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运昌:同样是毛主席的亲属,别人为革命献出生命,他却被撵回家

来源: williamsteng 2021-02-03 17:55:01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68231 bytes)

史海魅影2021-01-30

 

“我失骄杨君失柳”,在毛主席回复故友柳直荀的遗孀李淑的信中提到着简单的一句话,蕴含了他对亡妻杨开慧的深情,痛失挚爱后的他,为了中国的解放,为了革命事业不得不尽快的振作精神,但他的心里始终都有一个位置留给爱妻。其实,在新中国解放前,毛主席身边的亲属受到他的感召,纷纷用他们微薄的力量去支援革命的发展,先后有十多名亲属都为此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文运昌:同样是毛主席的亲属,别人为革命献出生命,他却被撵回家

图│毛泽东与杨开慧剧照

在战争的洗礼中,幸存下来的亲属并不多,但毛主席并没有因此就特殊照顾,在他的心中,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他如果开了后门,那么自然就会有其他人也去走后门了。大部分亲属其实都是深明大义的,但其中也有人表示不理解,那个人就是文运昌。他始终都认为,帮亲戚办事情都是顺手的事情,这算不得什么大事,尤其他和毛主席年轻时私交极好,而且多次帮助过毛主席,因此他有资格享受特权。

也正是因为他屡屡不听劝阻,所以一向视人民利益为首位的毛主席只能舍弃曾经的亲情,狠心把他赶回家,但遗憾的是,这样的人却一生都没有理解毛主席的难处,自死都不肯原谅毛主席对他的狠心拒绝。

文运昌:同样是毛主席的亲属,别人为革命献出生命,他却被撵回家

图│毛主席与群众交流

1893年,毛主席出生在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的一户富农家庭,父母都对他的到来十分期待。在毛主席5岁的时候,为了让他茁壮成长,因此给他起了一个小名“三伢子”。

童年时的毛主席,喜欢去外婆家玩,其中玩得最好的,当属他的表哥文运昌。自小两人就一起长起来,所以也总是无话不谈。

随着时间的推移,毛主席到了该上学的年龄,他进入当地私塾,和表哥堂哥们一起读书,玩耍,度过了六年的快乐时光。

文运昌:同样是毛主席的亲属,别人为革命献出生命,他却被撵回家

图│青年毛泽东

毛主席自小聪慧,在学堂启蒙后,他的眼界就变得开阔了,渴望通过知识去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变国家的命运。而这个时候,他的表哥告诉他,湘乡县立东山小学堂是一所中西合璧的新式学堂,里面能学到很多新鲜的知识。毛主席对此十分期待,他很想要学习这些先进的思想改变贫穷落后的祖国。

然而这时,他却遇到了人生的第一个阻碍,他的父亲。

在毛主席的父亲眼里,已经16岁的孩子就该去务农,或者去找个账房先生的工作,然后再说一门亲事,尽快的步入人生的下一个阶段才对。

文运昌:同样是毛主席的亲属,别人为革命献出生命,他却被撵回家

图│毛主席故居

是因为毛主席的家境需要他去工作吗?其实并没有,毛主席的父亲是当地的富农,家里的条件也是非常不错的,他的母亲所在的文氏家族,也是当地有名的大家族,那为什么毛主席的父亲一定要让毛主席去工作,拒绝他再去上学呢?

这是因为毛主席的父亲,其实有着一个坎坷的经历。毛主席的爷爷曾经因为借贷去买更多的地,后期无力偿还,导致家庭的经济受到影响。而毛主席的父亲自小就非常勤勉,他通过自己的双手努力,并打的一手好算盘,是十里八乡都有名的“神算盘”,因此很快就把日子过得红火起来。

文运昌:同样是毛主席的亲属,别人为革命献出生命,他却被撵回家

图│毛主席

在毛主席的父亲心里,没有什么比自己的双手更值得信任的。所以他并没有理解到毛主席的远大抱负,只是习惯性地以中国传统式父亲的方式去教导自己的孩子。

不过好在毛主席的母亲,十分理解儿子,她认为儿子自小就是懂事听话,所以他的理想是应该被支持的。因此她经常开导自己的丈夫,家里也不缺毛主席挣的钱,就让孩子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毕竟年轻的时光这么短暂。

