡之路上最重要的就是盘缠。于是他便赶往安乐寺的金银市场准备换些盘缠,刚到市场,他就遇到了解放军。

郑蕴侠当时被吓出一身冷汗,还以为是自己暴露了,等弄明白才知道这队解放军只是来管控金银市场。做了十余年特务,郑蕴侠对于审讯等都有极强的应对能力,同时他自己也是擅于伪装。

于是他便说自己是木材商人,只是因为生意需要才来这里兑换金银。在审查没问题之后,郑蕴侠硬是被放走了。

他刚走不久,重庆方面追捕特务的我方工作人员就拿着照片来指认,只是这个时候的郑蕴侠已经又隐藏了起来。

威胁过周总理的嚣张特务,建国后潜伏8年才被揪出,为何没处决他

郑蕴侠(纪录片影视形象)

随后郑蕴侠便假扮成小贩,准备以这个身份前往云南。谁知走到赤水河,他发现赤水河边岗哨林立,以他的身份根本经不起盘查,于是只能原路返回。在泸县老城他结识了一位疑似军统的人,在这个人的帮助下,郑蕴侠潜藏在一家榨菜厂做小工。

从郑蕴侠的逃跑路线来看,他确实是一个极狡猾的特务,每一步咱们快要抓住他的时候,他都逃了。

本来郑蕴侠的计划是,先在榨菜厂躲起来静观其变,等局势明朗之后再谋后路。不过,在榨菜厂的时候,郑蕴侠因为言语不慎,引起了上级怀疑。而且当时随着抗美援朝战争的爆发,粮食和医疗短缺严重。因为榨菜便于携带,而且不易变质,很快就被列为军需品。为了保证榨菜厂的安全,我军派人接管了榨菜厂。在这种情况下,郑蕴侠知道自己不能再待在榨菜厂,不得已他只得再次踏上逃亡之路。

他这一反常的行为,自然引起了榨菜厂领导的怀疑,所以也把他的情况反映了上去。可惜,当我们的同志来缉拿他时,还是来晚了一步,郑蕴侠再次成功逃走了。这件事还被上报给了周总理,总理对此人印象很深,亲自批示:生要见人,死要见尸。

郑蕴侠逃过追捕后,确实太累了,思量再三后,他还是决定先找一个安全的落脚之地。此时,他发现了一个很适合他的地方:地处川黔交界处的濯水。这里人口不到2000人,而且和外界少有联系,但却有很多行脚商人、游医等在这个逗留。于是他便化名刘正刚,在此地做起了杂货郎。

威胁过周总理的嚣张特务,建国后潜伏8年才被揪出,为何没处决他

郑蕴侠(纪录片影视形象)

在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要想生活下来其实并不容易。好在当地百姓都很淳朴,见他独自一人做杂货生意,还觉得他很不容易,在熟悉之后还经常邀请他到家中做客,镇上一户姓何的大娘还让他租住在自己家的院子里。

慢慢地,郑蕴侠融入了这个村子。土改的过程中,根据何大娘和纯朴乡亲口中刘正刚的表现,以及他的财产情况,他还被评为贫农。

说实话,经过多年的漂泊后,郑蕴侠此时已经感受到了新中国的不一样。当地百姓对他的照顾,也让他感受到了温暖。此时的他,已经放弃了破坏咱们新中国的想法,只想在当地好好地做个普通百姓。

但即便是这样的,郑蕴侠依旧没有放松警惕,他很清楚自己当年做的很多事是罪大恶极的。同时,多年的特务生涯让他很清楚,自己这样的一个45岁的大龄未婚男,出现在这样的一个小镇子,这是不合常理的。倘若被有心人注意到,那么自己很有可能就会暴露。于是他便找了个女子结婚,以此来掩盖自己的真实身份。

就这样,郑蕴侠在这个小镇上过着平凡的生活。他以为自己隐藏得很好,所以婚后也就没有太多顾忌。1956年,在对私改造合作化的时候,他还因为杂货郎走南闯北见识多的原因,被派到县上去学习,回来之后在当地的公私合营商店做会计。这个工作在当时,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郑蕴侠原以为自己就能这样一辈子不暴露了,但他不知道的是,这个时候其实已经有人觉察到了他的“不对劲”。大家很快发现,这个名叫“刘正刚”的外地人,一直称自己没读过什么书,但他在学习打算盘的时候,第一天还什么都不会,第二天就能把加减乘除打得十分顺畅。而且他学会计不久,但是记起账来却从未出错,比起很多老会计还要做得好。

如果只是这样,那么大家也只会觉得他“不对劲”,不会深想。但此时受到很多夸奖的郑蕴侠,自己已经有点“得意忘形”了,毕竟对于他这种上过黄埔军校的高材生来说,做个地方的小会计真的太简单了。

有一次,大家让他上台发言,平时故意表现得唯唯诺诺的他,硬是毫不怯场,说得头头是道。倒不是说一个会计就该是这样,而是这与他平时的风格太不一样了,这就引起了一位领导的警觉,于是便找故意私下找他聊聊。

