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跨过鸭绿江,却难跨人生一道坎

来源: 2021-01-28 07:27:06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我先生基本是不看电视剧的,所以我常常都是一个人对着荧屏喜怒哀乐,可是这一次不同,我们俩从始至终一起欣赏一起感叹,看完了《跨过鸭绿江》。

时隔七十年,随着各方文件陆续解密,抗美援朝这段历史差不多很少能瞒得住的秘密了。只是持守不同观点的争论而已。我们俩感兴趣的不是这些,而是第一次在一部电视剧里看到了那么多老将,引起了我们许多的回忆。

从最大的说起吧——

彭德怀元帅。抗美援朝可谓他戎马生涯的辉煌顶点,他把“谁能横刀跃马,唯我彭大将军”的豪迈再一次唱响在朝鲜半岛。之后,1954年成为国防部长;1955年授衔元帅,排在朱老总之后;那个时期是他的高光时刻

粗脖短颈,方头大耳,厚唇紧闭的怒目金刚、耿介之士,令人敬佩。但是彭德怀也有致命的弱点:脾气太大作风太粗暴,平时对下属开口就骂,发展到庐山会议直捅一把手肺管子,当然整你没商量!文革中,他被押送回北京接受批斗,打他的不仅有少不更事的红卫兵,还有一些老将也上去动了拳脚,可见其平日待人确实有不够厚道之处。

电视剧里大骂梁兴初一场,算是淋漓尽致表现力他的性格特点。

饰演彭德怀的丁勇岱花甲之年挂帅,早年出演白宝山,一炮打红,那个沉默寡言又狡猾又狠毒的形象令人难忘。丁勇岱的眼神里有一种深不可测的狠劲,冒昧一句:特别适合暴君形象。

陈赓大将。中途去朝鲜战场不久,就被调回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因为学院设在哈尔滨,人们习惯称“哈军工”)。这个对我们老俩口来说,又是“很亲切”。哈军工有他住过的“小平房”,留下了他尊师重教的很多故事。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的第一任党委书记卓明曾是志愿军政治部宣传部长。不知道是否是陈赓给拉来的。老卓头有几个特别需要点赞的细节:开会最重要人物总是姗姗来迟,属下必须等,哪有一把手等属下之理?可是他开会总是第一个坐在会议室等大家。哈船院的宣传部有个资料室,藏书丰富,一般不对外。当然领导例外,但是基本就是卓明借书,而且每次看完都用白纸给书包书皮,我很感慨如此细心,可是管理资料室的同事却叫苦:包上书皮,什么书在书架上都无法一目了然呀。

这话扯远了。拉回来。

剧中饰演陈赓的是何政军,军人家庭出身,但是出名作品是《大雪无痕》,根据哈尔滨副市长朱胜文为原型的一部剧,他演了年轻有为却腐败了的副市长。之后是《亮剑》,从此就成了“政委专业户”。

代司令员代政委邓华上将。参与了抗美援朝五次战役的指挥。回国后,邓华担任东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代理司令员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沈阳军区司令员。1959年庐山会议受彭德怀案株连被撤职批斗。文革结束后,恢复名誉任军事科学院并任副院长。1980年因病去世。1910年——1980年,享年70岁。

饰演邓华的刘之冰,惊讶他已经那么显老!他塑造很多的军人形象,坚毅中透着儒雅温和,感觉近年很少出镜了。度娘说,现任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团长。

副司令员洪学智,有名的“六星上将”,两任解放军总后部长,也是因为彭德怀受牵连。降职使用多年。他后来的一件事跟我工作过的大学有过一段关系,印象深刻。

哈军工主体南迁后,军工大院军产归沈阳军区下属黑龙江军区管辖,1970年以留守的海军工程系为主组建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省军区只给了31号跟11号两栋教学楼,主楼被用作省军区办公楼,21号楼给了016空军航校,41号楼还曾经养马!51号楼转租给了精神病院。哈船院一直想要回所有哈军工的房产用以办学,时任国防工业办主任的洪学智大力支持,眼看好梦成真。不料一直调令,洪学智改任了总后勤部部长兼政委,他马上支持黑龙江省军区原地不动,房产不动。绝对是“脑袋跟着屁股走”的最好例证。

洪学智活了90多岁(1913年2月2日-2006年11月20日),相比他的战友们,算是一员福将了!

电视剧中饰演洪学智的是姚刚,脸是挺熟悉的,可记不得在哪部电视剧有出色表现,感觉演了很多坏蛋,但是主演过《上将洪学智》,也算最好人选吧。

副司令员韩先楚上将。第二次战役中亲临前线指挥部队在三所里地区截歼美军及其盟军。第三次战役中,率部突破三八线攻占汉城。

在彭德怀骂过梁兴初之后的38军会议上(电视剧是当着梁兴初面骂),他没有如实转达彭德怀的对38军的尖锐批评,而是说“上一次38军没打好,这一次彭老总仍然把最重要的任务交给你们,为什么?因为38军是主力。”由此感觉为人的厚道。

韩先楚回国后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1957年任福州军区司令员——当年那可是福建前线啊,可见其被重用。1971年4月,任福建省委第一书记委,支左时,曾支持了所谓造反派的打砸抢,中央专门为此发了解决福建问题的第九号文件,批评了韩先楚在福建工作时的错误。1980年起,因身体原因,韩先楚不再担任大军区司令职务,任中共中央军委常委。1983年当选全国人大副委员长。

他跟洪学智同年生,1986年逝世,终年74岁。虽然没有洪长寿,但是总算后半生平顺,没有太多坎坷。

饰演韩先楚的王挺,在《重案六组》认识了他。长相一般的他特别像警察,后来得知,他确实有当过刑警的资历,怪不得那么像警察,本来就是警察啊!