文运昌:同样是毛主席的亲属,别人为革命献出生命,他却被撵回家

图│毛主席

但毛主席的父亲却是出了名的固执,他认为的事情轻易不想改变。眼看毛主席想要去湖南市里上学的打算就要泡汤了,这时候,文运昌给表弟毛主席出了注意,去他的外婆家搬救兵。毕竟毛主席的父亲这一辈人是十分重礼节的,如果是长辈们轮番去劝,他一定会松口的。

虽然毛主席并不想麻烦家人,但他真的不想一辈子就困在家中,他真的很想去更远的地方闯荡一番,所以他和母亲去外婆家搬来了救兵。

一开始的时候,毛主席的父亲还是咬死了不让毛主席出去上学。但架不住这么多亲戚的劝说,他如果再不答应的话,就太驳了亲戚的面子。而且这个时候,文运昌又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他拍着胸脯给毛主席的父亲表示,一定会照顾好毛主席,而且一定会让毛主席学有所成的。

文运昌:同样是毛主席的亲属,别人为革命献出生命,他却被撵回家

图│毛主席(左五)与文家亲属合影

在大家的劝说下,毛主席的父亲终于松口答应了,但他心里始终憋着气,于是只给毛主席准备特别简陋的行李。

此时的文运昌已经结婚了,他的妻子杨氏看到表弟的行李中,连蚊帐都是旧的,二话不说,就给添置了新的蚊帐,同时夫妻两人还嘱咐毛主席,有什么需要的就来找他们,千万不要客气。

对于这个时候的毛主席而言,他最渴望的就是得到更多的知识去武装自己。而这个时候的文运昌又冲在了前面,他特别热心地给毛主席介绍了一些很不错的报刊,其中就有一进步思想闻名的《盛世危言》和《新民丛报》。这在当时,并不是大面积对外发售的进步书刊,很不好找,但文运昌都搞到了,他认为自己的表弟和常人是不一样的,所以他相信这些书刊对表弟未来的发展是有帮助的。

文运昌:同样是毛主席的亲属,别人为革命献出生命,他却被撵回家

图│毛泽东与毛泽覃、父亲、伯父在长沙合影

通过这些进步书刊的影响,毛主席对当时追求民主独立的领袖人物梁启超十分崇拜,并开始在自己的心中树立了目标,他也要成为这样的人,要成为拯救人民于危难之中的人。

1912年,毛主席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顺利地考入了湖南全省公立高等中学校,但这所学校的课程设置让毛主席感觉学习不到更有价值的知识,所以他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要退学,然后去省立图书馆自学西方政治和科学,在他看来,只有学习这些先进思想,才能更好地掌握让民族富强,抵御外敌入侵的好办法。

这个时候,毛主席的父亲知道他退学后,十分生气,他不理解毛主席的想法,他认为毛主席这样做,就是在浪费时间。因此他不惜以拒绝给学费为由,想要逼迫毛主席顺从地回家。

文运昌:同样是毛主席的亲属,别人为革命献出生命,他却被撵回家

图│毛主席

但此时的毛主席,已经有自己十分坚定的目标和想法了,他没有屈从于父亲的威胁,他坚定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

但生活的压力让他不得不作出了折中的办法,毛主席知道当时的湖南省立第四师范是不收学费的,所以他转而去这所学校上学,并得到了当时老师杨昌济的赏识。而这位杨昌济老师,并不是别人,正是他的一生挚爱,杨开慧的父亲。

1913年,刚从国外留学回来的杨昌济来到当时的湖南省立第四师范任教,在一众学生当中,他对于思想进步的毛主席格外看重。

文运昌:同样是毛主席的亲属,别人为革命献出生命,他却被撵回家

图│杨昌济

通过毛主席的笔记,可以看到他对于这个社会改变的迫切之心,那片赤诚的、真挚的情感让这位年轻的老师都不免的为之震撼。起初他以为毛主席也是出国回来的学生,否则当地的学生,很少有思想这样先进的。

当和毛主席简短的沟通几次后,他对这个勤勉好学的学生好感度又提升了一个档次,他没有想到,在家人的重重阻碍之下,他仍然有这样旺盛的求知欲,丝毫没有因为生活的贫苦而想要屈服,依然坚定的实现着自己的梦想。

