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九十年代中期,鞍钢还有二十个平炉只有三个转炉。鞍山市市区在八十年代中期基本同日据一模一样。
八十年代有不少日本人生在鞍山,下火車基本上自己就能找到台町自己岀生的房子。九十年代街上開的有軌電車能看到生產於日本大正時期時代。到了九十年代,整個東北的國營大中型企業全是垃級公司。基本上全是運行古董設備,生產過氣產品,養著不會乾後的工人。我在鞍鋼就看到七八個電工一起去換燈泡,在市區經濟這些國營企業職工根本沒法生存,鞍钢九十年代末为了生存,把四十万工人减到三万人。很多下岗失业男的去抢,女的去卖。这些当初创造这种企业怪物的先驱人,没想到这些后果吧!我九十年代毕业在鞍钢第一年基本工资七十多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