参谋长解方。人称“共和国第一少将”。这并不是因为他在所有少将中排名第一,而是很多人没想到解方竟然只是个区区少将。志愿军的几位副司令邓华、洪学智、韩先楚都是上将军衔,就算参谋长级别稍低,至少也应该是中将军衔,当时志愿军政治部主任杜平,都是中将,唯独作为准兵团级将领的解方被授予少将军衔,平时对名利看得很淡的彭德怀都看不过去了,说“解方如果只是少将,那我最多也就是中将了。”有人劝说:“解方出身旧军队……”彭德怀一下就火了“出身旧军队怎么了,我、贺帅、叶帅哪一个不是出身旧军队!”

很多年军内流传着彭德怀“解方只能授少将,我彭德怀最多也就是中将”的说法,这也从一个侧面可见彭德怀对解方的赏识和推崇。但是当时彭德怀主持上将以下的评衔工作,如此鲜明倾向、未能左右最后决定,其中有什么难言之隐吗?

解方的经历很传奇,命运也是最坎坷。

他早年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抗战爆发回国在东北军效力,跟张学铭在天津工作三年半,和贾陶、孙铭久、黄冠南成为张学铭手下的“四大金刚”,解方任天津市保安总队队长、市警察局侦缉队长,两次组织指挥打败日军利用地痞流氓寻衅侵占天津的阴谋。土肥原贤二无奈地感叹,他有两个“没想到”:一是没想到学生打老师打得这么狠;二是没想到天津保安队能作这样的抵抗。而此时解方才二十三岁。后来参加过台儿庄战役,是国军51军地下工委书记

“文革”前夕,有人于杭州会议上提出彭真、林枫、吕正操于东北“桃园三结义”反林彪问题,解方将军因之受牵连。“文革”中,升格为“吕正操、张学思、解方、阎宝航、高崇民、贾陶、刘谰波东北反党集团”。解方将军被关进监狱八年,1975年出狱,任解放军后勤学院副院长,1984年逝世。

饰演解方的是王同辉,没怎么看过他的戏,但是气质上与解方的儒雅相称,表演也没出大错。

志愿军副司令员兼第九兵团司令员和政治委员宋时轮上将,麾下长津湖战役无比惨烈。宋时轮称长津湖战役“艰苦程度超过了长征”,为此,九兵团不得不休整了四个月。

宋时轮后任军事科学院院长第一副院长,并先后兼任计划指导部、外国军事研究部部长。文革期间遭受到冲击,但很快出来工作。

特别要说到是,1989年六四,宋时轮反对出动军队实行戒严。徐勤先少将之外,只听说了他的反对。1991年在上海在逝世。

梁兴初中将。早年一个电视剧《历史的天空》就是以他的事迹为蓝本,张丰毅出演“姜大牙”。梁兴初在东北战场三下江南四保临江,直到黑山阻击战,立下赫赫战功。没想到入朝第一仗走了麦城,被彭德怀痛骂。但是随即在松骨峰战役中雪耻,得名“万岁军”。

回国后,历任海南军区司令员、成都军区司令员。林彪事件后,得力干将梁兴初毫无疑问受到牵连。1972年中共中央文件称梁兴初上了贼船,犯了严重的方向路线错误和宗派主义错误,被免去党内外一切职务。1973年梁兴初被下放到山西一个化工厂,直到1981年,中共中央决定梁兴初免于党内外一切处分,给予大军区正职待遇。四年后,1985年梁兴初在北京逝世。1913年-1985年,打铁的身板,72岁也是走得有点早。

杜华之后的政治部主任甘泗琪也要提一笔,他和夫人是解放军唯一一对“将军夫妻”。夫人李贞也是解放军第一个女将军。看到他,想起另外一个甘姓将军甘祖昌。他是第一个、也许是唯一一个自愿脱下军装回乡务农的将军。

傅崇碧少将。电视剧后面出现了傅崇碧,虽然戏里一带而过,但是当年“杨余傅事件”震惊全国,值得一说。 1968年3月,杨成武(代总参谋长、军委常委)、余立金(空军政治委员)、傅崇碧(北京卫戍区司令员、北京市革命委员会副主任)被指“阴谋夺取空军大权”“武装冲击中央文革”,为“二月逆流”翻案。傅崇碧被监禁7年。文革后仍担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北京卫戍区司令员、北京军区政治委员。2003年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总算守得云开见日出。

父母丈夫都曾经是军人的我,终于看完了《跨过鸭绿江》。几句熟悉的诗句蓦地涌上心头。于是,不揣冒昧,给千古《木兰辞》续个狗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跨过鸭绿江,难扛政事非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