文运昌:同样是毛主席的亲属,别人为革命献出生命,他却被撵回家

图│毛泽东与杨开慧

也正是因为毛主席这份对知识的渴求,对未来的不断追求,让杨开慧的父亲杨昌济对他越来越赏识,以至于一次在家中看到毛主席的笔记时,他不断的大声叫好,引来了杨开慧的注意。年轻的杨开慧很好奇,到底什么文章,竟让一向严谨的父亲竟然会如此难以压抑自己的情绪,这该是多优秀的人呀。

她好奇地走出来,依偎在父亲的身边,轻声地问父亲,这是谁。

杨昌济笑着告诉她,这是他最喜欢的学生,叫做毛泽东,是一个聪明好学又谦逊的好学生。他的思想很先进,但他却并没有出过国。

文运昌:同样是毛主席的亲属,别人为革命献出生命,他却被撵回家

图│毛泽东

杨开慧这时候,对毛主席开始有了并不清晰的印象,但却很想看到这个人,想看一看让学富五车的父亲给出这样高的评价的青年,究竟是怎样的人。

很快机会就来了,毛泽东也对他的老师杨昌济十分敬仰,他很喜欢和老师讨论政治,畅想未来,而这个时候,杨开慧就会大方地坐在他们身边,有的时候也会参与讨论。

是的,杨开慧虽然年轻,但她早就受到父亲的熏陶,拥有有别于一般学生的进步思想,也因此,她和毛主席的交流越来越多。

文运昌:同样是毛主席的亲属,别人为革命献出生命,他却被撵回家

图│毛主席在读书

只不过在两人感情还没有升温之时,杨昌济因为要调往北京任教,所以1918年6月,他只能带着年轻的杨开慧离开湖南,但他们并没有断绝联系,因为杨昌济多次给毛主席来信,邀请他去到他们的新家做客。

而此时,毛主席的母亲病重,他心中挂念家中老人,于是赶紧随同他的表哥文运昌一同回到老家看望母亲,但由于他需要忙着安排新民学会会员去法国勤工俭学的事情,因此他只能短暂的在韶山停留。

文运昌和他的父母以及其他亲友知道他在忙着大事,就将病重的毛主席母亲接回了娘家,精心照顾。因此在毛主席的心中,对外婆家的亲友总是存着几分感激之情。

文运昌:同样是毛主席的亲属,别人为革命献出生命,他却被撵回家

图│毛主席

新民学会会员去法国勤工俭学的事情十分棘手,他想到了自己的恩师杨昌济,于是亲赴北京和杨昌济沟通这件事情,也因此得以又一次的见到了杨开慧。

杨昌济知道“龙游浅水终归海”,所以建议毛主席在北京先住下,并给他介绍了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助理员工作。而在这段时间里,毛主席和杨开慧的交往会更加密切,两个年华正茂的年轻人慢慢地暗生情愫,互生好感,而杨昌济则是乐见其成,因为他很看好毛主席,他认为毛主席是他最出色的学生,那么女儿跟他在一起,也不算亏待了。

但世事难料,1920年,杨昌济的身体状况急转直下,直接病倒了,而这个时候毛主席正好也在杨家小住,所以他陪着杨开慧一起照顾杨昌济,但可惜最后杨昌济还是去世了,离开了这个他无比眷恋的世界。

文运昌:同样是毛主席的亲属,别人为革命献出生命,他却被撵回家

图│毛泽东

杨开慧难过极了,但毛主席一直陪着她,开导着她,并鼓励她要把眼光看得更远,要从悲伤的情绪中走出来,为我们这个当时正备受磨难的祖国母亲去做出一份贡献。

杨开慧此时已经十分依赖毛主席,她对毛主席的话深信不疑,她也明白,父亲其实也很想为祖国的未来多做一些贡献,只是他的身体不允许,早早的离她而去了。

杨昌济去世后,杨开慧带着母亲回到了长沙,她开始追随着毛主席的步伐,也在她所就读的福湘女中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学生活动,但由于她的行为太高调,最终被学校屡劝不止后开除。但杨开慧丝毫不气馁,她知道革命的事业不是会轻易成功的,所以她动员了几名当时一起在福湘女中上学的同学一起去到当时只有男生就读的岳云男子中学就读,开创了湖南的先例,成为第一批男女混读学生。