聊天过程中,郑蕴侠觉得有些不对劲,便竭力表现地像个没读过什么书的普通人,但是多年的说话习惯并不是说改就能改的。不知怎么地,郑蕴侠说了一个成语:不翼而飞。

威胁过周总理的嚣张特务,建国后潜伏8年才被揪出,为何没处决他

郑蕴侠(纪录片影视形象)

这个成语对于我们来说,肯定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在几十年前,小县城里读过书的人不多,像这样的成语知道的人更是少。这一下子就让领导觉得这个人肯定有问题,于是便向上级汇报了这件事,郑蕴侠也因此被监控。

经过一段时间的秘密了解,他的情况已经基本被掌握了。1957年的一天,郑蕴侠又接到了去县里“学习”的通知,做了多年特务的他这点警觉性还是有的,知道自己暴露了。但现在的他已经是插翅难逃,或者说他确实也太累了,不想再跑了,于是便主动交代了自己的历史。就这样,逃亡8年之久的郑蕴侠,因为自己脱口而出的一句成语,终于被逮捕归案,而他也是国民党在大陆最后落网的一位将级人员。

1958年12月22日,万人公审大会在重庆学田湾体育场举行。十天后的一审判决中,郑蕴侠被判处死刑。当时的郑蕴侠也知道自己罪孽深重,在回忆的时候曾说:“根据我的罪恶,不杀不足以平民愤”。所以对于死刑的判决结果,郑蕴侠早有心理准备,他也没有想要上诉的想法。确实,就冲着他当年做过的那些事,真的是不杀不足以平民愤的。

威胁过周总理的嚣张特务,建国后潜伏8年才被揪出,为何没处决他

郑蕴侠(纪录片影视形象)

不过在这一时期,我军惩治这些人有了新的规定,对于可杀可不杀的人,咱们一般不杀。郑蕴侠就属于“可杀可不杀”的范畴。而且,建国后他虽然潜伏了下来,却并没有再犯什么事。因此,在终审判决的时候,郑蕴侠由原来的死刑被改判为有期徒刑15年。

宣判之后,郑蕴侠便被关押在四川第十劳改总队。但当时的郑蕴侠后颈却生了恶性毒瘤,他知道自己犯下的罪恶,以为监狱管理层会看着自己自生自灭。但让他没想到的是,在知道他生病的情况下,监狱管理层第一时间就将他送到了医院接受治疗。

为国民党做了那么多昧良心的勾当,最终提心吊胆逃亡8年之久,没一天过得安稳。现在成了犯人,却受到这么的关怀和照顾。这样的对比之下,郑蕴侠充满了感激之情,也下定决心要好好重新做人。

在此期间,郑蕴侠积极劳动,因为表现良好,还曾多次受到表扬。1975年12月15日,我军决定对在押的所有原国民党人员予以宽大释放。12月20日,郑蕴侠被特赦,看着手中的赦免证明,已经68岁的郑蕴侠一时间老泪纵横。

出狱后,郑蕴侠回到了被捕前的务川县,因为接受过良好的教育,他被安排在县城中学教书。在这段时间里,郑蕴侠把自己所有知识,都教给了孩子们,成为了一位挺受大家喜欢的老师。可以说,只有到此时他才觉得自己是一个有用的人。

威胁过周总理的嚣张特务,建国后潜伏8年才被揪出,为何没处决他

晚年郑蕴侠

在郑蕴侠此后的人生中,当他家庭遇到困难时,当地也始终对他关怀备至。1991年春节期间,郑蕴侠的养子患骨髓炎又遭骨折,县里得知后送来了200元钱慰问;2000年,郑蕴侠妻子双目失明上下楼梯不便,县里还专门重新给他们在一楼安排了住处。

这一桩桩,一件件悉心关怀,让郑蕴侠感动不已。为了回报社会,郑蕴侠积极工作,写下了大量历史材料。他将自己的经历写成了回忆录,并取名为《风朝雨夕楼文集》。当有人问他“风朝雨夕”是何意义?他说:

我这一生风风雨雨,阅尽人间沧桑……百岁之人,虽精力不济,却也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之志……

我们梳理郑蕴侠的一生,他走错过路,做过不少坏事,但好在最后他能迷途知返,没有一错到底。晚年时,郑蕴侠一直希望能回到较场口看一看,站在那里忏悔。2009年7月10日,郑蕴侠逝世,那一年他102岁。

所有跟帖: 

国民党部队的连长都杀光了,大局稳了,这光杆司令可以留下来做牌坊。 -kai2002- 给 kai2002 发送悄悄话 kai2002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21/2021 postreply 10:38:44

说话不要响屁震天。我家亲戚好几个是国军军官,最小也是团军需,同学父亲当到少将,都没被杀。 -信笔由墨- 给 信笔由墨 发送悄悄话 信笔由墨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21/2021 postreply 11:11:22

真能活 -y1.xiaoxiao- 给 y1.xiaoxiao 发送悄悄话 (20 bytes) () 02/21/2021 postreply 11:31:32

泥腿子上台, 见到读书人就想灭掉. -即将入段- 给 即将入段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2/22/2021 postreply 04:26:37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