文运昌:同样是毛主席的亲属,别人为革命献出生命,他却被撵回家

图│毛主席

在革命事业蒸蒸日上的同时,杨开慧和毛主席的感情也在不断升温,终于在1920年的春天,在革命同志们的见证下,两位革命好青年正式结为夫妻,开始拧成一股绳,继续为着革命事业而不断努力着。

1925年,身怀有孕的杨开慧带着两个儿子,和丈夫一起回到韶山展开农民运动。她不顾及自己当时已有身孕的身体,协助毛主席创办夜校,传播进步思想,聚拢那些想要为中国崛起而不惜牺牲生命的有为青年们。

但这些举动早就触怒了当时的国民党政府,他们又岂能让共产党这样一心为人民为国家的先进政权存在,于是他们展开了残酷的大清洗,想要逮捕领导人毛泽东。

文运昌:同样是毛主席的亲属,别人为革命献出生命,他却被撵回家

图│杨开慧和两个儿子

而此时的毛主席和杨开慧,正在和文运昌等进步人士开会,发现国民党的逮捕行动后,文运昌等人担心毛主席的安危,而文运昌和毛主席长得有几分相似,于是大家想出了以假乱真的注意,用文运昌引开国民党的注意力,让毛主席和杨开慧趁机撤退。

后来,文运昌果然是被国民党抓住,而毛主席也成功的撤退了,国民党气急败坏,甚至想要对文运昌严刑逼供。

也正是因为这次被逮捕,让文运昌的革命热情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在没有被逮捕之前,文运昌对于革命的热情是十分高涨的,他看到自己的表弟毛泽东为了革命不顾个人安危,也是深受鼓舞,但他并不知道这份革命事业还会遇到这么大的磨难和挑战。

文运昌:同样是毛主席的亲属,别人为革命献出生命,他却被撵回家

图│毛主席

尽管最后家人和革命同志们想尽办法把文运昌解救出来了,但他明显是被“吓怕”了,他借故回到了老家,参与革命的热情不再那么积极了,这也为他之后的境遇做好了铺垫。

而这个时候的毛主席,为了革命,他离开了自己的挚爱,亦妻亦友的革命伴侣,甚至都没有在杨开慧被杀害前照顾到自己的三个孩子。以至于他的大儿子毛岸英带着两个弟弟只能乞讨为生,艰难度日,而最小的那个孩子,更是在漂泊路上因病离世。

文运昌:同样是毛主席的亲属,别人为革命献出生命,他却被撵回家

图│毛主席和毛岸英

为了革命甘愿牺牲一切的毛主席感染了他周围的很多亲友,他家中的小弟毛泽覃,那个被母亲亲手托付给自己的小弟,也被敌人残忍的杀害了。得知这个消息之后的毛主席,伤心不已,他痛恨自己辜负了母亲的托付,但他更明白,为了祖国母亲的未来,这些牺牲都是难以避免的,他只能忍住悲伤,继续前行。

其实,在新中国解放前,毛主席的家人因为革命牺牲的多达十多人,每一位亲友都没有出现叛变的情况,全部在被捕后英勇就义。其中,他的侄子牺牲的时候,只有19岁,是被敌人残忍活埋的。

这些手段都没有迫使毛主席屈服,他顽强地带领着共产党打了一场又一场艰难的战役,终于成功地在陕北成立了革命根据地。

文运昌:同样是毛主席的亲属,别人为革命献出生命,他却被撵回家

图│毛主席

此时的文运昌得知毛主席成为共产党的最高领导人后,他心事开始活络起来,他给毛主席写信,要求去到革命根据地工作,但被毛主席断然拒绝了。身为最高领导人的毛主席,他不想和国民党人一样,任人唯亲,肆意地乱用职权,他要以身作则。

但这一切,文运昌并没有理解,他认为,这是毛主席发达后忘记了老家曾经帮助过他的亲人,所以从这个时候开始,他对毛主席开始有了埋怨。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在北京每天的工作都十分繁忙,但当文运昌来信要看望他的时候,毛主席仍然破天荒的接待了他。在毛主席的心中,他始终都念着当时文运昌帮助他劝说父亲让他出来上学的情谊,更没有忘记这位表哥曾掩护自己离开而被逮捕的深明大义。

文运昌:同样是毛主席的亲属,别人为革命献出生命,他却被撵回家

图│毛主席

毛主席知道文运昌喜欢喝酒,他用自己的工资和津贴买来好酒招待,他知道表哥刚来肯定不适应,就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陪他追忆往事,所以文运昌很快就放松下来。

但是放松下来的文运昌却做出了让毛主席十分难堪的事情,他总是不注意分寸和场合的给别人说他在年轻的时候和毛主席讨论政治和人生价值的往事,让毛主席有些下不来台。但毛主席并没有介意,他知道表哥并没有什么恶意,但当文运昌提出要让毛主席安排工作的时候,毛主席却断然拒绝了,在毛主席看来,我们要得到什么工作,要看我们能给人民作出什么贡献。

文运昌:同样是毛主席的亲属,别人为革命献出生命,他却被撵回家

图│毛主席

不过在毛主席的心中,并不是不想要帮助这些曾真心帮助过自己的亲友,但他身为人民的主席,他更要严于律已,所以他也十分为难。后来湖南省政府报批,要给文运昌安排一个文史馆馆员的工作,毛主席知道自己的表哥还是有几分文采的,这个工作完全是可以胜任的,所以并没有拒绝。

但得到工作后的文运昌并没有珍惜,他认为自己和毛主席的情谊,他应该得到的更多,这样的思想让他又一次在毛主席生日的前夕到了北京。但由于是以庆生的名义,所以毛主席并没有直接让他回去,但这时候,老家想来的亲戚很多,甚至有些也想常住,但这种谋私利的事情,毛主席是坚决不会答应的,因此在一位老家亲戚开玩笑地说文运昌也在这住了有段时间后,毛主席意识到,对文运昌的特殊对待,只会让他认为自己是有特权的,所以他严厉地批评了表哥,算是不留情面地把表哥撵了回去,这又一次加剧了文运昌和毛主席之前关系的破裂。

文运昌:同样是毛主席的亲属,别人为革命献出生命,他却被撵回家

图│毛主席

一天,毛主席的办公室主任收到一封来信,其中列有文家的14个后辈的名字,原来是文运昌写信要求办公室主任看在毛主席亲属的面子上特殊对待这些文家后人。但此时的办公室主任深知毛主席的行事作风,但事关毛主席的家人,他并不敢擅自做主,只能找到周恩来总理,而拿到信后的周恩来总理,也不好直接处理,只能拿着信找到了毛主席。

看到这封信后的毛主席,破天荒的勃然大怒,他没有想到,曾经那个和他谈天说地,思想进步的表哥,竟然会和那些思想落后的人一样,一味地想着为家族谋取私利。他不仅回绝了特殊提拔的事情,更是在回信中严厉地批评了文运昌。

这件事,让文运昌在家人面前失了脸面,他从此就彻底地怨恨上了毛主席,甚至到他死前,都不愿意再见毛主席,也没有理解毛主席的一番良苦用心。

文运昌:同样是毛主席的亲属,别人为革命献出生命,他却被撵回家

图│周恩来

毛主席作为国家的最高领导人,他有足够的权利可以为家人谋取一点福利,当然人民也不会说什么,毕竟毛主席的家人也为我们的革命事业做出过很大的贡献。但是,在毛主席看来,革命的事业之所以能成功,和每一位国人的付出都分不开关系。

如果毛主席自己带头搞特殊,那么下面的官员肯定都会有样学样,那么国家势必又会陷入混乱,为了彻底规避这样的事情发生,毛主席甘愿被他最亲近的表哥误会,都要清正廉明,砥节奉公。这样的高风亮节,值得我们后辈不断地学习并奉为典范。

所有跟帖: 

毛泽东的战友、同志、家人、朋友一个接一个倒下死去,毛泽东仍然无所畏惧,继续领导其他活着的人前进,直到取得最后胜利,这超出凡人的 -XYZ94538- 给 XYZ94538 发送悄悄话 XYZ94538 的博客首页 (56 bytes) () 02/03/2021 postreply 18:28:00

这超出凡人的钢铁意志,不是神,也离神不远。 -XYZ94538- 给 XYZ94538 发送悄悄话 XYZ94538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03/2021 postreply 18:29:42

您可以有自己的主张,但这样谩骂能更显高明? -不具体- 给 不具体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2/04/2021 postreply 09:34:40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